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道教張天師靈簽天師道教長子(給孩子取名註意和提防問題與事項)
天師府張天師
“張天師”,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教”各代傳人的稱謂。“正一教”(即“天師道”)由張道陵創立,其傳人為創始人張道陵子孫世襲,稱謂為“天師”,因張姓即被叫作“張天師”。自張道陵第1代開始到張源先共經歷64代,其中第一代至第五9代(張恩溥)均有中國歷代皇帝給予的封號與謚號。下面是詳細簡單介紹:順序 姓名 簡單介紹 1 張道陵 祖籍江蘇沛豐,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時中舉,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時來龍虎山煉丹,順帝赴四川創建道教,桓帝時在青城山飛升,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 2 張衡 陵大兒子,156年襲教在陽平山飛升,世稱嗣天師 3 張魯 衡大兒子,以政教合一,雄據巴蜀三十來個年頭葬鄴城,世稱系師 4 張盛 魯三子,漢末遷居龍虎山創龍虎正一道 5 張昭成 盛大兒子,居龍虎山,年119歲 6 張椒 昭大兒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 7 張回 椒大兒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 8 張迥 回之子,居龍虎山,年九十歲 9 張符 迥之子,居龍虎山,年93歲 10 張子祥 符之子,居龍虎山,年1二十歲 11 張通玄 子實之子,居龍虎山,年97歲 12 張恒 通玄之子,居龍虎山,年98歲 13 張光 恒之子,居龍虎山,年104歲 14 張慈正 光大兒子,修道於聖井山,年百餘歲 15 張高 茲正大兒子,居龍虎山,年九十歲 16 張應韶 高大兒子,居龍虎山,年99歲 17 張頤 應昭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7歲 18 張士元 頤之子,居龍虎山,年92歲 19 張修 士元大兒子,居龍虎山,年95歲 20 張諶 修大兒子,居龍虎山,唐武宗賜建真仙觀 21 張秉一 諶大兒子,居龍虎山,建天師 廟,年92歲 22 張善 秉一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7歲 23 張季文 善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7歲 二十四 張正隨 季文之子,居龍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觀,年87歲 25 張幹曜 正隨大兒子,居龍虎山,年85歲,葬耳口鄉曹傢源 26 張嗣宗 幹曜大兒子,續建上清觀,善吐納 27 張象中 嗣宗大兒子,居聖井山,年81歲,其孫張憲為武狀元 28 張敦復 象中大兒子,年53歲,無嗣,弟敦厚之子景端過繼 29 張景瑞 敦復侄子,年52歲,無嗣,叔敦信嫡孫繼先過繼 30 張繼先 景端長侄,9歲嗣教,13歲應詔赴闕敕建上清正一宮、天師府、演法觀,年36歲,葬安徽天慶觀,終生不娶,無子,著《虛靖語錄》七卷 31 張時修 敦復大兒子,張繼先叔父 32 張守真 時修大兒子 33 張景淵 守真大兒子,葬上清呂傢源 34 張慶先 景淵大兒子,好酒,宴坐而化 35 張可大 守真二兒子,主領龍虎宮,葬瑞訂觀,丞相江萬裡撰碑文 36 張宗演 可大二兒子,官居二品,書頌而化 37 張與棣 宗演大兒子 38 張與材 宗演二兒子,官居一品,善書畫,遺頌而化,葬金溪鳴陽山 39 張嗣成 與材大兒子,化為舟中,工書畫,尤善畫龍,畫作有《廬山圖》傳世 40 張嗣德 與材二兒子,能書畫,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鑄“上清宮銅鐘”傳世 41 張正言 嗣德大兒子,微疾而化 42 張正常 嗣成大兒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師世傢》一卷,微疾而化 43 張宇初 正常大兒子,人稱列仙之儒,撰《龍虎山志》10卷,《峴泉集》12卷,歷代天師的優秀者 44 張宇清 正常二兒子,善書畫,敕管武當山,中秋集歡,雷擊而化,著有《西壁文集》 45 張懋丞 正常三子,娶王候劉基侄女為妻 46 張元吉 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後葬本裡播基灣 47 張原慶 元吉之子,娶國公朱儀之女為妻,葬金溪長生觀 48 張彥羽頁 原慶大兒子,娶王候柳文之女為妻,建上清宮、真人府和正一觀,善詩文,葬弋陽疊山書院 49 張永緒 彥羽頁大兒子,10歲襲教,善劍術 50 張國祥 娶駙馬謝公之女為妻,補寫《天師世傢》,輯《龍虎山志》三卷,編《續道藏》等書,葬金溪明陽橋 51 張顯庸 國祥大兒子,著《三教同塗論》、《金丹辯惑論《浴梧詩集》等書 52 張應京 顯庸大兒子,妻郡主朱氏封為一品夫人 53 張洪任 應京大兒子,葬金溪朱坊 54 攻繼宗 洪任大兒子,筱嶺背南山 55 張錫麟 繼宗大兒子,年29歲 56 張遇隆 錫麟之子,1740年,婁近恒撰《龍虎山志》16卷 57 張存義 遇隆之子,年28歲,無嗣,以堂未能起隆襲教 58 張起隆 錫麟繼子,葬正一觀 59 張鈺 起隆之子,葬南極觀 60 張培源 鈺大兒子,曾在鄉裡督辦團練,葬於南極觀 61 張仁政 培源之子,光緒年間赴川省祖,葬於青城山 62 張元旭 仁政大兒子,中國民國道教總會發起人。病故於上海,葬楊傢山 63 張恩溥 元旭大兒子,善畫符,1949年2月去,1969年12月底病故於臺北,由堂侄張源先在繼承64代天師。
張天師去病符法初一至三十
歷代天師簡單介紹
第1代天師:
張陵,字輔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約生於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卒於永壽二年(公元156年),七歲即學道。因創立“正一盟威之道”,道教徒稱其為“張道陵”,尊奉為“張天師”。
張陵博通“五經”, 二十四歲時以直言極諫科被錄入那個時候的最高學府——太學,26歲即任巴郡江州令(今重慶)。但他向來喜好黃老清靜養生長壽之道,立志修煉形輕舉,隱於北邙山、龍虎山等處。後來聽說蜀人比較純厚,容易教化,並且名山較多,於是在東漢順帝時(126~144)入蜀,居鶴鳴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修道。一天半夜,太上老君降詔張道陵:“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臺啊!!!於是授以“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平頂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由此他造作道書24篇,在巴蜀及漢中等地建立24治,正式創立正一盟威道。
歷代皇室對張陵天師寵愛有加。唐天寶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玄宗皇帝詔後漢天師張道陵冊贈太師;唐中和四年(公元八八四年),懿宗皇帝封天師張道陵為三天扶教大法師;宋紹寧時加號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徽宗進封真君,玉冊文維;
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封正一靜應顯佑真君。
第2代天師:
嗣師張衡 字靈真,生年不詳、卒於179年。年少即博學,隱居多年,不願為官,精修道法,很少與外界往來,名聲顯重於朝野,天子想召他任黃門侍郎,他不應召,繼承張陵遺志,後於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一七九年)正月二十三日,傳印劍給子魯,而後得道升仙而去。
第3代天師:
系師張魯 字公祺,生年不詳、卒於二一六年。他的事跡在正史《三國志》《後漢書》等書中皆有記錄載入。先被益州(今成都)牧劉焉拜為督義司馬,後與別部司馬張修共取漢中,得漢中後,實行政教合一的策略三十來個年頭。後迫於曹操的威脅逼迫,為使漢中百姓免於塗炭,而投降曹操。曹操對他賞賜有加,讓他率傢眷、信徒遷往中原,拜他為鎮南將軍,並封為閬中侯。道門中人稱他為“系師”。
第4代天師:
張盛字元宗,生卒年不詳,活動於漢末至西晉。曹魏皇帝曾封他為都亭侯,張盛沒有接受,後來帶著祖傳的經書、印、劍、符籙等自漢中來到龍虎山建茅屋而隱。從此龍虎山成為正一盟威道的祖庭之地。於元順帝至正元年(公元一三四一年)賜號為清微顯教弘德真君。
第5代天師:
張昭成字道融,生卒年不詳。年少就學道不懈,精通道教出神之術,端坐於傢裡,能察知數百裡之外的事情。活至一百一十九歲升天而化,羽化時面色如生。而他墓前生出靈芝百木,有時能看到白鶴往來,很是神奇。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微廣教弘道真君。
第6代天師:
張椒字德馨,生卒年不詳。博通儒書,擅長治鬼降魔之術,以符籙傳度世人。皇帝多次征召他,都未接受,常遊鄱陽湖。居在龍虎山時多有神異之跡,活到一百餘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微弘教奧妙真君。
第七代天師:
張回字仲昌,生卒年不詳。年幼時曾問“道是何物?”他見旁人不會答,便慨然失笑而嘆。五歲時,他爸爸想讓他讀儒書,他回答道:祖上的書不讀,讀其他書有啥用?張回善辟谷導引之術,能日行數百裡,後隱入青城山,不知所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輔教弘濟真君。
第八代天師:
張迥 字彥起,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南朝齊高帝年間。極富天賦,年幼時即得道。他豐姿俊美,德量天成,嚴格尊奉六時香火,畢生不怠。善於治病驅邪,皆能應驗,世人對他十分敬仰。年90歲而解化升天,當天滿屋飄異香,經月不散。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應化沖靜真君。
第九代天師:
張符字德信,生卒年不詳。熟讀經史子集,能過目不忘。擅長道門符籙法術,顯貴於那個時候各界、四方人士都敬仰他。於九十二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贊化崇妙真君。
第十代天師:
張子祥字麟伯,生卒年不詳,活動於隋朝年間。年少時曾讀儒書,官至洛陽都尉。後棄官回到龍虎山潛心向道,常行服食煉養之術,能吐丹於手掌之中。後從學者數百人,他分派弟子到四方,廣傳道法。歲一百二十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奧妙太虛真君。
第十一代天師:
張通玄字仲達,生卒年不詳。天性靜默,常獨坐一室,四時不出。有一年發生瘟疫流行病,隻見他把木標放置水中,過往的人飲水後即可治好病疫。人們用錢財帛物感謝他,都堅決不接受。歲九十七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玄應沖和真君。
第十二代天師:
張恒字德潤,生卒年不詳。對經史能過目不忘。唐高宗召他到京城,問其治國安民之道。他回答:能無為則天下可治,高宗大喜。他擅長變幻之術,歲九十八而
江西龍虎山是否真有張天師``?
龍虎山原名雲錦山。東漢中葉,第1代天師張道陵在此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張天師在龍虎山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900多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最長的道派,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百神授職之所”的大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道教興旺時期曾建有九十一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24殿,三十六院。宮內伏魔殿的鎮妖井,就是施耐庵筆下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出處。 山之得名有二說,《廣信府志·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歷臺山西行數十裡,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志》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1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方圓 200 平方公裡,境內峰巒疊嶂,樹木蔥籠,碧水常流,如緞如帶,並以24巖、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稱;道教宮觀廟宇星羅棋佈於山巔峰下河旁巖上,據山志所載原有大小道教建築五十餘處,其中著名的如上清宮、正一觀、天師府、靜應觀、凝真觀、元禧觀、逍遙觀、天谷觀、靈寶觀、雲錦觀、祈真觀、金仙觀、真應觀等等,因屢遭天災兵火,多數建築先後被毀廢,今僅存天師府一座,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之一。《雲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載其為道教七十二福地當中的第3十二福地(歷代天師及《龍虎山志》叫作道教第2十九福地),享有“仙靈都會”、“仙人城”的美譽;為張天師後系世居之地,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麻煩采納,謝謝!
江西的龍虎山張天師是何人?他有著哪些不為尋常的經歷?
張天師名叫張道陵,他是天師道的創始人,住在天師府,因此大傢叫他張天師。張天師這個人很有本事,他能夠降妖除魔、救護眾人,因此大夥都願意聽他教化,甚至大傢還把他當成神人。
張天師去病符法初一至三十
歷代天師簡單介紹
第1代天師:
張陵,字輔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約生於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卒於永壽二年(公元156年),七歲即學道。因創立“正一盟威之道”,道教徒稱其為“張道陵”,尊奉為“張天師”。
張陵博通“五經”, 二十四歲時以直言極諫科被錄入那個時候的最高學府——太學,26歲即任巴郡江州令(今重慶)。但他向來喜好黃老清靜養生長壽之道,立志修煉形輕舉,隱於北邙山、龍虎山等處。後來聽說蜀人比較純厚,容易教化,並且名山較多,於是在東漢順帝時(126~144)入蜀,居鶴鳴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修道。一天半夜,太上老君降詔張道陵:“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臺啊!!!於是授以“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平頂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由此他造作道書24篇,在巴蜀及漢中等地建立24治,正式創立正一盟威道。
歷代皇室對張陵天師寵愛有加。唐天寶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玄宗皇帝詔後漢天師張道陵冊贈太師;唐中和四年(公元八八四年),懿宗皇帝封天師張道陵為三天扶教大法師;宋紹寧時加號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徽宗進封真君,玉冊文維;
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封正一靜應顯佑真君。
第2代天師:
嗣師張衡 字靈真,生年不詳、卒於179年。年少即博學,隱居多年,不願為官,精修道法,很少與外界往來,名聲顯重於朝野,天子想召他任黃門侍郎,他不應召,繼承張陵遺志,後於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一七九年)正月二十三日,傳印劍給子魯,而後得道升仙而去。
第3代天師:
系師張魯 字公祺,生年不詳、卒於二一六年。他的事跡在正史《三國志》《後漢書》等書中皆有記錄載入。先被益州(今成都)牧劉焉拜為督義司馬,後與別部司馬張修共取漢中,得漢中後,實行政教合一的策略三十來個年頭。後迫於曹操的威脅逼迫,為使漢中百姓免於塗炭,而投降曹操。曹操對他賞賜有加,讓他率傢眷、信徒遷往中原,拜他為鎮南將軍,並封為閬中侯。道門中人稱他為“系師”。
第4代天師:
張盛字元宗,生卒年不詳,活動於漢末至西晉。曹魏皇帝曾封他為都亭侯,張盛沒有接受,後來帶著祖傳的經書、印、劍、符籙等自漢中來到龍虎山建茅屋而隱。從此龍虎山成為正一盟威道的祖庭之地。於元順帝至正元年(公元一三四一年)賜號為清微顯教弘德真君。
第5代天師:
張昭成字道融,生卒年不詳。年少就學道不懈,精通道教出神之術,端坐於傢裡,能察知數百裡之外的事情。活至一百一十九歲升天而化,羽化時面色如生。而他墓前生出靈芝百木,有時能看到白鶴往來,很是神奇。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微廣教弘道真君。
第6代天師:
張椒字德馨,生卒年不詳。博通儒書,擅長治鬼降魔之術,以符籙傳度世人。皇帝多次征召他,都未接受,常遊鄱陽湖。居在龍虎山時多有神異之跡,活到一百餘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微弘教奧妙真君。
第七代天師:
張回字仲昌,生卒年不詳。年幼時曾問“道是何物?”他見旁人不會答,便慨然失笑而嘆。五歲時,他爸爸想讓他讀儒書,他回答道:祖上的書不讀,讀其他書有啥用?張回善辟谷導引之術,能日行數百裡,後隱入青城山,不知所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輔教弘濟真君。
第八代天師:
張迥 字彥起,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南朝齊高帝年間。極富天賦,年幼時即得道。他豐姿俊美,德量天成,嚴格尊奉六時香火,畢生不怠。善於治病驅邪,皆能應驗,世人對他十分敬仰。年90歲而解化升天,當天滿屋飄異香,經月不散。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應化沖靜真君。
第九代天師:
張符字德信,生卒年不詳。熟讀經史子集,能過目不忘。擅長道門符籙法術,顯貴於那個時候各界、四方人士都敬仰他。於九十二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贊化崇妙真君。
第十代天師:
張子祥字麟伯,生卒年不詳,活動於隋朝年間。年少時曾讀儒書,官至洛陽都尉。後棄官回到龍虎山潛心向道,常行服食煉養之術,能吐丹於手掌之中。後從學者數百人,他分派弟子到四方,廣傳道法。歲一百二十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奧妙太虛真君。
第十一代天師:
張通玄字仲達,生卒年不詳。天性靜默,常獨坐一室,四時不出。有一年發生瘟疫流行病,隻見他把木標放置水中,過往的人飲水後即可治好病疫。人們用錢財帛物感謝他,都堅決不接受。歲九十七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玄應沖和真君。
第十二代天師:
張恒字德潤,生卒年不詳。對經史能過目不忘。唐高宗召他到京城,問其治國安民之道。他回答:能無為則天下可治,高宗大喜。他擅長變幻之術,歲九十八而
張道陵張天師有其人或是神話故事?
晉王朝(公元3世紀)以後,因張道陵被信徒尊為“天師”,“五鬥米道”的名稱一步步被“天師道”所代替,“天師”成為張道陵後代世代相傳的稱號。並從唐代 (公元7世紀)起,接受歷代帝王的封賞,占據中國道教“天師道”的首領地位。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固然經過多少戰亂和王朝的更替,隻有山東省曲阜縣孔子孔聖人和江西省貴溪縣張道陵張天師兩傢始終受到歷代封建帝王的封賞,他們的世襲稱號得到社會的公認,代代相傳,直至近代。據《龍虎山志》記錄載入,“天師”的傳承有嚴格的規定,即:“有子不傳弟,有弟不傳孫,有孫不傳堂弟,有堂弟不傳從子,有從子不傳叔,有叔不傳族人,有族人不傳族其他人”。傳承的三件信物是:老子授予第1代天師張道陵的“24品法錄”、“陽平治都功印”之玉印和“太上三五斬邪”之劍。至1949年,已傳到第6十三代,歷史稱為:“嗣漢天師世傢”。末代第6十三代張恩溥天師於1969年12月在臺北去世。現任天師為第6十四代張源先天師。
同山東曲阜“孔聖人世傢”不同的是,孔子是山東省曲阜人,並世代居住在山東曲阜,而張道陵並不是江西貴溪人。據道教《漢天師世傢》的講法,張道陵為瞭修道,他曾轉遍瞭全國各地的名山,漢和帝時(公元88年一105年在位),他帶領弟子王長從淮河到達江西的鄱陽湖,在兩隻仙鶴引導下,毫無察覺來到瞭貴溪縣的雲錦山。見來這裡景色秀麗,人傑地靈,於是住下來煉丹。三年後煉丹成功,並見到瞭龍與虎÷由從此以後來人們一般把雲錦山改名為“龍虎山”。張道陵就是從江西貴溪的龍虎山出發,去四川創立道教和傳教的。張道陵的孫子張魯投降曹操後,張魯和他的教徒都被遷移到今河南省洛陽和鄴城一帶。到瞭張魯的兒子張盛時,拒絕瞭曹操的封賞,帶著張道陵傳下來的劍和印,再次回到瞭江西貴溪。從此,張天師的子孫長期定居江西貴溪。
作為中國道教最早的發祥地,江西貴溪一直保存著很多著名的道教勝地。其中最主要的有龍虎山的道教廟宇“正一觀”、“上清宮”和張天師世代居住的“天師府”。“正一觀”修建在原來張道陵煉丹的地方,最早修建年代已無可考,是信徒為祭祀張道陵的一個場所。很多道土到來參拜,並留下瞭描寫祭祀張道陵的詩句。但建成正式的道教廟宇時間更晚些,大概是在公元10世紀左右。據現存的《龍虎山張天師廟碑》說:五代十國時的南唐保大年間(公元742年一755年),開始在此處地方建立“天師廟”。後宋代進行瞭數次擴建修繕,並一度改名為“演法觀”,明代在原有基礎上又進行瞭擴建,正式命名為“正一觀”,到瞭清代已成為擁有三重大殿、占地20公頃的道教大宮觀,每一年清明張天師的子孫們都要來此拈香禮拜。可惜在20世紀的40年代,被一場大火焚燒,此刻隻剩下遺址。“上清宮”是歷代天師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道教認為也是道教眾神接受天師授職的地方,位於離龍虎山15華裡的上清鎮附近,相傳最早是張道陵招神驅鬼的草堂,張盛在路置瞭“傳篆壇”,每逢道教三元節(陰歷正月十5。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升壇傳篆”。宋、元、明、清四代曾數次毀於水火災害,有數次重建和擴建,於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4年)正式定名為“上清正一宮”。“天師府”是歷代天師居住的府第,坐落在上清鎮上,是中國現存的幾處封建王府式的大宅院,被叫作“南國第1傢”。相傳,“天師府”最早建於12世宋代,曾數次改造建設,現存建築著重是清代留下的,由府門、大堂、三省堂、萬法宗壇、書屋、花園等組成,樓臺殿宇,雕梁畫棟,古木參天,豫樟成林。府門臨溪而立,門上懸掛著寫有《嗣漢天師府》的直匾,大堂是歷代天師辦理道教教務的場所,三省堂是歷代天師及傢屬居住的私宅,由前、中、後三個廳和廂房、走廊等組成,萬法宗壇是天師和傢人祭祀神仙及祖先的地方,有三個
殿堂組成,殿內供奉著道教主要神仙和張道陵等。天師府內還保存著據稱是太上老君授予張道陵的印和劍,是歷代天師傳承的主要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