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的天地人合一風水五行原則(風水天地人三元龍)
一:怎樣理解風水的意圖其實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平穩安定統一。。。
它是人在自然界和諧活著的玄妙。在一自個的生命裡,有三條規則,神靈的規則、自然的規則、人的規則。這3種規則不管何時都不可違背。”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融通境界。自然規律是風水學鉆石的基礎,“正如太陽東升西落一般,我們的住所大門假如開向東方,人生與事業自然就會容易日新月異;若住所打開開向西方,那麼這樣就容易與夕陽一起下沉。再打比方說我們廚房的灶臺面向南方比較有利是由於南方五行屬火而北方五行屬水”。人與自然之間這種緊密的感應關系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呢有的人可以感受到,有的人卻並不敏感,這需要對自然有一種異於常人的靈性。
二: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
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
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住新房時須留意風水的那些問題呢,對於風水招財問題要如何擺設傢中的物品呢,不管是求財求愛情姻緣還是求事業在堪輿風水中皆有作用與影響,偶爾不得不相信風水,此亦為一門無法解釋的玄學,此刻共享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知識。
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1
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
1。天地人合一原則
天文學、地理學和人體科學是中國風水學的三大科學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國風水學的最高原則。這其實也就是說與咱們國傢的創世神話“盤古開天劈地”有關,本來天地混,盤古手持巨斧,將天地分為兩半,兩股氣逐漸分開,陽清之氣上升為天,陰濁之氣下降為地。天和地每一天皆在變化中,而人則處在天地之間。
於是,中國風水學固然旨在認識自然,使人們的活法更加美好,不過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中心,而是有這天地的觀念和敬畏,采取天、地、人合一的原則。
2。五行相克相生原則
五行為我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五行具體是指:金、木、水、火、土。中國古代人們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僅作用與影響到人的命數,並且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指含有互相克制、互相制約互相抑制之義,五行之間相克的次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所以在我國古代風水學中,在決定建築形式,選擇居住方位的時刻,都要慎重考慮到五行。
3。因地制宜原則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別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幹旱少雨,人們就采取穴居式窯洞居住。西南潮濕多雨,蟲獸許多,人們就采取欄式竹樓居住。
地理位置不同,傢宅也就有瞭差別。中國風水學對於傢宅所處環境不同,又有所謂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區分,於是,在堪輿風水學應用上,又各有所側重。對於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系密切,多註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則因其外部環境的限制,常以形法、理法並舉。
當下風水講究的三大原則2
當下風水學的十大原則
1。整體系統原則
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當下風水學的基本點。整體系統論,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20世紀產生的;代表一種樸素的方式方法,咱們國傢的先哲很早就會開始運用瞭。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世間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子系統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依存、互相對立、互相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協調各系統之間的聯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整體原那麼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
2。因地制傢原則
因地制宜,即依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於自然的活法方式 。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別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幹旱少雨,人們就采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不占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西南潮濕多雨,蟲獸許多,人們就采取架空式竹樓居住。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為傢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徒。貴州山區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這幾個建築形式都是依據那個時候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中國現存很多建築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當山是道教名勝,明成祖朱棣當初派30萬人上山修廟,命令不許劈山改造建設,隻許隨地勢高下砌造墻垣和寶殿。
3。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學最根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皆在河邊臺地,這與那個時候的狩獵和捕撈、采摘經濟相適應。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山另一種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子履蓋著山坡,從山腳一直到山腰。長江中上遊沿岸的碼頭小鎮皆為如此,背梳山坡,拾級而上,氣宇軒昂。有近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建築在青翠的珞珈山脈工程師充分考慮到特別規定的風水,依山建房,學生宿舍貼著山坡,象環曲的城墻,有瞭個城門形的出入口。面平臺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立於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有城堡之壯,顯示瞭高等學府的弘大氣派。
六朝故都南京,濱臨長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龍盤之勢。其四邊有秦淮河人江、沿江有眾多山脈,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幕府山;東有鐘山;西有富貴山南有白鷺洲和長命洲形成夾江。明代高啟有贊曰:“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4。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山河為主,其來脈氣最大,關系人禍最為切要。”風水學註重和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人大環境考察。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得知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作用與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展現出來的吉兇,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得知身體的一般狀況,由於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隻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先後顧之憂,而後富乃大。
5。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思想對地質非常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證明這不是危言聳聽。地質對人的身體的作用與影響最少有以下四個方面:第1、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鋅、鉑、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氣中直接作用與影響人的健康。特別是由特定地質生長出的植物,對人的身體的體形、體質、生育皆有作用與影響。第2、潮濕或臭爛的地質,會致使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皮膚病等。潮濕腐敗這地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地,是產生各種急慢病的源泉,於是,不適宜建宅。第3、是地球磁場的作用與影響。地球是一個被磁場包圍的星球,人感覺未到它的存在,但它時刻對人發生著作用。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也可以傷人,甚至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第4是有害波作用與影響假如在傢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雙層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復雜的地質結構,都可能放射出長振波或污染輻射線或粒子流,致使人頭痛、旋暈、內分泌失調等癥狀。
6。水質剖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學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順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終年不斷,熱氣騰騰,當地人生瞭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藥還見效。後經檢驗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雲南省騰沖縣有一個“扯雀泉”,泉水清澈見底,但無生物,鴨子和飛禽一到泉邊就會死掉。經科學工作者調察發現,泉水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氫,這是殺死生物的巨毒物質。咱們國傢的絕大都泉水具有開發價值,山東濟南稱為泉水城,福建省發現礦泉水點1590處,居全國各省之最,其中可供醫療、飲用的礦泉水865處。廣西風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泉似汁,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變味。江西永豐縣富溪日鄉九峰嶺腳下有一眼一平方米的味泉,泉水象鮮啤酒那種酸苦清甘的昧道。因為泉水是通過地下礦石過濾的常常含有鈉、鈣、鎂、疏等礦物質,以之口服,沖洗沐浴,無疑有益於健康。
七、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處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多數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的北邊春夏秋冬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子便於采取陽光。陽光對人的有益之處許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方比北方的溫度高 l至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 D的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予防佝樓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尤其對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有較強的滅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坐北朝南,不但是為瞭采光,還為瞭避風。咱們國傢的地勢決定瞭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春夏秋冬四季風向變換不定。風有陰風與陽風之別,向東向南為陽風,無妨;向西向北為陰風,風吹骨寒。座北朝南就是要避開西北風。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那麼是對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情操,地靈方出人傑。
八、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風水理論主張山脈、水流、朝向都要與穴地協調,房子的大與小也要協調,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門大兇,房大門小不吉。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中國歷代的都城為啥不選擇在廣州、上海、昆明、哈爾濱?由於地點太偏。洛陽之所以成為九朝故都,原因就是它位居天下之中。銀行和商場隻有在鬧市中心才可以獲得最大的效益。
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佈陣與佈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皆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就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依照這個規則修建的。
九、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畢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風水理論提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乘生氣。隻有得到生氣的滋潤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風水理論認:房子的大門為氣口,假如有路有水曲而至,即為得氣,這樣便於交流,能夠得到信息,又能夠反饋信息。假如把大門設在閑塞的一方、謂之不得氣。得氣能夠起到好作用的空氣流通,對人體有好處。宅內光朋透亮為吉,陰暗灰禿為兇。隻有順乘生氣,才能稱得上貴格。
十、改造風水法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意圖在於改造世界給自己服務。人們隻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改造風水的實際案例許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風水的成功范例。岷江泛濫,淹沒良田和民宅,一旦馴服瞭岷江,都江堰就造福於人類瞭。北京城中處處是改造風水的名勝。故宮的護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鎮玄武。北海是金代時蓄水成湖,積土為島,以白塔為中心,寺廟以山勢排列。圓明園堆山導水修建一百多處景點,堪稱“萬園之園”。咱們國傢的城市建設很註重改造風水,如深圳、珠海、廣州、汕頭、上海、北京等很多開放城市,都進行瞭很多的移山填海建橋鋪路,折舊建新的風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瞭非常好的效果。
三: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有哪些科學根據
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有哪些科學根據
風水的核心內容隻要把風水學概念搞懂就不糊塗瞭。
傳統上的風水亦稱堪輿,堪,天道;輿,地道。
風水的概念是隨著實踐的深入,認識的不斷完善愈來愈接近它的根本。
風水學屬於在陰陽五行、幹支運氣、卦畫爻像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專門研究天道、地道與人道關系,教人怎樣利用天時地利人和,達到天人合1。趨吉避兇、改善人生命運的一門學問。縱觀以前的陰陽宅風水,原則上還處於堪輿學領域。堪,天道;輿,地道也。道,是中國人民為認識自然為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謂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場所。把天道與地道結合在一起,亦即宇宙環境的規律;既往的風水理論與實踐中,也很少涉及與“人道”相關內容及其具體的操作環節。所謂人道就是指人體 內環境風水,屬於風水學中能起到主導作用的風水;這便是《人體內環境風水學》作者張睿認為的,守舊的風水隻能劃分到堪輿學領域的根據。隻有研究天道、地道與人道關系的風水學,才是貨真價實的風水學。
風水的論理根據是什麼?是否具有科學性?《人體生物節律學》指出,人屬於以氣血物質為基礎,爸媽的遺傳基由於模式,環境為其變異條件的在遺傳與變異的矛盾運動中不斷變化發展的生物體,這種變化就是與自然環境保持動態的同步。這就足以說明,易醫學的“天人一體觀”不但僅是一種觀念,而是一種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科學理論。因 此,秉承天人一體觀的風水理論也是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科學理論。
總的來說,天地人三才是風水的核心內容。通過風水大師天時地利和人的精心策劃,達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狀態,最大程度的實現趨利避害就是風水學的核心思想。
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有哪些科學根據,假如一個風水大師,這幾個根本的理論與知識都不懂,就沒有可能成為當代合格的風水大師。
四:周美康老師 天地人合一的建築風水
各位好,我是周美康,這一課給大眾講講科學是怎麼詮釋建築風水的。
我國風水發展源遠流長,到現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我們從歷代古建築中不難看見,風水學發展應用的痕跡,中國文化傳統講究“天地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相畏相成,協調統一,這與風水學的主張一致,風水學的科學性長久以來都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固然現代環境,空間、生態、心理等科學在一定程度與一些風水理論不謀而合,但風水學中的許多玄學依然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對待風水學的態度應當是取其精華,就像有不少建築師也在研究風水,但他們是因建築設計所需去研究,並 不是認真地將“風水學”當作一門單獨的學科。
我們還不錯看見,咱們國傢的風水觀念實際,受到我國傳統的儒釋道諸傢學說以及我國傳統美學思想的深刻作用與影響,是綜合瞭中國文化的產物,風水最簡潔的表達可以叫做“時空”也其實就是所有建築的時間和空間,形勢和方位不同,其所秉之氣也不同,最終吉兇也不同,學者們認為自然界超微離子(打比方說過去幾年賣的等離子發生器)和磁場對人的身體產生明顯的正負作用與影響,並認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質都會產生作用與人體的超微離子與這些能量也隨著環境變化,也隨著人體自己一身的場態信息改變,這幾個信息的能可以使我們心情好,思維敏捷,恍惚,多病,壽短,而風水就是在地其居所佈陣與佈局基礎上增添某種信息符號,以滿足人們避兇趨吉的心理需求。
在人的人生中,人體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稱,對自然電磁波的變化和反映必然半有一些物理和化學現象,一些學者已用儀器在對人,動物,植物測驗,相當成功。人體在外界作用與影響下發生一系列生理、生物化學現象,為風水的效果機能提供瞭根據。因此講風水不能以簡單容易的用科學與否說法去劃分和界定,由於風水是幾千年沉淀出來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基因,它既是一門大學問,又是一門大藝術,大傢應該用一種客觀和寬容的心去看,假如隻是在科學與否的論理上去爭論,如此的認識註定是膚淺的,理由非常清晰,風水學既是科學,又超越瞭科學,它根本上是一門自然哲學,好,給大眾共享到此。
五:天人合一有什麼含義?
“天人合一”為中國哲學思想,儒、道、釋等諸傢各有闡述。
天指天空,也指天道,還指自然大道,道傢道教所說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應。
有關信息: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對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爸媽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且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論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
人不但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效果就在於“成萬物”。《易經》進一步說:“立天道曰陰陽,立地道曰柔剛,立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互相對應、互相聯系的。這不但是一種“同與應”的關系,並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系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六:天地人合一有什麼含義
天地人合一是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天地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不是純粹的天與人合一。“天人合一”為中國哲學思想,儒、道、釋等諸傢各有闡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還指自然大道,道傢道教所說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因為人制定瞭各式典章制度、道德規范,讓人喪失瞭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修行的意圖,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幾個加於人身上的藩籬,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天地人三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對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爸媽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且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論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
人不但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效果就在於“成萬物”。《易經》進一步說:“立天道曰陰陽,立地道曰柔剛,立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互相對應、互相聯系的。這不但是一種“同與應”的關系,並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系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上面的內容參考:知識混裝大無極—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