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與天幹地支日期怎樣轉換天幹甲子推算(天幹地支最簡單容易的算法)
天幹地支與公元年怎樣換算 陰歷公歷轉換方法
導語:中國傳統的紀念方式是用天幹地支紀年法,20二十四年就是庚子年,又名庚子鼠年。那麼天幹地支與公元年怎樣換算的呢?這就要來看看陰歷公歷轉換方法瞭。接下來由我們已經將天幹和地支排列清楚瞭,還有轉換的方式方法也在下面。
天幹地支與公元年怎樣換算
以十個天幹與十二個地支相配紀年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法。中國古代分別用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序列依次相配,共組成60組,循環往復,循環使用,用以預示紀年的次序。此刻陰歷紀年仍用此法。這裡向大傢介紹一種已知某一公元年的陰歷紀年,換算任一公元年和陰歷紀年的速算法:
公歷2004年的陰歷為甲申年。由於天幹共有十個,與10進制相符,所以凡公元年個位數是4 的,天幹皆為甲。於是得陰歷與公元年個位數對照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記住甲是4,隻要看一個公元年的個位數,就能夠精密推算出天幹。
因為甲子列為天幹地支次序的首位,地支屬於12進位,因此用公元年數除以12,餘數為4的,地支是子,於是得到地支相除所得餘數的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隻要記住子是4,其他地支可以精密推算。
例1,求1949年的陰歷紀年。
先求天幹,看個位是9 ,可是,天幹是己。再求地支,1949除以12,餘數為5 ,地支是醜,1949年是己醜年。
已知,公元4年是甲子年。公元紀年第1個世紀中,個位是1的公元年(例如公元元年、公元21年、公元31年、公元41年、公元51年等,以至公元91年)除以12餘3的數隻有51,公元51年為辛亥年。辛亥剪掉鞭子發生在20世紀初,1900約是60的31倍,所以辛亥剪掉鞭子的公元年為60×31+51=1911(年)。
公元年換算幹支年:
口訣訣竅:公元前後加減三,除十餘數為天幹,再用基數十二除,餘數便是地支年。
比如:精密推算兩千年陰歷幹支是何年,可以按口訣訣竅將公元年數2000減3,再分別除以10和12,得商數與餘數:
(2000-3)÷10=199……餘7
(2000-3)÷12=166……餘5將餘數7與5分別查表中相應的天幹與地支,分別是“庚”、“辰”,所以兩千年是陰歷庚辰年。
又如:精密推算秦始皇統國的公元前221年是幹支何年:
(221+3)÷10=22……餘4 (221+3)÷12=18……餘8
將餘數4。8 查表,對應幹支分別為:“庚、辰”,可知公元前221年是陰歷庚辰年。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紀數減一,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六、G 除以10的餘數為天幹,Z 除以12的餘數為地支。
計算時帶[ ]的數預示取整。
比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餘數是 7 ,天幹之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餘數是 9 ,地支之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是庚申日。
怎樣用天幹地支計算年月日時?
我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醜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循環往復,循環不已。我國陰歷現仍沿用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幹支紀年。可是,這便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幹支預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歷用超辰法改變為丁醜。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歷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幹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不過用天幹和地支搭配紀年的表現方式相傳自黃帝時期就會開始瞭,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過60甲子表的殘片。
1.幹和支之寓意:幹支是天幹,地支之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日幹10個符號排瞭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瞭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循環往復,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編輯本段]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二十四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編輯本段]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12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天幹地支年,就是“鼠年”,此一年裡出生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天幹地支年就是“牛年”,此一年進而出生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12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預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24小時,而中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預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24小時和十二時辰對應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編輯本段]公元紀年和幹支紀年的轉換
1、天幹之確認
天幹按公元紀年末尾數字確認。
公元前 :
0為辛,1為庚,2為己,3為戊,4為丁,5為丙,6為乙,7為甲,8為癸,9為壬。
公元後:
0為庚,1為辛,2為壬,3為癸,4為甲,5為乙,6為丙,7為丁,8為戊,9為己。
2、地支之精密推算
地支可分為奇數組和偶數組。(公元後奇數公元紀年配偶數組,偶數公元紀年配奇數組。公元前則相反。)
奇數組: 偶數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醜 卯 巳 未 酉 亥
計算地支時,用6去除公元紀年去掉末尾數的數字(如:2009年則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餘數就可總結出地支。
不過,因為末尾數字的差別,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總結出:
公元前:
末位數字是0,1的,餘0為第五個,餘1為第六個,餘2為第一個,餘3為第二個,餘4為第三個,餘5為第四個。
末位數字是2,3的,餘0為第四個,餘1為第五個,餘2為第六個,餘3為第一個,餘4為第二個,餘5為第三個。
末位數字是4,5的,餘0為第三個,餘1為第四個,餘2為第五個,餘3為第六個,餘4為第一個,餘5為第二個。
末位數字是6,7的,餘0為第二個,餘1為第三個,餘2為第四個,餘3為第五個,餘4為第六個,餘5為第一個。
末位數字是8,9的,餘0為第一個,餘1為第二個,餘2為第三個,餘3為第四個,餘4為第五個,餘5為第六個。
公元後:
末位數字是0,1的,餘0為第五個,餘1為第四個,餘2為第三個,餘3為第二個,餘4為第一個,餘5為第六個。
末位數字是2,3的,餘0為第六個,餘1為第五個,餘2為第四個,餘3為第三個,餘4為第二個,餘5為第一個。
末位數字是4,5的,餘0為第一個,餘1為第六個,餘2為第五個,餘3為第四個,餘4為第三個,餘5為第二個。
末位數字是6,7的,餘0為第二個,餘1為第一個,餘2為第六個,餘3為第五個,餘4為第四個,餘5為第三個。
末位數字是8,9的,餘0為第三個,餘1為第二個,餘2為第一個,餘3為第六個,餘4為第五個,餘5為第四個。
口訣訣竅:公元後:05-26-41-62-83,意為末位數字0或1的餘0為第五個,末位數字2或3的餘0為第六個,末位數字4或5的餘0為第一個,末位數字6或7的餘0為第二個,末位數字8或9的餘0為第三個。
公元前:05-二十四-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能夠精密推算出年份。
打比方說公元後2009年,天幹9為己,再用200÷6=33……2,公元後末尾為9又餘2的是第1個,偶數組第1個是醜,算出地支。組合起來為己醜年。
答案:2009年為己醜年。
[編輯本段]速查幹支陰歷紀月法
自商代歷法開始,將每一年的第1個月的地支定為寅,稱為“正月建寅”,以後各月按地支順序類推。正月天幹之計算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按照正月之幹支,其餘月份按幹支精密推算即可。
比如:2006年為丙戌年,其正月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編輯本段]速查幹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紀數減一,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6、G 除以10的餘數為天幹,Z 除以12的餘數為地支。
計算時帶[ ]的數預示取整。
比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 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餘數是 7 ,天幹之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餘數是 9 ,地支之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是庚申日。
比較簡單容易的公元紀年法及公元前紀年法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時辰 所指時間 天幹 地支
子時 夜半 23-1 鼠 甲4 子4
醜時 雞鳴 1-3 牛 乙5 醜5
寅時 昧旦 3-5 虎 丙6 寅6
卯時 日出 5-7 兔 丁7 卯7
辰時 食時 7-9 龍 戊8 辰8
巳時 隅時 9-11 蛇 己9 巳9
午時 日中 11-13 馬 庚0 午10
未時 日昳 13-15 羊 辛1 未11
申時 晡時 15-17 猴 壬2 申12
酉時 日入 17-19 雞 癸3 酉1
戌時 黃昏 19-21 狗
戌2
亥 人定 21-23 豬
亥3
公元幹支紀年法:
如:兩千年(庚辰) 2000 紅色部分為天幹 即 :庚0 地支:用2000除以12等於166餘8 即:辰8
公元前紀年法:
如:公元前781年(庚申) 781 天幹:11-1=10 即:庚0 地支:781除以12等於65餘1 13-1=12 即:申12
公元前314年(丁未) 天幹:11-4=7 即:丁7 地支:314除以12等於26餘2 即:13-2=11 即:未11
公元前57年(甲子) 天幹:11-7=4 (甲) 地支:57除以12等於4餘9 13-9=4 (子)
公元前1年(庚申) 天幹:11-1=10 (庚) 地支:13-1=12 (申)
如何把年月日時換成天幹地支來預示?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取義於樹木的幹和枝。
天幹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紀年
用60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循環。幹支紀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開始。
給天幹地支編號——
天幹: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醜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幹,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如此便獲得瞭公元紀年的天幹地支紀年。
另外一種算法——
(年份-
3)/10餘數對天幹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餘數為1即為甲
(年份-
3)/12餘數對地支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2餘數為7即為午
即1894年是甲午年
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
提起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眾所周知,有人問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另外,還有人想知道每日的年月日(陰歷)的天幹和地支煞數是如何算出來,你曉得這是什麼情況?其實也就是說求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接下來就一起來瞧一瞧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希望可以對大傢有所幫助!!!
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
1。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
用出生年月日精密推算天幹地支。
2。每日的年月日(陰歷)的天幹和地支煞數是如何算出來
天幹是丙己壬地支是寅巳申亥
假如用天幹地支紀年法就是戊子年
3。求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地支年月日時速查表。
求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年份-3)/10……餘數餘數是幾就數幾個天幹地支最簡單容易的算法。
地支=(年份-3)/12……餘數同上天幹地支計月份和日期。
打比方說今年
(-3)/10……餘數是0數十個就是癸
(-3)/12……餘數是6數六個是巳
來源淺考天生皇帝命的六大吉日。
相傳早在公元前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之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這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追溯於我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因 此,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
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產生瞭”。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幹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幹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幹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大概在戰國末年,根據各國史官長期沉淀出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支是大橈創制的,大橈“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之別,所以有枝幹名也。”
4。如何用幹支代表年月日?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日期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為紀歷之號。年月日時怎樣換算成天幹地支。
月份幹支可以根據年幹支來精密推算,不過日期不是能精密推算的,這需要查相關萬年歷。根據年幹支來求月份幹支,有個口訣訣竅: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流行,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是真途。年月日怎樣用天幹地支預示。
天幹地支紀年法,是中國文化的集中展現,它是先賢們智慧的結晶,它其實沒有過時,仍然生存於每個中華兒女的內心。
上面便是與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有關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的共享。看完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後,希望這幫助到大傢!!!
天幹地支紀年對應表
first of all要能記住十大天幹和十二地支,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地支紀年法first of all是天幹在前,地支在後,打比方說今年2005就為-乙酉年。
天幹算法:
4。 5。 6。 7。 8。 9。 0、 1。 2。 3 相應的十天幹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數字為年代的最終的一位數字,打比方說2005年,最後一位是5,相應的天幹就是乙;
地支之算法:用年代數除以12,後面的餘數就代表某個地支,
餘數分別是: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
代表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 未、 申、酉、戌、亥,
打比方說2005年為例:年代末尾數為5,相應的天幹為乙,2005除以12,餘數是1,相應的地支為酉,所以2005年為乙酉年。
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
提起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眾所周知,有人問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另外,還有人想知道每日的年月日(陰歷)的天幹和地支煞數是如何算出來,你曉得這是什麼情況?其實也就是說求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接下來就一起來瞧一瞧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希望可以對大傢有所幫助!!!
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
1。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
用出生年月日精密推算天幹地支。
2。每日的年月日(陰歷)的天幹和地支煞數是如何算出來
天幹是丙己壬地支是寅巳申亥
假如用天幹地支紀年法就是戊子年
3。求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地支年月日時速查表。
求天幹地支之計算方法,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年份-3)/10……餘數餘數是幾就數幾個天幹地支最簡單容易的算法。
地支=(年份-3)/12……餘數同上天幹地支計月份和日期。
打比方說今年
(-3)/10……餘數是0數十個就是癸
(-3)/12……餘數是6數六個是巳
來源淺考天生皇帝命的六大吉日。
相傳早在公元前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之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這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追溯於我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因 此,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
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產生瞭”。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幹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幹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幹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大概在戰國末年,根據各國史官長期沉淀出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支是大橈創制的,大橈“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之別,所以有枝幹名也。”
4。如何用幹支代表年月日?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日期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為紀歷之號。年月日時怎樣換算成天幹地支。
月份幹支可以根據年幹支來精密推算,不過日期不是能精密推算的,這需要查相關萬年歷。根據年幹支來求月份幹支,有個口訣訣竅: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流行,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是真途。年月日怎樣用天幹地支預示。
天幹地支紀年法,是中國文化的集中展現,它是先賢們智慧的結晶,它其實沒有過時,仍然生存於每個中華兒女的內心。
上面便是與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有關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天幹地支預示年月日的共享。看完天幹地支如何算年月日後,希望這幫助到大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