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赏灯追溯于什么时期平安元宵节风俗(元宵节花灯之含义)
对于春节的第1天风俗当然不少,最常常见到的有拜年,开门炮仗,占岁等等风俗,皆是一堆值得传承的文化活动,正月十分热闹,特别是元宵节的时刻,那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元宵节赏灯追溯于什么时期
▶▷元宵节赏灯的风俗始于东汉时期,元宵放灯的风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所以民间会燃灯庆祝,该风俗逐渐流传,就成为了元宵节。
【还有说法是元宵节赏灯追溯于火把节】
古时汉代民众为减轻虫害,祈祷来年获得好收成,会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这一习俗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庆祝的元宵节。如今,在正月十五,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保留着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庆祝的习俗。依照中国传统阴历历法来看,正月是阴历的元月,加上古代人们过去称夜为“宵”,元宵因此得名,而元宵节作为春节后第1个重要的传统性节日,各地皆在庆祝元宵节。元宵节的花灯寓意是什么(元宵节的花灯又叫祈福灯,是人们祈求平安、驱魔降邪的。)古代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畏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因为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所谓元宵节,从此便以后每一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故而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间风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式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