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屬於母子五行木生火水生木(五行之中土的特性為啥)
五行相克相生的順序?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學說認為 五行為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 宇宙間各式物質皆可以依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 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祖國醫學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 用來補充陰陽學說
(1) 五行相克相生 相 ,有互相滋生 促進 助長之義;
相克 有互相制約 抑制 克服之義。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巳午 火
申酉 金
醜辰未戌 土
方位\五行\四季\地支(分別互相對應)
東 南 中 西 北
木 火 土 金 水
春 夏 秋 冬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醜
五行中的母子相生關系,腎之“子”是什麼?
腎主水,水之子十,木,是耳
五行相生關系又稱作什麼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
五行的相克相生關系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互相聯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那麼可以用以預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互相作用與影響。相生即互相資生和互相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系又可稱為母子關系,如木生火,亦即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問:五行學說的“相克相生,相乘相侮”有什麼含義,養
五行的生克乘侮
(一)相生與相克。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效果;相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效果。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學說中認為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對人的身體生理來說,也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正由於事物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克的聯系,才能使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讓人體維持生理平衡,故說“制則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之間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因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克的作用關系,所以從五行中的任何“一行”來說,都存在著“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個方面的聯系。
“生我”和“我生”,在《難經》中比喻為“母”和“子”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因此五行中的相生關系又可稱作“母子”關系。如以火為例,因為木生火,故“生我”者為木;因為火生木,故“我生”者為土。這樣木為火之“母”,土為火之“子”;亦即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內經》中稱作“所不勝”和“所勝”。其實就是“克我”者是“所不勝”,“我克”者是“所勝”。再以火為例,因為火克金,故“我克”者為金;因為水克火,故“克我”者為水。
相生與相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其正常協調關系下的變化和發展。隻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環無原由,才能生化不息,並維持著事物之間的動態平衡。
(二)相乘與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正常的生克關系遭遇破壞後所出現的不正常相克現象。
相乘:乘,其實就是以強凌弱之義。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過度克制反應。
當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過於強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過,促使被克的“一行”虛弱,從而引起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比如:木過於強盛,則克土太過,造成土的不足,即稱為“木乘土”。另一邊,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虛弱,因而對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顯得相對的增強,而其本身就更衰弱。比如:木本但是於強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圍。但因為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瞭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使土更加不足,即稱為“土虛木乘”。
相侮:侮,在這兒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因為五行的某“一行”過於強盛,對原來“克我”的“一行”進行反侮,所以反侮也叫反克。比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別強盛時,不但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對金進行反侮(即反克),稱作“木侮金”,或是發生反侮的一個方面。另一邊,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虛弱,不但不能對木進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稱作“金虛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現象,兩者之間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乘與相侮的主要區別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發生過強的克制,從而形成五行間相克關系的異常;後者那麼是與五行之間相克次序發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現象,從而形成五行間相克關系的異常。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在其發生相乘時,也可同時發生相侮;發生相侮時,也可以同時發生相乘。如:木過強時,既可以乘土,又能夠侮金;金虛時,既能夠受到木的反侮,又能夠受到火乘。
中醫:為啥會出現母病及子、子盜母氣?常見哪些臟腑?
五行生克異常關系包括五行相生的異常與五行之間相克的異常。 1。相生異常五行相生異常而出現的變化,稱為“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類。母子相及理論在中醫學中所涉最多。
五行生克關系圖第1,母病及子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作用與影響至其子行,致使母子兩行均異常的改變。母病及子較為常常見到的有兩類:一是母行虛弱,累及子行,致使母子兩行皆虛弱,即所謂“母能令子虛”。如水虛不能滋木,引起木行亦不足,以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臨床上常常見到的腎精虧虛,精不化血,引起肝血不足,終致肝腎陰虛的病變,其實就是此類。二是母行過亢,引起其子行亦盛,致使母子兩行皆亢。如木行過亢,可引起火行過旺,致使木火俱盛。臨床上常常見到的肝火亢盛引致心火亦亢,出現心肝火旺者病變,即屬此類。第2,子病及母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作用與影響至其母行,致使子母兩行均異常的變化。子病及母較為常常見到的有三類: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也偏亢,以致子母兩行皆亢,所謂“子能令母實”,一般稱為“子病犯母”。如臨床上可見心火過亢,引起肝火亦旺,終致心肝火旺者病理變化。二是子行亢盛,劫奪母行,致使母行衰弱,一般可稱為“子盜母氣”。如臨床上可見肝火亢盛,下劫腎陰,終致肝腎之陰皆虛的病理變化。三是子行虛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古有稱其為“子不養母”。如臨床上可見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亦不足,終致心肝兩虛的病理變化。第3,及子與及母的關系母病及子與子病及母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兩者既可獨單出現,亦可同時或相繼出現。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過於亢盛,既可引起其子行亦偏盛,致使母子兩行俱盛,也可因其過亢而劫奪母行,致使“子盜母氣”。如臨床所見的肝之氣火亢逆,既可發展而為心肝火旺(母病及子),亦可傳變而為肝腎水虧(子盜母氣)。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過於不足,既可下及子行,亦可上累母行,均可出現母子兩行俱虛。如臨床所見的肝之陰血不足,既可發展為心肝血虛(母病及子),亦可傳變為肝腎陰虛(子病犯母)。古時候醫傢有母病及子為順,病後較輕,預後較好;子病及母為逆,病況較重,預後較差的論述。如《難經經釋》指出:“邪扶生氣而來,則雖進而易退。”“受我之氣者,其力方旺,還而相克,來勢必甚。”就臨床實際病例來講,母子相及病證的輕重順逆,還須結合臨證辨析,不可僅以五行相生異常的及子、及母來推斷。
母子相及的概念
及,連累、損及之意。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母行異常,累及子行,使母子兩行皆異常。如水生木,水為母,木為子,若水不足,無力生木,使木也不足,這樣的結果是水竭木枯。臨床上因腎精不足不能資助肝血而致的肝腎精血虧虛證,腎陰不足不能涵養肝木而致的肝陽上亢證,腎陽不足不能資助肝陽而致的少腹冷痛證,皆屬母病及子的表現。母病及子多見於母臟不足累及子臟虧虛的母子兩臟皆虛的病證。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子行異常,累及母行,使母子兩行皆異常。如木生火,木為母,火為子,若火不足,引致木也不足,結果母子皆虛。臨床上因心血不足累及肝血虧虛而致的心肝血虛證,因心火旺盛引動肝火而形成的心肝火旺證,皆屬於子病及母的表現。不過,子病及母,既有子臟虛引起母臟虛的虛證,又有子臟盛致使母臟也盛的實證。另外還有子臟盛致使母臟虛的虛實摻雜病變,即所謂“子盜母氣”,如肝火亢盛,下劫腎陰,以致腎陰虧虛的病變其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