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易經的智力還是易經的奧妙秘訣易經智能手機眼睛(買周易還是買易經)
學易經讀什麼入門書籍?
《甲骨文哲學初探》
我想學學易經,不曉得曾仕強的《易經的奧妙秘訣》和傅佩榮《易經入門》那個更。。。
我沒有師傅,所以無法回答找如何的師傅。但接觸過要帶徒弟的先生,本人的感覺是,占卜方向的師傅比較多,老師的能力也參差不齊。
假如你是自學,倒有些許建議,最要緊的就是必須花時間記憶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卦序歌,分宮卦象次序等。
易經的書,亦應當從易經產生的來龍去脈入手瞭解,盡最大力量多看幾個不同註釋的周易版本
你也可以去“易經時空”這個網站看一下,分類比較清晰,每一天皆有更新,對入門比較有價值。它的網址見參考資料。
曾仕強的《易經的奧妙秘訣》和《易經的智力》所講的內容是相同的嗎
內容很相似,不過易經的奧妙秘訣是概述的講解 易經的智力是詳細的講解 每個卦皆有詳細的解說 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
《易經的奧妙秘訣》-- 曾仕強
當年突然想知道《易經》,於是在13年買瞭這本那個時候銷量挺好的書。可能那時心性比較浮躁,經歷又較少,看瞭幾頁其實沒有看下去。時隔七年,終於看完瞭。假如自己當年能夠看完,那麼後面的一生選擇將會和此刻有很大的區別吧。很遺憾!!!希望後面看見這本書的人,皆能耐著性子地看完它,使自己以後的每一個選擇皆能更明智。
許多人提到《易經》感覺都是晦澀難懂的,拒人於千裡萬裡之外的,可是曾老師卻把《易經》講得非常接地氣,接近我們的活法。我們每個中國人每一天都遵循著《易經》在生活,卻不自知。大傢都清楚的四書五經等等所有的古時候經典總源頭都是《易經》。所以“《易經》為群經之始。” 不論你是讀《道德經》還是《論語》,裡面的基本思想都來自於《易經》。孔子是晚年才讀到《易經》,他對《易經》高度贊賞,並作瞭《十翼》,也稱為《易傳》,為後人更細致地講解《易經》。有一個成語叫“韋編三絕”,就是說“孔子‘晚年喜易’,花瞭很大的精力,反反復復把《周易》全部讀瞭很多遍,又附註瞭很多內容。他這樣反復閱讀,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瞭幾次,不得不數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知識混裝大無極) 假如當年孔子花瞭如此多功夫來研讀《易經》,那麼相信今天的我們亦應當去好好瞭解下,這部流傳千年的中華文化之書。
《易經》一共有六十四卦,是從伏羲的八卦發展而來的。八卦是基礎,緊接著周文王把它擴展到瞭六十四卦,對應我們人生裡的各式變化。六十四卦並不是隻有六十四種變化,由於每一個卦皆有六個爻,而這六個爻又能夠從陰爻變為陽爻,又能夠從陽爻變為陰爻。。。。。。所以六十四卦裡面每六個爻又皆可以陰陽轉化,這樣排列組合下來,變化就非常非常地多。為啥有如此多變化?是由於我們的一生一向就充滿著各式變數,要慎重考慮到各式變化的可能性。
伏羲八卦即是構成萬事萬物的八個最根本的元素: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這八種元素就對應著八個卦象。本來感覺不是很好記,可是在《第4集何為八卦》中,經過曾老師一解釋,一下就記住瞭。這八種元素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不過假如隻是看這八種具體的元素,那麼對 命運的指導意義就不大,所以古代人們把這八種元素的性質進行瞭延伸,用來指導我們的活法。
天是乾。 “達於上者謂之乾。”乾,從剛開始就解釋為向上,健行之意。“由於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健(天行健),它真的可以不停往前、往外去發揚,永久不停息。”乾卦的《象》就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也指代男性,但在《易經》中所說的 男人也或許是具有男性特質的 女人。
地是坤。 坤代表柔順。地明 白與天配合,能順應天時讓萬物生長,因此用坤代表地。坤卦的《象》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水是坎。 在水裡,人踩未到底,也看不清,不曉得水裡有啥,會有危險的體驗感覺。而坎就是“欠”“土”,缺少土,因此用坎代表水。
火是離。 由於火務必要依附在別的東西上才可以燃燒,一離開附著的東西,火就沒有瞭。因此用離代表火。
風是巽。 巽代表散,“物皆生佈散也”,就好像風一樣,到處皆可以吹到,無孔不入。巽代表風,有時也代表木。
雷是震。 由於打雷的時刻會感到震動。
山是艮。 艮有止之義,山會阻住我們的去路。因此用艮代表山,也是告知人們要明 白適可而止。
澤是兌。 古代,兌通“悅”。當人們來到池塘邊,看見美麗的景色,心情都會很愉悅。因此用兌代表澤。
本來不太容易記憶的卦名,與我們的活法聯系在一起後,就變得特別好記瞭。
曾老師在講座中經常提到“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話來自於《易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後面一句不正所謂我們時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麼?此刻終於知道它的出處瞭。
陰陽的概念是《易經》最根本的概念,即萬物皆有陰陽的變化。有陰必定會有陽,有陽必定會有陰,而陰陽合在一起叫做“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太陽是陽,月亮是陰;白天是陽,夜晚是陰;手心是陽,手背是陰;奇數是陽,偶數是陰;。。。。。。如此的例子不計其數。陰陽是相對的、變動的,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們看見陰面,務必要想到還有陽面;看見陽面也務必要想到還有陰面。
學瞭《易經》,瞭解瞭陰陽相互轉換的道理,我們就更加能去思考那些看不到的部分,不再那麼執著於本人的眼睛所看見的和一已的念頭瞭。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我們經常學到的。“太極”的概念是孔子提出的。“太”裡包括“大”和代表“小”的那一點。“太極”就是指極大和極小,大可以大到無邊的宇宙,小則小到不能再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兩儀就是指“陰陽”。四象是兩儀排列組合出來的,緊接著四象再組合出八卦。
何謂“道”?“道”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 告知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是看是否合乎自然。
中國是從農業社會發展起來的,所以早先的人們都必須遵循自然來讓農作物生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便是農業社會的人必須遵循的最根本的自然規律。我們常說的“靠天吃飯”,亦即這個規律。遵循“道”就是遵循“自然”,遵循“自然”就是遵循“道”。
而今的world世界業已不再是那個完全看天吃飯的農業社會瞭,以前遵循“道”相對簡單,此刻遵循“道”變得愈來愈難瞭。我們經過努力已經做未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部智能手機就足以打亂我們身體應遵循的自然規律,更不用說其他別的飯局、酒局、卡拉OK、宵夜。。。。。。。
我認為“道”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沒有好壞。我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俺的獨木橋”,“盜也有道”。。。。。。可見我們所行、所言、所思皆在“道”中。小人有小人的道,君子有君子的道。世間的“道”有萬萬千千,任何人並不需要走相同的道,不過不論走哪一條道,都要遵循自然,這條道才能走得好,走得順暢。有很多人不遵循自然,做瞭違背自然的事,這其實也就是說也是一條道,不過呢這條道將把人帶到一個並不美滿的結局,人最終是要自作自受。自作自受,此亦為曾老師不停提出的觀念,亦即“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天道是啥都不會講的,就看你本人作不作。
“道”無關乎好壞,那麼假如我們想走出一條好道,應該怎麼做呢?第1,就是要遵循自然。第2,就是要修“德”。所以老子作瞭《道德經》來告知後人,假如想要走好“道”,就要靠“德”。
《易經》的“易”是變化之義。但由於《易經》所描述的是陰陽轉換的概念,所以“變”中肯定有“不變”的部分,而“不變”中也肯定有“變”的部分。打比方說大傢對一個人好,好是不變的部分,而好的方式多種多樣,這是可變的部分。曾老師時常說,“我們要站在不變的立場來變,才不會亂變。”
持經達變,也是一樣意思。我們有很多人認為,一個正直的人心中想的和嘴上說的應該一致才對,不過當我們懂瞭變的道理,我們就知道,隻要本心不變,表面上糊塗一點兒又如何呢?隻要本心不變,需要在表面上跟別人爭出輸贏嗎?
對於變,曾老師提出瞭三個規則:第1個規則是權不離經。寓意講的是無論怎麼變,皆有一個規則,不能沒有原則的亂變。第2個規則是權不損人。寓意講的是所有的權變不可以損害別人。第3個規則是權不多用。意思是不能變得太多,一旦尋覓到一個合理的規矩,就好好遵守,不能過於求新求變。不然非常難讓他人建立信任感。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兇。”現代許多人就是原則和根本都還沒有確立,就不停求新求變,不停作,最終的結果就是“兇”。
《易經》有六十四個卦,每一個卦皆有六個爻。爻分為陰爻和陽爻,在不同的情形下,二者可以互相轉換。為啥有六個爻?由於俺們是可以把每一件事分成六個階段,每一個爻就代表一個階段,並且從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都需要進行調整。不同位置的爻代表著你的身份地位和環境變化。而卦就代表整個大環境。
以上是曾老師整理出孔子今生的卦,每一爻都是一個階段。卦的爻是從下往上讀的。有一部分人的人生可能都走不完一個卦。
六十四卦,每一個卦都有著自己的名稱,每一個卦中的每一個爻也皆有對應的解釋。假如自己拿起《易經》就看的話,如今的人肯定很難看得懂。曾老師的另外一個系列的書《易經的智力》就為俺們詳解瞭每一個卦和卦裡的每一個爻之寓意,及今天的我們怎樣用現代的思維去理解。在《易經的奧妙秘訣》這一本書裡,曾老師主要為俺們解讀瞭兩個卦,乾卦和坤卦。乾坤兩卦被稱作“易”之門,就是說它們是進入《易經》的兩道大門。一個是全陽卦,一個是全陰卦。我們的一生多數都是陽中帶陰,陰中含陽,基本不會出現全陽或全陰,不過正所謂這兩個純陽卦和純陰卦之間的陰陽交流轉換才產生瞭其他別的六十二個卦,因此要first of all學習這兩個卦。
荀子說:“善《易》者不卜。”寓意講的是真真正正擅長《易經》的人通常是不用它來占卜的。由於當一個人清楚明白瞭《易經》要教我們的道理,占與不占業已不重要瞭。
《易經的奧妙秘訣》這本書就好像進入《易經》的導引手冊,在正式學習《易經》之前,讀一讀可以瞭解《易經》的基本思路。《易經》博大精深,一 生都學不完。
易經和周易哪本更佳?
周易相對較好,它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易經包括卦名,卦象,卦辭,爻辭幾個部分,展現更加的多的是自然科學,深奧難懂。易傳是對易經的延伸,展現的是倫理道德。也被叫作“十翼”,給易經插上瞭騰飛的翅膀。個人愚見,僅做參考。
“周易大全”與“易經”有著哪些個不同?哪本更值得買?謝謝!
古稱三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後二易失傳,唯有周易。要讀易經,須配合易傳,要不然非常難看懂。關於易經有傾向於象數的,有傾向於義理的,目前市面上關於易經的書太多太雜,且要讀易經不是一本書能解決的,建議一定不要買那些雜亂無章的出版社,易經好像很唬人,所以不管是做官,經商的易經皆有,建議你還是先細讀原文,周振甫的周易譯註可以,另外來德知的集註,王夫之的,最後不要一上來就買什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