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中依據相生關系確定治則有五行木生火水生木(五行學說木的特性是)
一:在歷史裡問五行的相克相生關系是什麼?
“生”就是相生,含有互相資生、互相促進、互相助長之義。“克 ”就是相克,含有互相克制、互相制約互相抑制之義。五行的生克,說明事物的運動變化並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聯系的、整體相關的。在人體,主要用來反映正常的生理過程中各臟腑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
五行相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互相資生,互相促進的關系。其規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隋蕭吉《五行大義·論相生》解釋:“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鉆灼而出,因而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因而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集土成山,山必長石,因而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並且從潤,因而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因而水生木也。”直觀解釋為:木材燃燒生成火,火燒瞭木頭成為灰土,土中有金屬礦物,銷金能夠為鐵水,銅水,水能灌溉樹木。五行相生也有取象比類的意思,泛指事物運動變化中的互相促進關系。木生火, 是由於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鉆木而生火, 因此木生火。
火生土, 是由於火灼熱, 因此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因此火生土。
土生金, 由於金需要隱藏在石裡,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集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因此土生金。
金生水, 由於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成水, 因此金生水。
水生木, 由於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因此水生木。
二:依據五行相克相生確定的治法為啥隻有4種?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之間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是由於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鉆木而生火,因此木生火。
火生土,是由於火灼熱,因此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因此火生土。
土生金,由於金需要隱藏在石裡,依附著山,津潤而生,集土成山,有山必生石,因此土生金。
金生水,由於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成水,因此金生水。
水生木,由於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因此水生木。
五行之間相克含義:是由於天地之性
多勝寡,因而水勝火。
精勝堅,因而火勝金。
剛勝柔,因而金勝木。
專勝散,因而木勝土。
實勝虛,因而土勝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可以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可以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可以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可以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可以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可以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可以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可以克火,火旺則水幹;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可以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可以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可以克水,水多土流;水衰遇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可以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可以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可以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可以生木,木多水縮。
三: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
五行,其實就是金、木、水、火、土 五種的運動。
五行學說認為全地球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條件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並 且,還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克關系來闡釋事物之間的互相聯系,認為任何事物皆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這其實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這種看法中是建國以後,老中醫為瞭表明中醫思想具有唯物主義特征而註釋的。 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運動方式。中國古代思想傢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關聯聯系。中醫用五行來解釋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預測推算未來的人用五行相克相生來精密推算人的命數(當下還沒有大量可靠的證據證實五行相克相生來精密推算人的命數是不是準確)。在這一看法中,“行”被理解成運動。
《糖尿病行為醫學技術指南》作者、天津醫科大學王英博士,撰著瞭《儒醫理論與心身疾病治療》,對陰陽五行學說進行瞭全面訓詁和重新解析。引起學術界註重和重視。鄭玄《洪范註》:“行者,順天行氣也。”《春秋繁露》解釋說:“行者,行也。”五行的“行”first of all是動詞,緊接著轉化成描述“動”的名詞。五行,亦即五種基本走勢。所以接著就用瞭五種運動方式來說明木火土金水。可見漢代儒傢理解的木火土金水,是基於陰陽運動方式作出的定義,而不是五種基本物質。至於《左傳》中才出現“五材” ,這並不預示五行就是五材。“行”字在古時候從來就沒有“材”之寓意,把“五行”解釋成“五材”也就沒有任何依據。這種把不同的文獻的內容沒經過文字訓詁而硬放到一起解說的做法,在學術上是不嚴謹的。 第1種看法
這種看法追溯於《洪范》。今人多理解為:
木的特性: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代人們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的特性:南方熾熱,與火相似。古代人們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代人們稱“土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獲農作物的效果。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所以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金的特性;日落於西,與金相似。古代人們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之義。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代人們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第2種看法
這種看法追溯於當代學者聶文濤對《素問》的訓詁。
五行的性質應從“平氣”、“不及”、“太過”三方面考慮。平氣時,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太過: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從這三面考慮之後,才能體會出中醫學思維中對生命自我維護的理解。對人的身體能力的區別理解,正所謂中西醫學的差異所在。
第3種看法
木,生發、條達、主仁,其性直,其情和。
火,熾熱、向上、主禮,其性急,其情恭。
土,長養、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金,清凈、收斂、蕭殺、主義,其性剛,其情烈。
水,寒冷、流動、向下,主智,其性聰,其情善。 ①歸類法:事物的五行屬性是將事物的性質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總結出的。如事物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木;與火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火等等。比如:以五臟配屬五行,則因為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以方位配屬五行,則因為日出東方,與木的升發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木;南方熾熱,與火的炎上特性相類,故歸屬於火;日落於西,與金的肅降特性相類,故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的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水。
②推演法。如:肝屬於木,則肝主筋和肝開竅於目的“筋”和“目”亦屬於木;心屬於火,則“脈”和“舌”亦屬於火;脾屬於土,則“肉”和“口”亦屬於土;肺屬於金,則“皮毛”和“鼻”亦屬於金;腎屬於水,則“骨”和“耳”、“二陰”亦屬於水。
③五行學說還這樣想屬於同一五行屬性的事物,都存在著相關的聯系。如方位的東和大自然的風、木以及酸味的物質都與肝相關。現將自然界和人體的五行屬性,列簡表如下。
對人的身體來說,是將人體的各式組織和功能歸結為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系統。 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存在著相克相生的關系與規律,沒有相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想克就不能維持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任何事物內部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都存在生和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並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互為因果,相反相成,相互為用,推動和維持著事物的正常的發生,發展與變化。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之間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一)相生與相克。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效果;相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效果。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學說中認為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對人的身體生理來說,也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正由於事物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克的聯系,才能使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讓人體維持生理平衡,故說“制則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之間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因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克的作用關系,所以從五行中的任何“一行”來說,都存在著“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個方面的聯系。
“生我”和“我生”,在《難經》中比喻為“母”和“子”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因此五行中的相生關系又可稱作“母子”關系。如以火為例,因為木生火,故“生我”者為木;因為火生土,故“我生”者為土。這樣木為火之“母”,土為火之“子”;亦即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內經》中稱作“所不勝”和“所勝”。其實就是“克我”者是“所不勝”,“我克”者是“所勝”。再以火為例,因為火克金,故“我克”者為金;因為水克火,故“克我”者為水。
相生與相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其正常協調關系下的變化和發展。隻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環無原由,才能生化不息,並維持著事物之間的動態平衡。
(二)相乘與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正常的生克關系遭遇破壞後所出現的不正常相克現象。 相乘:乘,其實就是以強凌弱之義。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過度克制反應。
當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過於強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過,促使被克的“一行”虛弱,從而引起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比如:木過於強盛,則克土太過,造成土的不足,即稱為“木乘土”。另一邊,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虛弱,因而對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顯得相對的增強,而其本身就更衰弱。比如:木本但是於強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圍。但因為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瞭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使土更加不足,即稱為“土虛木乘”。
相侮:侮,在這兒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因為五行的某“一行”過於強盛,對原來“克我”的“一行”進行反侮,所以反侮也叫反克。比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別強盛時,不但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對金進行反侮(即反克),稱作“木侮金”,或是發生反侮的一個方面。另一邊,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虛弱,不但不能對木進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稱作“金虛木侮”。 五行學說使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互相聯系的統一性。
中醫五行分類表——五行與人體和大自然的相呼應之關系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人體五臟肝 心 脾 肺 腎
六腑膽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形體 筋 脈 肉 皮毛 骨
情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聲 呼 笑 歌 哭 呻
變動 握 憂 噦 咳 栗
自然界五音 角 徵 宮 商 羽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 青 赤 黃 白 黑
五化 生 長 化 收 藏
五氣 風 暑 濕 燥 寒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一)在疾病診斷上的運籌使用
從本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本臟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見弦象,可以診斷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脈象洪,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脾虛的病人,面見青色,為木來乘土;心臟病人,面見黑色,為水來乘火,等等。
從它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五臟疾病的傳變情況。如脾虛病人,面見青色,脈現弦象,為肝病傳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見紅色,脈現洪象,為心病傳肺(火乘金)。五臟中任何一臟有病,皆可以傳及其他四臟,用五行學說來剖析,存在著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種傳變關系。
從色與脈之間的生克關系來推測斷定疾病的預後。如肝病面色青,見弦脈,為色脈相符。假如不見弦脈,反見浮脈,則屬相勝之脈,則克色之脈(金克木),為逆,主預後不良;若見沉脈,則屬相生之脈,即生色之脈(水生木),為順,主預後良好。
(二)在疾病治療上的運籌使用
①控制五臟疾病的傳變。如肝病能傳脾(木乘土),預先予以補脾,防其傳變。“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
②確定治療原則。概括為“補母瀉子”法,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補母,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虛證而治療的,如肝虛補腎,由於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能夠生肝木。瀉子,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實證而治療的,如肝實瀉心,由於心為肝之子,所以瀉心火有用且助於瀉肝木。 依據相克關系來核實確定治療原則,可以概括為“抑強膚弱”法,即瀉其克者之強,補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過而乘脾土,肝木太過為強,必須瀉之,脾土為弱,必須補之。
③制定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補腎陰以涵養肝陰的方式方法,適合使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的病證。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式方法,適合使用於脾失健運而肺氣虛弱的病證。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藥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方法。
此外,在針灸和精神療法方面,皆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以選穴和調節情志。如悲可以勝怒,是由於悲為肺志屬金,怒為肝志屬木的原因。
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五行學說,往往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不但可以說明事物矛盾雙方的一般關系,而且可以說明事物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較為具體和復雜的關系,從而能夠起到好作用的解釋復雜的生命現象和病理過程。
四:關於中醫五行的理解問題
木得潤能上; 金得燥能下 是以金克木
設木亦得燥,則陽逆生火 木火刑金 是為反侮
火遇水則熄, 水遇火或可無恙,是以水克火
五行學說追溯於對日常的觀察,不是單純枯燥的辯理
五:請問何謂“五行學說”?
金木水火土,萬物皆可帶入這五種元素
六:中醫五行的基本概念是什麼?求大神解答!
中醫最基礎的論理就是“陰陽五行”學說瞭,對中醫感興趣的人可以先從“五行”學說學起,接下來就來介紹“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
五行概念源於生活之中五種具體的物質材料,但作為哲學上的五行為從五種具體的物質材料中抽象出來的五種物質屬性,不再是指具體的五種物質。五行特性如下:
木:生長、生發、條達、舒暢
火:溫熱、升騰、明亮
土:生化、承載、受納
金:清潔、清肅、收斂
水:寒涼、滋潤、下行
在中醫學中,人體中的肺、肝、腎、心、脾五臟,分別被定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屬,註意和提防此處的五臟也是個功能概念(稱為藏象),並不限於具體的解剖上的五臟。在五臟歸屬於五行後,中醫在病因、病理、治療、用藥等方面,均以五行生克的關系來表達,五行金木水火土理論在中醫的運籌使用中能夠起到執簡馭繁的效果,成為中醫學重要的說理工具之一。
#p#副標題#e#
五行的生克關系
相生是指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有促進、助長和滋生的效果(生者稱為母,被生者稱為子)。相克是指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效果。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兩者都相當重要,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不要覺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癥就是生長缺少克制的病例。
五臟之間的聯系
五臟之間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濟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陽氣可以溫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運化水谷之精氣可以益肺;肺生腎就是金生水,如肺氣清肅則津氣下行以滋腎;腎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腎藏精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五臟之間的相克:肺(金)的清肅下降,可抑制肝(木)陽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滯,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防止腎(水)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陰的上濟,可以制約心(火)陽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的清肅太過,即火克金。
但必須指出,用五行學說來解釋臟腑之間的平衡關系,存在一定的有限性。這是由於五臟對應五行隻是抽取瞭五臟的部分特性,五行並不能解釋全地球的一切現象,隻是部分關系。
五行學說我們要掌握的不但是五行對應著的五臟,還要理解“五行”之間相克相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