8.15中秋佳节是几月几日月亮传统文化中秋佳节(8.15中秋佳节的风俗)
【8。15中秋佳节是几月几日】
8。15是咱们国家的传统性节日—8。15中秋佳节,8。15中秋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性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祀礼拜,寄托情怀,更加的多地被付与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时间,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在咱们国家的阴历,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8。15中秋佳节也被叫作仲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它也被叫作8。15中秋佳节、秋节、8。15中秋佳节、八月节、追逐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是很多民族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今晚,人们仰望天空中明亮的月亮,自然期待着家人的团聚。远离家乡的流浪者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和亲戚的思念。因 此,8。15中秋佳节也被叫作团聚节。
彰显着家人团圆圈家欢乐,正由于8。15的月亮很圆很亮的缘故,因此这个节日又被称“团圆节”。相传古时候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8。15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丽容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节日,但好久以前有的地方妇女在中秋有她们独一无二的节俗活动,如“拜月”,俗传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叫作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吴地有“走月亮”之俗,妇女盛装出游,相互往还,直到天明鸡唱,犹婆娑月下。妇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时候月亮主生育的民间信仰有关,有些地方拜月活动结合求子仪式,是其证明。闽南及台湾地区的妇女,8。15中秋佳节有“听香”之俗,听香人燃香礼拜后,或静立或出游,注意和提防窃听别人语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代表象征。从古至今,8。15中秋佳节不但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候。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诚然,此刻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也就是说念念不忘的或许应该是本人的祖先吧,还要说的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至于团圆的亲人们。也就是说,8。15中秋佳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15中秋佳节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节日的源头与历法有亲密的关系,8。15中秋佳节的源头绝不例外。8。15中秋佳节又称“仲秋节”,是由于8。15日是秋季三个月中的第2个月。秋季正所谓作物成熟的季节,古时候各地皆有“秋社”,是答谢土地等神灵的祭礼,也称“秋报”。上古及中世的“秋社"不必在8。15。8。15中秋佳节节期的确定应该还与人们祭月、赏月的风俗有关,先秦时代就有“夕月”,是皇家于秋分时候祭月的礼仪。中秋的月儿最圆最亮,最堪清赏。后世的人们在这一天,将“秋社"及祭月、拜月、赏月、观潮、赏桂,馈食月饼等节俗活动融合,并逐渐付与这个节日以团圆等新的意义,从此,一个极富蕴意的节日就形成了。从纯属农事祭礼的“秋社”,转而成为象征家庭、家族团圆幸福的“团圆之节”,耐人寻味。
“秋社”与“团圆”,从心理层面说,自然也存有某种共同的追求。祈求农丰或举行向天地神灵酬谢收获之祭礼,其包含的无疑是对丰厚物质及富足幸福生活的祈愿;而期盼团圆,不亦即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吗?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难剖析,前者似更关注于物质的丰足,后者则似尤瞩目于对和谐的家族、人伦关系的追求,因此更具精神性。然则中秋的“团圆”品格的形成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中国人对亲情,对和谐的家族、和谐的人伦关系的追求是超过对物质的追求的。反过来,8。15中秋佳节俗的存在,又对中国人的重亲情、重家族及人伦关系和谐的精神气质起了润物细无声的熔铸作用。因 此,即便在“文革”的所谓“破四旧”时期,人们也不能忘情于8。15中秋佳节,这不是偶然的,由于它扎根于极其深邃的传统伦理文化的土壤之中。
【8。15中秋佳节法定假日多少天?】
8。15中秋佳节:9月13日—15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阴历8。15,8。15中秋佳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依据国务院对俺国节假日作出的规定,8。15中秋佳节法定假日为1天,即阴历8。158。15中秋佳节当天放假一天,并允许与周末进行调休。具体的放假日期需要依据当年国务院发布的节假日放假通知来核实确定。
中秋,由来已久,文化积淀深邃,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展现人与自然协调的理念,是全球华人分享的传统大节,是创造与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周期复现的形式,强化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意识。同时中秋还是东亚大部分国家分享的节日,8。15中秋佳节日具有重要的国际作用与影响。于是,将中秋作为秋季大节,并给社会假日,使人民有时间、有闲暇来品尝秋天丰收的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经济活动的开展,皆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8。15中秋佳节的风俗
1。赏月
在8。15中秋佳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风俗,《礼记》中就记录载入有“秋暮夕月”,即祭祀礼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8。15中秋佳节赏月习俗依旧,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2。吃月饼
我国过中秋皆有吃月饼的风俗,月饼最开始是用以祭奉月神的祭祀物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相同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代表象征。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愈来愈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式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增进感情。
兔儿爷
兔儿爷的源头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8。15中秋佳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8。15中秋佳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亦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亦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玩花灯
8。15中秋佳节,有很多的游戏活动,first of all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诚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舞火龙
舞火龙舞火龙,是香港8。15中秋佳节最富传统特色的风俗。从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