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第十五講小畜卦發財夫妻泰山(易經第5十五卦白話詳細解讀)
易經小畜卦爻辭
小畜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9卦。風天小畜(小畜卦)蓄養待進,屬下下卦。象曰:苗逢旱天盡焦梢,水想雲濃雨不澆,農人仰面長籲氣,是從款來莫心高。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喻天地平安,谷物滋長,故卦名小畜(蓄)。卦畫結構為巽上幹下,傳統作風天小畜。“畜”是由田與玆的簡體組成,將農作物蓄積之義。人人相比相親,結果就有瞭蓄積。《序卦》傳說:“比必定會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於是,小畜卦的涵義為,大傢比合在一起,必然會形成一種畜聚狀態,故在比卦之後接著是小畜卦。卦名小畜就是積聚寡少之義,也即小有積蓄。
易經中陽陽陽陰陽陽是什麼卦
第九卦:《小畜卦》
第9卦風天小畜(小畜卦)蓄養待進
下下卦象曰:苗逢旱天盡焦梢,水想雲濃雨不澆,農人仰面長籲氣,是從款來莫心高。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喻天地平安,谷物滋長,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須待進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為。
事業:時機尚不成熟,應當耐心而積極地積存力量,切記不能冒險行動。遇見磨難不可灰心,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堅持原則,加強團結合作,提前做好各項準備,會有所成。
經商:已有一定的基礎,但有失去危險,務必要特別慎重,爭取與他人真誠合作,共同獲利,決不貪心,適可而止,但更是萬萬不可以滿足現狀,不圖進取。
求名:樹立遠大目標,盡最大努力去爭取,虛心求教他人,取得真誠幫助,實現本人的理想,警惕小人的破壞。
外出:準備尚未充分,不得倉促出行,尤其忌長途旅行,會有意外的災害。應另擇他日外出。
婚戀:雙方必須十分忠誠,第3者插足的現象極有可能發生。
決策:不很順利,前進途中會遇見一些出乎意料的困難。但因為本人性格堅強,具有戰勝不利條件的意志。於是,可以實理本人的理想。但極有可能遭到小人的傷害,必須得到志同道合者的真誠相助,才能可能排除障礙。對所得應滿足,適可而止,切記不能過度追求,以免滿招損。
白話解析
少畜①:亨,密雲不雨,自我西茭②。
【白話】筮得少畜卦,辦事亨通順暢,天空佈滿瞭密密的陰雲,不過其實沒有下雨,密雲從西郊的上空聚集過來。
【註釋】①少畜:讀為“小畜”,慢慢的積聚。②茭:假借為“郊”。
【講解】少畜卦通行本作“小畜”,有積累、蓄養、聚集等義項。小畜卦旨在揭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弱小變強大,陰柔變陽剛。有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之寓意。《彖傳》說:“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傳》說:“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復自①道,何其咎,吉。
【白話】筮得少畜卦,占得初九爻,往來返復都遵循道德規范,哪裡還有兇災呢?自然吉善美滿。
【註釋】①復:往來。自:由,遵守。
【講解】初九陽剛之爻居於陽剛之位,處於下體乾卦的開始,以升上體巽卦之初,與六四陰陽相應,不距離本爻而去,而是以陽爻升陰爻往復於本人的道中,巽順不違,吉莫大焉。
九二:堅①復,吉。
【白話】筮得少畜卦,占得九二爻,堅守“復自道”的原則,自然吉善美滿。
【註釋】①堅:堅持,堅守。
【講解】爻辭“堅復”,通行本作“牽復”。王弼說:“處乾之中,以升巽五,五非畜極,非固己者也。雖不能若陰之不違,可牽以獲復,是以吉也。”崔憬說:“四柔得位,群剛所應,二以中和牽復自守,不失於行也。”
九三:車說緮①,夫妻反目。
【白話】筮得少畜卦,占得九三爻,車輪子和車軸相脫離,夫妻兩口子之間因此產生瞭矛盾。
【註釋】①說:假借為“脫”。緮:車下固定輪子和軸頭的繩索。
【講解】九三陽剛之爻居於陽剛之位,處下體乾卦之極,居不得中而密比於六四陰柔之爻,受六四畜止而不能前進,陽剛受制於陰柔,有如夫妻失
和反目,夫不能制妻,用車輪子和車軸相脫離來比喻夫妻反目的後果,反目成仇,互相脫離,不相往來。
六四:有復①,血②去湯③出,無咎。
【白話】筮得少畜卦,占得六四爻,有誠信,憂愁消失,畏懼心也沒有瞭,自然沒有兇災瞭。
【註釋】①復:誠信。②血:假借為“恤”,憂。③湯:假借為“惕”,懼。
【講解】小畜卦五陽一陰之卦,六四一陰柔之爻畜止五陽剛之爻,力不能及,則以誠信維系,得九5。上九兩陽爻相助而成功。
九五:有復龻如①,富用其鄰。
【白話】筮得少畜卦,占得九五爻,有誠信於追求仁愛,不但國內富有瞭而且作用與影響鄰國也富有瞭。
【註釋】①龻如:仁愛的模樣。龻:仁愛。
【講解】九五陽剛之爻居陽剛之位,而且居於上體巽卦的中间位置,上有尚九陽剛相助,下有六四陰柔相承。諸陽相從,仁愛聚眾。處陰畜陽之時,諸賴九五相助,九五由於畜養救濟諸陽,因而得到諸陽的回報,富有用其鄰國。
尚九:既①雨既處②,尚得載③,女貞厲④,月幾望⑤,君子正⑥,兇。
【白話】筮得少畜卦,占得尚九爻,老天爺下瞭一場大雨,但很快又停止瞭,正好栽種莊稼,婦女貞問危險,月近望的時刻,老公被應征入伍打仗,兇險。
【註釋】①既:已經。②處:停止。③載:假借為“栽”。④女:婦女。貞厲:貞問危險。厲:危險。⑤幾望:近望。幾:近。⑥君子:此處指“女貞厲”中的“女人”的老公。正,假借為“征”。
【講解】尚九陽剛之爻居於少畜卦的終點,處於巽順之體的最高位,為六四陰柔所畜止,故有兇險。王弼說:“處小畜之極,能畜者也。陽不獲亨,故既雨也。剛不能侵,故既處也。體巽處上,剛不敢犯,尚德者也。為陰之長,能畜剛健,德積載者也。婦制其夫,臣制其君,雖貞近危,故曰婦貞厲也。陰之盈盛,莫盛於此,故曰月幾望也。滿而又進,必失其道。陰疑於陽,必見戰伐。雖復君子,以征必兇,故曰‘君子征兇’。”
《彖》曰: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
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密雲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彖傳〕
【白話】《彖傳》說:《小畜卦》象征小有積蓄,陰柔得其位而上下的陽剛與之相應,因此亨通順利。心懷剛健之志,為實現自我志向而努力,如此便能亨通。“天空佈滿濃密的積雲而不下雨”,說明還在積蓄力量之中,“雲氣自城西郊外升起”象征發力的時刻到瞭。
象曰:
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風行天上,小畜
復自道,其義吉也。
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既雨既處,德積載也。
君子征兇,有所疑也。
小畜的卦意
第9卦風天小畜(小畜卦)蓄養待進
下下卦象曰:苗逢旱天盡焦梢,水想雲濃雨不澆,農人仰面長籲氣,是從款來莫心高。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喻天地平安,谷物滋長,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須待進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為。
事業:時機尚不成熟,應當耐心而積極地積存力量,切記不能冒險行動。遇見磨難不可灰心,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堅持原則,加強團結合作,提前做好各項準備,會有所成。
經商:已有一定的基礎,但有失去危險,務必要特別慎重,爭取與他人真誠合作,共同獲利,決不貪心,適可而止,但更是萬萬不可以滿足現狀,不圖進取。
求名:樹立遠大目標,盡最大努力去爭取,虛心求教他人,取得真誠幫助,實現本人的理想,警惕小人的破壞。
外出:準備尚未充分,不得倉促出行,尤其忌長途旅行,會有意外的災害。應另擇他日外出。
婚戀:雙方必須十分忠誠,第3者插足的現象極有可能發生。
決策:不很順利,前進途中會遇見一些出乎意料的困難。但因為本人性格堅強,具有戰勝不利條件的意志。於是,可以實理本人的理想。但極有可能遭到小人的傷害,必須得到志同道合者的真誠相助,才能可能排除障礙。對所得應滿足,適可而止,切記不能過度追求,以免滿招損。
易經卦辭 屯之小畜如何解
我記得書上說蓄有止之義,小蓄就是小止,應當是等待時機,在等待的過程中增添本人的力量,爭取能夠成功,這是我本人的理解。
易經六十四卦之山天大畜卦之學業解?
有無妄緊接著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有瞭沒有虛妄的精神,緊接著可以存畜許多,所以接著是大畜卦
寓進於畜 欲動先止
26。大畜卦 山天大畜《大畜》(下天上山) 第2十六
利涉大川不傢食,天在山中大畜知;
停行勿進化兇險,伏兔中庸脫自識。
日閑輿衛利攸往,牛犢加牯緩修持;
木樁栓豬吉慶象,亨通無礙添福資。
【原文】 大畜。利貞。不傢食,吉。利涉大川。【譯文】大畜卦象征所畜者至為宏大,涵蓋畜聚才德、畜止乾健、畜養賢人等意。故大畜之時,利於依正道以畜物,而所畜者亦當合於正道。而當大畜之時,不使賢人自養於其傢,而能廣聚於朝廷,輔君為政,則可獲吉祥。如此既能謹守正道,又能畜養賢人,則必利於行險涉難,成就大業。
山天大畜異卦相疊(乾下艮上)。內卦為乾,乾為天,外卦為艮,艮為山。太陽光照耀山中,像國傢養賢,光耀朝廷,賢人養德,滋潤本身。所以卦名曰大畜。
憂愁常鎖兩眉頭,千頭萬緒掛心間,從今以後防開陣,任意行而不相幹。
大畜卦,闡釋大蓄積也務必要有大的阻止的原則,當進入真實無妄的境界,必然蓄積龐大的力量,興旺發達,形成大好的形勢,可以大有所為。但物極必反,為必然的金科玉律,既富且強,常常知進而不知退,容易過度自信輕舉妄動,造成不可收拾的嚴重損害。因而,必須冷靜警覺,適可而止,及時而止在應當停止時,斷然停止,必要時並應加以阻止。不過,當突飛猛進中,要加以阻止,必然有相當危險;因而,必須堅持正當,周詳策劃,要有萬全的準備,使其能進也能止。有效的阻止方法,是防止於未然,正本清源,釜底抽薪;而最管用的方式方法,那麼是止而不止,疏導使其暢通,而不必阻止。
這個卦給我們的啟示是要積德積善,如此才能有好報,所謂“積善之傢,必定會有餘慶”。那如何才能大畜?如何才能積善積德?就是要去掉兇殘的本性,恢復善良的本性,讓自己的本性變得剛健篤實。要有廣泛的胸懷,要能容納比你更大更強的人和物。還要不斷地去更新,日新其德,這個“新”就在於改變自己,不斷去掉自己不好的東西。假如堅持這樣做,就終有慶,終有喜,終有大吉,終能大行。
大畜卦六爻分別闡述蓄積德行的六個層次:初至三為剛爻,言蓄德的三個階梯;四五兩柔爻言“防非止惡”的兩種方法;上九言蓄德達到圓滿。初至五皆待時而用,故《雜卦傳》雲“大畜,時也。”
2000年來先儒大多數以為大畜卦六四蓄止初九、六五蓄止九2。上九蓄止九三。解初九爻時言初九被六四所蓄止,最後言六四爻時仍言六四去蓄止初九,餘爻仿此,這事實上把六爻的六個時位成為瞭三個,落入循環論證之窠臼。
下卦為乾,乾卦有自蓄止之德,並 不是全是由上卦艮使然。如《周易》首卦乾初九“潛龍勿用”豈是艮止哉?所以先儒對大畜卦六爻爻辭的解讀都存在偏差。按《周易》體例,下爻與上爻相應,則有志於前往,而大畜卦以蓄止為本,初九與六四相應,然初九猶如“潛龍勿用”,若前往則“有厲”。“利已”乃告誡之語,非由觀卦爻象而系辭,先儒以初九為六四所畜止,故“已”,相應的意思為相接應,豈有阻止的意思?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寓意講的是:“《大畜卦》的卦象是乾(天)下艮(山)上,為天被蘊含在山裡之表象,象征大量的畜養積聚;君子效法這一精神,應當努力地學習領會前代聖人君子的言論和行為,以此充實自己,培養美滿的品德和積聚廣博的知識。”
《大畜卦》象征積蓄,要求人們在積累自己財富的並 且,也要積累美滿的德行和廣博的知識。對於生意人來說,就是要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做生意有經商之道。經商之道,在於公平競爭角逐,以自願、平等、誠信的商場交易原則,來管束每個生意人的行為。唯有恪守商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賣幹凈貨,賺良心錢,才可以成為市場競爭角逐的贏傢。要不然,不守商道,走邪性歪道,走私漏稅,售“黑心棉”,造“毒大米”,見利忘義,喪盡天良,害國害民,最終害瞭自己。
中國生意人從來不掩飾自己經商的主要目的,“天下熙熙,皆為;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不為利,誰願早起”,“寄跡塵市,日為錙銖”,“奔走江湖,希覓微利”,不管坐賈行商都是為瞭一個“利”字。
做生意人就必須精於計算,“人情一匹馬,買賣爭分厘”,“五雀六燕,銖兩相悉”,“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老公”。這幾個格言固然充滿錙銖必較的商業氣息,但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生意人在賺money求利的商業動機中一直堅持義利並重,要求這個“利”必須來得正當,手段必須合理,要符合“義”的規范,靠正當的手段發財,靠講誠信來獲利。“仁中取利真君子,義內求財大老公”,“財自道生,利緣義取”,“利從誠中出,譽從信中來”,“平則人易客,信則公道著”,“生意全憑公道導,貨真價實莫欺人”,“人生在世信為先,心口怎樣有兩般;買賣隻求安分利,經營休爭哄人錢”。
堅持正道的生意人,就是誠商正賈,就可以取得“有道財恒足,乘時貨自騰”,“上以濟人,下以利己”的經營效果。要不然,靠坑蒙拐騙,缺斤少兩,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來獲利,雖能獲得短期效益,卻不能保持長時間,此乃誠商正賈所不齒。
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用其道得之,不處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總之發財和做官固然是人人都鐘意的,假如不是由正道得來的,正人君子是不能幹的。假如財富是從正道獲得的,就是像趕車如此的粗活累活我也願幹。假如是不該我得到的財富,我不會強求。而是去做自己熱愛做的事。對於孔子來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物欲橫流的商品經濟社會,江湖上顯現瞭一些見利忘義的生意人,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疑是一副道德的清醒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自古以來,一直是生意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許多生意人憑借自己的勤勞英勇和聰明才智去創造財富,賺取利潤,獲得幸福的活法。許多生意人還展現出相當高的道德修養,回報社會,奉獻百姓。從春秋時期的范蠡,到明朝的沈萬三;從清朝的王熾,到現代的陳嘉庚,無不受到百姓的稱頌,並且將永載史冊,值得當今的生意人們學習效仿。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伊川曰:“天為至大,而在山之中,所畜至大的預兆。人之蘊畜,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畜成其德,乃《大畜》的意思。”此學之所以貴讀書也。“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乃知貴近者必遺遠也。河伯見海若而自失,乃知執多者由見少也。讀書非徒博文,又以畜德,緊接著能盡其大。蓋前言往行,古代人們心德之著見者也。畜之於己,則自心之德與之相應。所以言“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業者,即言行之發也。君子言而世為天下法,行而世為天下則,故亂德之言,非禮之行,必無取焉。書者何?前言往行之記錄是也。今語所謂全部人生,總為言行而已矣。書為大共名,六藝為大別名。古者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初無經史之分也。嘗以六藝統攝九傢,統攝四部,聞者頗以為異。(《泰和會語》楷定國學名義。)其實也就是說理是如此,並 不是勉強安排。莊子所謂“道術之裂為方術,各得一察焉以自好”,《漢志》“以九傢之言,皆六藝之支與流裔”,亦世所熟聞也。流略之說,猶尋其源。四部之分,遂豐其蔀。今言專門,則封域愈狹。執其一支,以議其全體。有見於別,而無見於通。以是為博,其實也就是說則陋。故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拘於墟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束於教也。”守目錄校讎之學,而以通博自炫者,不可以語於畜德也。清儒自乾嘉以後,小學一變而為校勘,單辭碎義,猶比窺觀。至目錄一變而為版本,則唯考論槧刻之久近,行款之異同,紙墨之優劣,豈徒玩物喪志,直類骨董市談。此又舊習之弊,違於讀書之道也。
以上略明,讀書所以窮理,亦所以畜德。料簡世俗,讀書不得其道之弊,大約不出此數端。然則讀書之道,畢竟怎樣始得?約來講之,也有四門: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雜;三曰密而不煩;四曰專而不固。局與雜為相違之失。煩與固,為相似之失。執一而廢他者,局也。多歧而無統者,雜也。語小而近瑣者,煩也。滯跡而遺本者,固也。通,則曲暢旁通而無門戶之見。精,則幽微洞徹而無膚廓之言。密,則條理謹嚴而無疏略之病。專,則宗趣明確而無泛濫之失。不局不雜,知類也。不煩不固,知要也。類者,辨其流別,博之事也。要者,綜其指歸,約之事也。讀書之道盡於此矣。
《學記》曰:“一年,視離經辨志。”鄭註:“離經,斷句絕也。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趨向。”是離經為章句之學,以瞭解文義,為初開始學入門之事。繼以辨志,即嚴義利之辨,正其趨向,要不然何貴於讀書也。下文雲:“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敬業、博習、論學,皆讀書漸進功夫。樂群、親師、取友,則義理日益明,心量日益大。如是積累,猶隻謂小成。至於知類通達,則知至之目。“強立而不反”,(鄭註雲:“強立,臨事不惑也。不反,不違失師道。”猶《論語》言弗畔。)則學成之效。是以深造自得,緊接著謂之大成。放學者必定會有資於讀書,而但言讀書,實未足以為學。今人讀書,但欲瞭解文義,便謂能事已畢,是隻做得離經一事耳。而況文義有未能盡瞭者乎?
《漢書·藝文志》曰:“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致,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的意思,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此見西漢治經,成為博士之業,末流之弊,已是如此,異乎《學記》之言矣。此正《學記》所謂“呻其占畢,多其訊”者,乃適為教之所由廢也。漢初,說《詩》者,或能為雅而不能為頌,其後專主一經,守其師說,各自名傢。如《易》有施、孟、梁丘;《書》有歐陽、夏侯;《詩》有齊、魯、韓,人持一義,各不相通。武帝末,壁中古文已出,而未得立於學官。至平帝時,始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左氏春秋》。劉歆《讓太常博士書》,極論諸儒博士不肯置對,專己守殘,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從善服義之公心。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此今古文門戶相爭之由來也。此局過之一例也。及東漢末,鄭君承賈、馬之後,遍註群經,始今古文並用,庶幾能通者,而或譏其壞亂傢法。迄於清之季世,今文學復興,而治古文學者亦並立不相下,各守封疆,仍失之局。而其為說之支離破碎,視說“日若稽古”三萬言者猶有過之,則又失之煩。漢、宋之爭,亦復類此。為漢學者,詆宋儒為空疏,為宋學者,亦鄙漢儒為錮蔽。此皆門戶之見,與經術無關。知以義理為主,則知分今古漢宋為陋矣。然微言絕而大義乖,儒分為八,墨分為三,鄒、魯之間,斷斷如也,自古已然。荀子《非十二子》,其態度遠不如莊子《天下篇》言“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某某聞其風而說之”。故道術裂為方術,斯有異傢之稱。劉向敘九流,言九傢者,皆六藝之支與流裔,禮失而求諸野,彼異傢者,猶愈於野已,此最為持平之論。其實也就是說末流之爭,皆與其所從出者瞭無幹涉。推之儒佛之爭、佛老之爭,儒者排二氏為異端,佛氏亦判儒傢為人天乘,老、莊為自然外道。老佛互詆,則如顧歡《夷夏論》、甄鸞《笑道論》之類。乃至佛氏,也有大小乘異執,宗教分途。道傢也有南北異派。其實也就是說,與佛、老子之道,皆無涉也。儒傢既分漢、宋,又分朱、陸。至於近時,則又成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爭,玄學與科學之爭,唯心與唯物之爭,萬派千差,莫可究詰,皆局而不通之過也。大抵此病最大,其下三失隨之而生。既見為多歧,必失之雜。言為多端,必失之煩。意主攻難,必失之固。欲除其病本,唯在於通。知抑揚隻系臨時,對治,不妨互許,掃蕩則當下廓然,建立則異同宛爾。門庭雖別,一性無差。不一不異,所以名如。有疏有親,在其自得。一壞一切壞,一成一切成。但絕勝心,別無至道。莊子所謂“恢詭譎怪,道通為一”。荀卿所謂“奇物變怪,倉卒起一方,舉統類以應之,若辨黑白”。禪傢所謂“若有一法出過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如幻”。《中庸》之言最為簡要,曰:“不誠無物。”孟子之言最為直截,曰:“萬物皆備於我矣。”《系辭》之言最為透徹,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蓋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者,執之即異。總從一性起用,機見差異,因有多途。若能舉體全該,用處自無差忒。讀書至此,庶可大而化之矣。
學者觀於此,則知天下之書不可勝讀,真是若涉大海,茫無津涯。莊子曰:“吾生亦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然弗患其無涯也,知類斯可矣。蓋知類則通,通則無礙也。何言乎知類也?語曰:群言淆亂,折衷於聖人,攝之以六藝,而其得失可知也。《漢志》敘九傢,各有其長,亦各有其短。《經解》明六藝流失,曰愚,曰誣,曰煩,曰奢,(亦曰《禮》失則離,《樂》失則流。)曰賊,曰亂。《論語》六言六蔽,曰愚,曰蕩,曰賊,曰絞,曰亂,曰狂。孟子知言顯言之過為诐淫邪遁,知其在心者為蔽陷離窮。皆各從其類也。荀子曰:“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嗛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荀子此語,亦判得最好。蔽於一隅,即局也。是知古代人們讀書,先須簡過知其所從出,而後能知其所流極,抉擇無差,始為具眼。凡名言施設,各有分齊。衡誠懸,則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則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則不可欺以方圓。以六藝統之,則知其有當於理者,皆六藝之一支也。其有乖違析亂者,執其一隅而失之者也。祛其所執,而任其所長,固皆道之用也。《詩》之失,何以愚?《書》之失,何以誣?《禮》之失,何以離?《樂》之失,何以流?《易》之失,何以賊?《春秋》之失,何以亂?失,在於不學,又學之不用其道也。故判教之宏,莫如《經解》,得失並舉,人法雙彰。乃知異見紛紜,隻是暫時歧路。封執若泯,則一性齊平,寥廓通途,誰為礙塞?所以囊括群言,指歸自性。此之謂知類。
《易經》第2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
個人覺得有關考試這種事情多半還是看本人奮鬥,不在向易求解的范疇裡。。
單看這卦象是很好的,你很有執行實力去應對這個崗位,這個考試對你也沒啥威脅,不過還是慎重點好。亨通、吉祥,蠻好的
可能自己比較守舊吧,總認為用電腦占怪怪的,手動也蠻方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