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地雷復卦象月亮陽氣易經(地雷復卦吉兇)
一:地雷復卦代表什麼
地雷復卦表示舊日與舊日的阻撓將獲得解除,好運將會慢慢到來。
復述是恢復、恢復之義。陰一陽一動的變化是大自然的規律。陰、陽、氣相交、周而復始,可以使萬物生長。或許在經歷一段糟糕的時期之後,此刻應該開始好轉。要一步步成長,不要一蹴而就,不要一蹴而就,此刻才是a good開始,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態,要把握好時機,才能重新把握時機,把握時機才是最有利的時機。
長久靜默的運勢與運氣,終於要開始移動瞭,不過在開始的時刻,並不太適宜大步向前,務必是一步一步,緩慢地進行,才不會壞瞭剛來的好運。一切計劃必須由近到遠,日積月累。
復卦之義
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展示“復”形勢下各式變化的可能性。復卦的代號是4:0,主卦是震卦,卦象是雷,陽數是四、客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陽數是0。主方面臨發展好機會,應當鍥而不舍反復探索,摸索經驗,尋求正確方向。紅色預示當位的爻,天藍色預示不當位的爻,箭頭預示有應。
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2十四卦。地雷復(復卦)寓動於順。這個卦是異卦相疊。震為雷、為動。坤為地、為順,動則順,自然而然。復卦,闡釋恢復的原則。恢復的原則,必須根絕過去的錯誤,重新回復到善道。恢復的金科玉律,應當從小的過失開始,過失尚未嚴重之前,及時反省改善,要不然積重難返。
二:《易經》第2十四卦 復 地雷復 坤上震下 有什麼含義
地雷復卦,上卦為坤卦下卦為震卦,因此講坤上震下。
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剝,就是剝落之義,萬物不可以終久的剝落,剝落至極上,則必定返下而生,所以接著是復卦
循環往復 循環再生
二十四、復卦 地雷復《復》(下雷上地) 第2十四
雷在地中利靜養,亨通無礙有攸往;
修身開悟識天根,寓動於順陰復陽。
搖擺過度生險象,迷途知返德無疆;
敦厚復歸尚中庸,邪道誤國君遭殃。
【原文】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譯文】復卦象征陽氣回復之意,為十一月之卦,此時陰氣剝陽已盡,陽復生而起於初,故謂之復。陽氣復返,則往來無礙,故可萬事亨通。而微陽生長,生機暢旺,不受侵害,初陽上復,群陰引以為朋,復道暢通,毫無咎害。
復,反也。《復》卦上坤下震,一陽在下,五陰在上,有如一陽來復。《周易》以此象征生命剝落不盡,生生之理不窮,春回大地,生機更發的情狀。
初九居下履正,不遠而復,無災無悔;
六二居中位正,比附初陽,有親仁自益之美;
六三失正無應,乘承皆陰,但蹙眉求復,終究是無咎害;
六四當位應初,遵從正道,專心回復,物莫之犯;
六五居厚履中,自察不偏,篤誠向善,無所悔恨;
上六窮極於上,無應於下,迷不知返,終至於災。
由卦形來看,就能夠瞭解,剝卦的“上九”剝落,成為純陰坤卦代表十月的;這時,陽又在下方醞釀,到瞭十一月的冬至,一個陽爻又在“初”位出現,成為復卦。這樣陰陽去而復返,使萬物生生不息,所以亨通。由上下卦分開來看,內卦“震”是動,外卦“坤”是順,陽在下方活動,就順其自然的上升;因此講,出入沒有妨礙,志同道合的friend來,也沒有兇災。
再由消息卦來看,一陰開始發生在五月的姤卦,一步步上升,經過全部變成陰的十月的坤卦,到一陽復來的十一月的復卦,前後經過七個爻,將一爻看作一日,因此講:一陰發生到一陽復來,歷經“七日”。也就是,兇必定返回吉,危必定轉為安,這是自然的金科玉律,由這一卦開始,陽剛又開始伸長,故有利於積極行動。
復卦是特別有名的一個卦,有一個成語就叫“一陽來復”,它給我們展示瞭這樣一種圖景:陽氣開始復蘇,春天即將到來。復卦在十二消息卦中代表陰歷的十一月,在這個月的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陰氣最盛、陽氣最少。邵雍有一首詩:“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始。”
復卦的陽氣是從陰氣最為繁盛的時候開始的。為啥是“七日來復”?由於陽氣開始向上升,從姤卦開始到復卦,剛好經過瞭七個卦(姤、遁、否、觀、剝、坤、復)。還有如此的一種講法,月亮的盈虧規律(朔、弦、望、晦)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是七天。可見第七天是一個關鍵的日子,是一個開始的日子。
《復》卦談的是回復,事實上談的就是改正錯誤之道。在此一卦裡,其作者論述瞭回復的“亨通”、“無疾”、“無咎”;談論瞭隻要“不遠復”,便“無祗悔”;也頌揚瞭“敦復”的“無悔”;亦肯定瞭屢犯屢改的“頻復” ;並特別提出與指責瞭兇險異常的、若“用行師”,則“終以大敗”,若用 “用其國”,則有“君兇”亡國的迷途不知返的“迷復”。這種坦誠的改正錯誤的態度,別說出此刻遠在殷周之際的君王口中,就是在殷周之後至近代史的歷代君王中,這一種見識與態度亦實屬稀奇少有的。
三:《易經》第2十四卦 復卦啟示 :孕育,寓動於順
《易經》第2十四卦 復卦 地雷復 坤上震下
《復卦卦辭》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
《復卦爻辭釋讀解義》
本卦之義是:亨通順利。或出或入都沒有疾病,朋友前來也沒有兇災危害。遵循一定的規律返轉回歸,經過七天就會前來復歸。利於前去行事。
《復卦》人生啟示:寓動於順。
復卦位於剝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說道:“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剝卦走到極點,陽爻又須回到底下重新開始。復卦為剝卦的覆卦,稱作“由剝而復”,是“一陽復始”的局面,大地重現生機。前面泰卦的九三爻說“無往不復”,說的便是沒有一直向前走而不返回的,事物皆有一個輪回往復、循環往復的規律,前面剝卦群陰剝去陰爻,接著下面便開始一陽復生。所以剝卦的以下是復卦。
從卦象上剖析,復卦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震為雷,雷在地中便是復卦的卦象。總之此時天上還不會出現雷聲,但驚雷已孕育於大地之中瞭。
復卦,是異卦相疊,震卦在下,坤卦在上。震為雷、為動;坤為地、為順,動則順,自然而然。動在順中,內陽外陰,循序運動,進退自如,利於前震為雷,為內卦;坤為地,為上卦。地內有雷,象征著雷聲一震,大地松動,萬物萌生。復,有復興和回歸之意,是事物新生的轉折點。從卦象上看,除第1爻為陽外,餘爻皆為陰,似有太陽從地平線的一端升起的景象。復卦代表陽性力量復興而陰性元素衰退,長夜過後太陽升起,復卦啟示去而復回和失而復行的方式方法與哲理,並勸誡人們:發現錯誤就是抓緊復歸正道,如此才能吉祥。若是執迷不悟,就會產生災禍。
復卦最下面的一個陽爻,象征陽氣的始生。復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節氣為冬至。復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餘天。五天一候,一爻代表一候。此時一陽來復,陽氣重新有瞭生命,也象征正義又開始顯現瞭。古代人們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其所說的“春夏”便是指冬至到夏至的這段時間。古代人們效法自然,從這一天開始補充自己體內的陽氣。
復卦給人的啟示是寓動於順,有復興的希望包含其中,
所以占得此卦者,固然有施展報負的希望,不過目前來看隻能做好準備,固然春天即將到來,不過目前還是孕育階段。
復卦中下震上坤,坤為地,震為雷,“雷在地中”。此時,雷還不可以發揮作用,務必是安靜以待時勢。從冬至開始後,白天增長,夜晚縮短,陽氣上升。古時候的君主效法“雷在地中”,“閉關”一日,不許到外經商或旅行,這是為迎接新的農忙的到來。占得此卦者,也須留意到這一點,停止其他活動,盡心盡力地做好準備。要相信,時機很快即將來臨瞭,要能預見到轉折的到來並在合適的時刻采取適當的措施,這樣,便可以在機會到來時充沛地重新開始創造性的工作。過瞭冬至,轉陰為陽,創造性的力量再次成為主導,就此又開始瞭一個播種與耕作的時期。
在求名方面,時機將要成熟,但目前不要急著求成,繼續奠定基礎,機遇一旦到來,一定要抓住,必將轉運。
四:易經第2十四卦地雷復
易經第2十四卦地雷復,坤上震下。
剝極而復,這是復興的跡象。復卦強調自我修復的能力,五陰壓一陽,而這一陽正所謂復興的關鍵,抓住時機等待恢復。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七這樣一個數字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六六大順逢七大變,七日正所謂重新開始的時刻,是正式發生變動回復,回環往復都是需要一個周期輪回。正如二十一世紀也是七的倍數大變革的時刻。
初九爻,是該卦的希望所在,不遠復,無祉悔,元吉。剛一開始還沒有走多遠及時回復,抓住時機可以防止更大的禍患,防止出現悔恨。初九當位有應,上面六四有牽引力,它是有上升趨勢的。六二爻,作為基層管理人員,休復,吉。當位居中讓它會找到合理的理由借口幫助初九,沒有有應上面的陰,所以它會就近幫扶初九。基層治理的六二會配合委屈自己。六三爻,頻復厲無咎。不當位,不會自己找合理的途徑幫助初九,故有些不情願顯得愁眉苦臉,不過也沒有有應沒有牽引力,陰居陽位,既然六二這樣,六三隻能跟從,有些不情願不過 也沒有兇。六四爻跟初九爻當位有應,有心理感應會繼續中行獨復,回復正道。六五爻處於一種觀望無能的領導狀態,它的具體位置太高,隻可以看著底下的人一點點回復矯正,自己也沒有啥主意,自然而然,固然不當位不過 也不有應不會阻礙復興過程。上六爻出現問題,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用其國君兇。至於十年不克征。寓意講的是過度貪戀復興,反而適得其反,這一時刻已經回復很久瞭,人也有必要休息不能一直工作,當位不有應,不過不能過度復興,這一時刻興兵作戰必定會有大敗,治理政務亦會有危險,國傢長期不能改變狀況,使民以時,該休息就要休息,不能一味讓恢復的人幹工程,太心急反而適得其反,這一時刻假如是陽爻也許會不當位略微阻擋恢復過程不過應該順應道,逐步慢慢來不能心急恢復,不能全盤恢復。
這一卦著重是說在國傢或者企業的恢復和振興過程中,僅有一股力量在底部,雷在土中種子掉到地上,埋在土中正在發芽,要抵制誘惑把握恢復之機,要珍惜唯一的陽,不過也不要過分追求恢復過程,該休息要休息。
五:易經第2十四卦地雷復
易經第2十四卦地雷復,坤上震下。
剝極而復,這是復興的跡象。復卦強調自我修復的能力,五陰壓一陽,而這一陽正所謂復興的關鍵,抓住時機等待恢復。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七這樣一個數字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六六大順逢七大變,七日正所謂重新開始的時刻,是正式發生變動回復,回環往復都是需要一個周期輪回。正如二十一世紀也是七的倍數大變革的時刻。
初九爻,是該卦的希望所在,不遠復,無祉悔,元吉。剛一開始還沒有走多遠及時回復,抓住時機可以防止更大的禍患,防止出現悔恨。初九當位有應,上面六四有牽引力,它是有上升趨勢的。六二爻,作為基層管理人員,休復,吉。當位居中讓它會找到合理的理由借口幫助初九,沒有有應上面的陰,所以它會就近幫扶初九。基層治理的六二會配合委屈自己。六三爻,頻復厲無咎。不當位,不會自己找合理的途徑幫助初九,故有些不情願顯得愁眉苦臉,不過也沒有有應沒有牽引力,陰居陽位,既然六二這樣,六三隻能跟從,有些不情願不過 也沒有兇。六四爻跟初九爻當位有應,有心理感應會繼續中行獨復,回復正道。六五爻處於一種觀望無能的領導狀態,它的具體位置太高,隻可以看著底下的人一點點回復矯正,自己也沒有啥主意,自然而然,固然不當位不過 也不有應不會阻礙復興過程。上六爻出現問題,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用其國君兇。至於十年不克征。寓意講的是過度貪戀復興,反而適得其反,這一時刻已經回復很久瞭,人也有必要休息不能一直工作,當位不有應,不過不能過度復興,這一時刻興兵作戰必定會有大敗,治理政務亦會有危險,國傢長期不能改變狀況,使民以時,該休息就要休息,不能一味讓恢復的人幹工程,太心急反而適得其反,這一時刻假如是陽爻也許會不當位略微阻擋恢復過程不過應該順應道,逐步慢慢來不能心急恢復,不能全盤恢復。
這一卦著重是說在國傢或者企業的恢復和振興過程中,僅有一股力量在底部,雷在土中種子掉到地上,埋在土中正在發芽,要抵制誘惑把握恢復之機,要珍惜唯一的陽,不過也不要過分追求恢復過程,該休息要休息。
六:《易經》第2十四卦 復 地雷復 坤上震下 有什麼含義
地雷復卦,上卦為坤卦下卦為震卦,因此講坤上震下。
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剝,就是剝落之義,萬物不可以終久的剝落,剝落至極上,則必定返下而生,所以接著是復卦
循環往復 循環再生
二十四、復卦 地雷復《復》(下雷上地) 第2十四
雷在地中利靜養,亨通無礙有攸往;
修身開悟識天根,寓動於順陰復陽。
搖擺過度生險象,迷途知返德無疆;
敦厚復歸尚中庸,邪道誤國君遭殃。
【原文】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譯文】復卦象征陽氣回復之意,為十一月之卦,此時陰氣剝陽已盡,陽復生而起於初,故謂之復。陽氣復返,則往來無礙,故可萬事亨通。而微陽生長,生機暢旺,不受侵害,初陽上復,群陰引以為朋,復道暢通,毫無咎害。
復,反也。《復》卦上坤下震,一陽在下,五陰在上,有如一陽來復。《周易》以此象征生命剝落不盡,生生之理不窮,春回大地,生機更發的情狀。
初九居下履正,不遠而復,無災無悔;
六二居中位正,比附初陽,有親仁自益之美;
六三失正無應,乘承皆陰,但蹙眉求復,終究是無咎害;
六四當位應初,遵從正道,專心回復,物莫之犯;
六五居厚履中,自察不偏,篤誠向善,無所悔恨;
上六窮極於上,無應於下,迷不知返,終至於災。
由卦形來看,就能夠瞭解,剝卦的“上九”剝落,成為純陰坤卦代表十月的;這時,陽又在下方醞釀,到瞭十一月的冬至,一個陽爻又在“初”位出現,成為復卦。這樣陰陽去而復返,使萬物生生不息,所以亨通。由上下卦分開來看,內卦“震”是動,外卦“坤”是順,陽在下方活動,就順其自然的上升;因此講,出入沒有妨礙,志同道合的friend來,也沒有兇災。
再由消息卦來看,一陰開始發生在五月的姤卦,一步步上升,經過全部變成陰的十月的坤卦,到一陽復來的十一月的復卦,前後經過七個爻,將一爻看作一日,因此講:一陰發生到一陽復來,歷經“七日”。也就是,兇必定返回吉,危必定轉為安,這是自然的金科玉律,由這一卦開始,陽剛又開始伸長,故有利於積極行動。
復卦是特別有名的一個卦,有一個成語就叫“一陽來復”,它給我們展示瞭這樣一種圖景:陽氣開始復蘇,春天即將到來。復卦在十二消息卦中代表陰歷的十一月,在這個月的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陰氣最盛、陽氣最少。邵雍有一首詩:“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始。”
復卦的陽氣是從陰氣最為繁盛的時候開始的。為啥是“七日來復”?由於陽氣開始向上升,從姤卦開始到復卦,剛好經過瞭七個卦(姤、遁、否、觀、剝、坤、復)。還有如此的一種講法,月亮的盈虧規律(朔、弦、望、晦)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是七天。可見第七天是一個關鍵的日子,是一個開始的日子。
《復》卦談的是回復,事實上談的就是改正錯誤之道。在此一卦裡,其作者論述瞭回復的“亨通”、“無疾”、“無咎”;談論瞭隻要“不遠復”,便“無祗悔”;也頌揚瞭“敦復”的“無悔”;亦肯定瞭屢犯屢改的“頻復” ;並特別提出與指責瞭兇險異常的、若“用行師”,則“終以大敗”,若用 “用其國”,則有“君兇”亡國的迷途不知返的“迷復”。這種坦誠的改正錯誤的態度,別說出此刻遠在殷周之際的君王口中,就是在殷周之後至近代史的歷代君王中,這一種見識與態度亦實屬稀奇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