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宮掌燈人是誰灶王爺除夕發財(雙魚座預示什麼意思)
何謂歲運並臨?
在前段時間發佈的這篇博文 中,我曾提到有一些比較專業的friend問到瞭一個“歲運並臨”年的問題,這個年份要比本命年的作用與影響力還要巨大。古代人們說:歲運並臨年,不死也要退層皮。還有的說:歲運並臨,不死自己死傢人!!! 遠得不說,就論近兩年大夥都耳熟能詳的陳冠希事件、馬英九當選、陳水扁入獄等等,這幾個人都是在歲運並臨的年份遇見的事情。 在之前的博文中我提到,一自個的生辰八字是由流年和大運構成的:每過一年為一小運,也稱流年或者太歲;每過十年就是一步大運。假如碰上流年和大運的天幹地支都相同,就稱為“歲運並臨”。打比方說今年是庚寅流年,要是一個人的四柱的大運也正好走在庚寅大運,那麼這個人在今年就遇見瞭“歲運並臨”。此外,亦有分天幹相同和地支一樣的情況:例如庚寅流年,遇見庚申大運,天幹庚字也屬於歲運並臨;又如庚寅流年,遇見甲寅大運,地支寅字也是歲運並臨,這隻是歲運並臨的兩種現象而已。 答:歲運並臨是沒有規律的,要視任何人的具體八字格局來核實確定。天幹地支都一樣的這種歲運並臨的情形,絕大都人的人生都會遇見一到兩次,極個別的人會遇見三次;亦有極個別的人一次也遇未到。至於天幹相同或者地支一樣的情況,遇見的幾率就有些高瞭,最多的可能遇見五六次,最少也會遇見三四次。那麼歲運並臨的作用與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呢?果真如古代人們經常提到的那樣嚇人嗎? 其實也就是說,歲運並臨對人命運的作用與影響與本命年的道理是雷同的。 唯一的不同在於,歲運並臨是流年與大運同時顯現瞭一樣的字作用於八字命局,從而使得八字五行關系出現嚴重失衡,比本命年的作用與影響力還要巨大。則是不是遇見這個年份就一定會像古代人們說的那樣“不死自己死傢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不過,固然這個說法不辯證,卻也是其中一種應兇的情形。那麼歲運並臨年,多數都會遇見哪些事情呢?歲運並臨是一個在命理學范疇重點鉆石的對象,任何一個人都不可否認在遇見歲運並臨年份的時刻他的一生軌跡和狀態皆有很明顯的變化。也正所謂如此的特殊年份印證著命理學的科學性和可研性。 在實踐中,歲運並臨的人多數都會遇見以下幾類情況: 第1,先說應吉的方面: 有的人出嫁瞭,有的一生子瞭,有的人升官瞭,有的人發財瞭,還有的人升學瞭,還有的人自己沒啥事,不過老婆發財瞭,媽媽病愈瞭,爸爸當官瞭等等等等。也就是說,隻要是應吉,絕對有大喜的事發生,假如不發生在本人身上,就發生在和自己有關的人身上。馬英九當選地區領導人的年份對他來說就是歲運並臨年,所以這年他當瞭“總統”。筆者也曾遇見過歲運並臨的年份,這年工作很順利,而且媽媽應吉非常明顯。反之,在媽媽歲運並臨的年份,我卻有瞭很不利的事情,她的應兇就應在瞭俺的身上。 第2,應兇的方面,在這兒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歲運並臨年應兇的幾率有些高。 或許是車禍,離異,死亡,殘疾,折子,失業,損妻,害夫,損財,官非,或者傢裡有老人病逝。遠得不說,就論近兩年大夥都耳熟能詳的陳冠希事件、陳水扁入獄等等皆為處在瞭歲運並臨的年份中;筆者的老爸爸兩次歲運並臨的年份,都是他的爸媽親病逝的年份;年前我給一位李姓好朋友看八字,我看出他今年的地支就是歲運並臨,為此我告知他讓他正月裡務必要謹慎小心,定有大不吉之事(或者傢裡有老人去世)。不過俺當時其實沒有說出括號中的話,畢竟大過新年兒的說如此的話太不吉利。其實也就是說我本想朝著他說假如你傢裡有老人去世,你就能夠免災瞭。結果今天上午我接到瞭他打來的電話,他傢裡近90歲的老奶奶病逝瞭。 於是,我常說假如傢裡有老人去世的年份,就等同於是你的親人幫你逃避瞭人生大難,是傢裡老人用最終的生命保護瞭你。於是,為人子務 必要明 白孝道,這便是我從命運學中提煉出的孝道精神。古代人們說百善孝為先,想必如此吧。那些不明 白孝敬爸媽親的人,絕對會遭受人生更大的責難,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雙魚宮掌燈人
春節問題
中國春節風俗
祭 灶
我國春節,通常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其實就是每一年臘月二十三或24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傢五"的講法,亦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傢在24日,水上人傢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作用與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風俗。舊時,差不多傢傢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傢的灶火,被作為一傢的保護神而受到崇尚。灶王龕大多數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傢,亦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叫作"灶王奶奶"。這大約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多數還印有此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傢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整個傢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傢裡,以保護和監察一傢;到瞭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傢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依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傢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數交於灶王爺之手。於是,對一傢人來講,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傢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緊接著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傢甜甜嘴。有一些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不要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不要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錄載入。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瞭。有一些地方那麼是晚上在住宅的院子內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瞭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傢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順風一路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一些地方尚有叫化子數名,喬裝打扮,挨傢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風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其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隻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傢裡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亦有這個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麼這樣就是所謂'膠牙餳'瞭。本意是在請灶君吃瞭,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傢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到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瞭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習俗就傳承下來瞭。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非常的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那個時候民間祭灶作瞭極為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24,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傢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新年有著親密的關系。由於,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傢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它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看作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上天,隻有灶王爺會長時間地留在人傢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隻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瞭。
俚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講法 。有一些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由來,說起來源遠流長。在咱們國傢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年邁的。早在夏代,他業已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瞭。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錄載入:"灶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錄載入:"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幾個記錄載入,大約是祭灶神的來歷起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民間則流傳著一個頗為有意思的故事。
據說,古時候有一戶姓張的人傢,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瞭名,方圓千裡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無論到誰傢壘灶,如遇別人傢有糾紛,他愛管閑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似乎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瞭事都要找他,大夥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瞭70歲,壽終正寢時恰巧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傢可亂瞭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傢之主,傢中事都聽他吩咐,此刻大哥離開人間,弟弟隻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傢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傢,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整個傢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瞭。他將兒子媳婦整個傢老小引到廚房,隻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老婆的相貌,傢人都驚呆瞭。畫師說:"我寢時夢到大哥和大嫂已成瞭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尊重不孝,鬧得傢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傢,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瞭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那以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整個傢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傢打探虛實。其實也就是說,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沒想到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隻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傢傢戶戶的灶房都貼上瞭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瞭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傢平安的風俗。祭灶習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瞭。
返回
掃 塵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新年的準備。每一年從陰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亦稱"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傢傢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式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有意思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來歷,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代人們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夥,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傢,將其罪行書於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傢,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無論青紅皂白,惡地在每戶人傢的屋簷墻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瞭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傢灶王爺商量對策。因此,想出瞭一個好方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傢必須把房屋打掃得幹幹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傢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傢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傢傢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滿無比。王靈官找未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形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幸免。為瞭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臘月24,撣塵掃房子"的習俗 ,歷史悠久。據《呂氏春秋》記錄載入,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的講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佈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風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聯
春聯代表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旺,進展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瞭。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新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風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之名字,用來驅鬼壓邪。這種風俗延續瞭1000多年。到瞭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瞭降鬼大神之名字。據歷史記錄載入,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比較普遍瞭,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那個時候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因為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親密的關系,所以古代人們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瞭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如今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傢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那個時候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旺 ,顯現瞭不少令人稱快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幾個國傢到現在還保留著貼對聯的習俗。
返回
年 畫
過新年,人們除瞭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裡、臥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傢傢戶戶平添瞭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咱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瞭人民大眾的習俗和信奉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追溯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之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但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傢中,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瞭《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盛》、《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滿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作用與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顯現瞭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瞭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時候美人。但是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刻畫瞭老鼠按照人間的習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僅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
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谷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瞭。"此話即源於此。於是,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娃娃們的共鳴。
返回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講是極其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時候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傢與傢人團圓過新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時候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展現出華族傢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傢人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傢人的團聚常常令一傢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傢眼看兒孫滿堂,一傢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爸媽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娃娃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刻,也正所謂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候,年菜皆在前些天做好瞭,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日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傢傢的砧板皆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傢傢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摻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錄載入著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傢,老公到三十晚上很晚瞭尚未拿錢歸來,"傢裡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傢哄睡瞭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傢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老公能不能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怎樣過,又怕自己傢裡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使人聽瞭.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傢傢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刻。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傢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瞭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征"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傢運興盛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香甜蜜,這天,即便不會飲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時候,過新年飲酒,非常註意和提防酒的品性質量,有些酒此刻已經沒有瞭,隻留下很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幾個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不過屠蘇酒的名稱是怎樣來的?又是用什麼制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亦有人說,屠蘇是古時候的一種房尾由於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這一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效果與功能。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行傳播開來的。孫思邈每一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藥,告知大傢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本人的屋子取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新年的習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普通人喝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不過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總之合傢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傢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習俗。有人不理解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勛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習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固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覺得隻要健健康康,固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喝酒次序,在古時候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觸,因此給人留有很深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風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幾個藥酒的風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許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新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義。又由於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意味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瞭,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風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見窮人的耳朵被凍爛瞭,便制作瞭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全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辟地,才有瞭宇宙四方,長面,亦稱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返回
守 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性。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傢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錄載入,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
守歲的風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滿希望之意。古代人們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傢,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瞭《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啥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裡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瞭一年的人們。人們為瞭逃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飲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相互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瞭許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瞭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瞭,僅有一傢掛紅佈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多少個童稚,在院裡點瞭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到火光嚇得掉頭逃竄。從此以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傢傢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瞭。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錄載入。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其實就是"爆竹"的來歷。不過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往往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瞭搭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新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傢人團圓,歡聚一堂。整個傢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瞭的,這稱之為"平安順利"。在北方,有的人傢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新年,稱之為"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之義。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瞭有黃有白,這稱之為"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永遠不死),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傢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亦有的俗戶人傢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瞭除夕歡樂的高潮。
返回
爆 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一些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娃娃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瞭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滿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刻畫瞭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對那個時候除夕爆竹作瞭如下記錄載入:"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而爆竹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不停。"《紅樓夢》中亦有刻畫:"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說話之間.外面一色色的放瞭又放。又有很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從這也可以看見舊時新春燃放煙花的盛況。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生意人傢.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瞭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大傢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1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區別,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傢裡將祖先牌位依次擺放在正廳,陳列供品,緊接著祭祀禮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 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期間,各街巷通衢裡,大戶人傢懸燈結彩。街頭巷尾,鄉裡材社,到處百藝雜陳,各獻高技,熱鬧非凡鄉間多延請戲班劇團演戲,還開展聽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種品種的娛樂嬉戲,亦有舞獅子,耍龍燈等種種文體活動。人們歡天喜地,共慶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風俗,是人們辭舊迎新、互相表達美滿祝願的一種特有的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之寓意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朋友好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傢中開始。初一早晨,小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小輩。在給傢裡長輩拜完年之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祥瑞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戚朋友亦互相登門拜年或相邀喝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朋友好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傢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相互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傢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傢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到現在的春節饋贈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時候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相互投賀的風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常常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那個時候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親密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傢、詩人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其實就是現今賀年卡的源頭。
八仙故事傢喻戶曉!婦孺皆知!不過八仙人物名字表示的寓意到現在沒有人知道。。。
起源
過新年風俗源自何時非常難考究,但是通常認為追溯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陰歷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多數情況恰巧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陰歷臘月下旬),此刻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終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刻對農業勞作作用與影響最小有關。陰歷一年的末尾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叫作“大年三十”,除夕晚上整個傢人團圓吃年飯(陰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風俗,預示從陰歷上年的末尾一天守到來年的第1天,於是,對這一節日又叫作過新年。
從陽歷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遊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小年與大年
在老百姓中,尤其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性。
小年,即陰歷臘月二十三日(或24)(參見討論頁中的說明),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傢,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瞭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來講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傢之主。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幹宵節為止,也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講法。
放假
大陸規定的“春節法定假日”為陰歷大年三十至初二,但又有七天假,初七才上班,事實上是中間一個周末和一個另外補的周末加起來才湊瞭七天。
受中國文化作用與影響的中國周邊國傢,如韓國,韓語為“Seollal 설날 ”(韓語“新的一年”之義),法定假日;越南,稱“元旦”,這一假日的法定時間和中國相同,也是初一至初三。固然各國稱謂不盡一樣,不過風俗差不多。
“夕”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代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夕"長年深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末尾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於是,每到一年的末尾一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逃避"夕"獸的傷害。
有一年的末尾一天,桃花村的人們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難,從村外來瞭個乞討的老人,隻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隻有村東頭一位妻子婆給瞭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逃避“夕”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使俺在傢呆一夜,俺必須把‘夕’獸攆走"。妻子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隻好撇下傢,上山避難去瞭。
半夜時分,"夕"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妻子婆傢,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全身一抖,怪叫瞭一聲。"夕"朝婆婆傢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全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瞭。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傢門大開,隻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瞭。
第2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妻子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瞭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妻子婆傢,隻見婆婆傢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祥瑞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朋友好友傢道喜問好。這檔子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瞭,人們都明白知道瞭驅趕"夕"獸的辦法。
從此便以後,人們一般把這一天叫做除夕。
從此每一年除夕,傢傢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習俗越傳越廣,成瞭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性節日“過新年”。
過新年的風俗
【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其實就是每一年臘月二十三或24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傢五”的講法,亦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傢在24日,水上人傢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作用與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風俗。舊時,差不多傢傢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傢的灶火,被作為一傢的保護神而受到崇尚。灶王龕大多數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傢,亦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叫作“灶王奶奶”。這大約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多數還印有此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傢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整個傢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傢裡,以保護和監察一傢;到瞭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傢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依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傢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數交於灶王爺之手。於是,對一傢人來講,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傢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緊接著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傢甜甜嘴。有一些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不要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不要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錄載入。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瞭。有一些地方那麼是晚上在住宅的院子內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瞭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傢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順風一路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一些地方尚有叫化子數名,喬裝打扮,挨傢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風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其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隻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傢裡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亦有這個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麼這樣就是所謂'膠牙餳'瞭。本意是在請灶君吃瞭,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傢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到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瞭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習俗就傳承下來瞭。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非常的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那個時候民間祭灶作瞭極為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24,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傢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新年有著親密的關系。由於,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傢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它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看作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隻有灶王爺會長時間地留在人傢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隻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瞭。
俚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講法 。有一些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由來,說起來源遠流長。在咱們國傢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年邁的。早在夏代,他業已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瞭。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錄載入:“灶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錄載入:“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幾個記錄載入,大約是祭灶神的來歷起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因為各地風俗習慣不一樣,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跳灶王”是民間由古時候“驅儺”發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著重是叫化子們的活動,由臘月一日至24日是“跳灶王”的日子。進入臘月後,叫化子們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鬧於門庭,乞錢,謂之“跳灶王”,也含有驅邪之意。這一活動主要在咱們國的東南方進行。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風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講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甜蜜。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瞭天;24,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展現瞭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瞭兒童盼望過新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提防準備打工時,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間風俗活動。內容有各式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亦有各式戲劇故事,民間風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講法,展現瞭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傢,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式窗花,回婆傢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傢傢戶戶要蒸花饃。大致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傢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多數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臘月二十三以後,傢傢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常見到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傢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預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盛”;“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那麼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傢的門面,特別註重和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新年的準備。每一年從陰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亦稱“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傢傢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式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24,撣塵掃房子”的習俗 ,歷史悠久。據《呂氏春秋》記錄載入,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的講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佈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風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崇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隻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開,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由於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但是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臘月二十五】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陰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傢傢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忌諱與禁忌,民間多嫁娶,被叫作“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給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瞭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活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講,這是一個好時機。於是,人們依據實際生活需要,發明瞭這殊的時間民間風俗。可見,在傳統社會裡,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間風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亦稱“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風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征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風俗,在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守舊的體育遊藝活動。
【臘月二十七】
傳統民間風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傢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來講要三天。
過趕年,土傢族的傳統性節日,亦稱“調年會”。土傢族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幾天過春節。
【臘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一年的農歷臘月的末尾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之義,除夕之義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之義,是陰歷全年最終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一年將盡的時刻,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我國各地過新年皆有貼門神的習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1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2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3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不過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出嫁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瞭。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一些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娃娃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瞭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滿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置天地桌,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傢特別註重和重視天地桌,由於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著重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不全相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多數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5。甚至到燈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具體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風俗。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性,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傢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錄載入,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 守歲的風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滿希望之意。
放爆竹刻畫瞭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生意人傢.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瞭新的一年大發大利。然而,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如果想賺老錢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娃娃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刻,也正所謂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候,年菜皆在前些天做好瞭,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日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傢傢的砧板皆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傢傢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摻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關於春節
祭 灶(臘月廿三)
我國春節,通常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其實就是每一年臘月二十三或24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傢五"的講法,亦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傢在24日,水上人傢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作用與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風俗。舊時,差不多傢傢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傢的灶火,被作為一傢的保護神而受到崇尚。灶王龕大多數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傢,亦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叫作"灶王奶奶"。這大約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多數還印有此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傢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整個傢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傢裡,以保護和監察一傢;到瞭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傢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依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傢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數交於灶王爺之手。於是,對一傢人來講,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傢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緊接著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傢甜甜嘴。有一些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不要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不要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錄載入。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瞭。有一些地方那麼是晚上在住宅的院子內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瞭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傢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順風一路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一些地方尚有叫化子數名,喬裝打扮,挨傢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風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其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隻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傢裡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亦有這個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麼這樣就是所謂'膠牙餳'瞭。本意是在請灶君吃瞭,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傢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到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瞭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習俗就傳承下來瞭。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非常的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那個時候民間祭灶作瞭極為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24,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傢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新年有著親密的關系。由於,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傢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它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看作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上天,隻有灶王爺會長時間地留在人傢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隻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瞭。
俚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講法 。有一些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由來,說起來源遠流長。在咱們國傢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年邁的。早在夏代,他業已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瞭。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錄載入:"灶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錄載入:"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幾個記錄載入,大約是祭灶神的來歷起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民間則流傳著一個頗為有意思的故事。
據說,古時候有一戶姓張的人傢,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瞭名,方圓千裡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無論到誰傢壘灶,如遇別人傢有糾紛,他愛管閑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似乎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瞭事都要找他,大夥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瞭70歲,壽終正寢時恰巧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傢可亂瞭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傢之主,傢中事都聽他吩咐,此刻大哥離開人間,弟弟隻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傢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傢,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整個傢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瞭。他將兒子媳婦整個傢老小引到廚房,隻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老婆的相貌,傢人都驚呆瞭。畫師說:"我寢時夢到大哥和大嫂已成瞭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尊重不孝,鬧得傢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傢,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瞭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那以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整個傢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傢打探虛實。其實也就是說,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沒想到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隻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傢傢戶戶的灶房都貼上瞭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瞭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傢平安的風俗。祭灶習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瞭。
掃 塵(廿三到除夕)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新年的準備。每一年從陰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亦稱"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傢傢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式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有意思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來歷,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代人們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夥,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傢,將其罪行書於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傢,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無論青紅皂白,惡地在每戶人傢的屋簷墻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瞭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傢灶王爺商量對策。因此,想出瞭一個好方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傢必須把房屋打掃得幹幹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傢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傢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傢傢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滿無比。王靈官找未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形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幸免。為瞭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臘月24,撣塵掃房子"的習俗 ,歷史悠久。據《呂氏春秋》記錄載入,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的講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佈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風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春 聯(三十)
春聯代表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旺,進展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瞭。
年 畫(三十)
過新年,人們除瞭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裡、臥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傢傢戶戶平添瞭歡樂的節日氣氛。
守 歲(除夕夜)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性。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傢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錄載入,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
爆 竹 (除夕夜)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一些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娃娃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瞭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滿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刻畫瞭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對那個時候除夕爆竹作瞭如下記錄載入:"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而爆竹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不停。"《紅樓夢》中亦有刻畫:"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說話之間.外面一色色的放瞭又放。又有很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從這也可以看見舊時新春燃放煙花的盛況。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生意人傢.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瞭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大傢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1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區別,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傢裡將祖先牌位依次擺放在正廳,陳列供品,緊接著祭祀禮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 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期間,各街巷通衢裡,大戶人傢懸燈結彩。街頭巷尾,鄉裡材社,到處百藝雜陳,各獻高技,熱鬧非凡鄉間多延請戲班劇團演戲,還開展聽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種品種的娛樂嬉戲,亦有舞獅子,耍龍燈等種種文體活動。人們歡天喜地,共慶新春。
拜 年(正月初一)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風俗,是人們辭舊迎新、互相表達美滿祝願的一種特有的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之寓意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朋友好友,也要施禮道賀。
除夕
陰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風俗謂之“過新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種年貨瞭: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如意吉祥和迎送親朋友好友的佳果。舊俗過新年前,男必新剪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理發美容。
陰歷十二月24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傢傢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傢傢戶戶制作各種粿品,以備過新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傢人都得趕回傢團聚。除夕夜整個傢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爸媽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傢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新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傢傢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陰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傢傢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種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小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大部分人傢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朋友好友傢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如意吉祥,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滿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進寶招財”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傢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傢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2。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傢傢戶戶的傢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因此,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傢在過新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先人也不忘記的。於是,傢傢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 first of all必須“拜丈夫”(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緊接著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緊接著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展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傢人團團圍堅,這是每一個傢庭大團圓的美滿時刻。一傢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一時刻亦應當歡聲笑語,不可以說傷心事或吵鬧。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風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幾個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是要非常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裡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掌燈人預測推算準不準呢
還好。我測過。結果很失望。
何謂歲運並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