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什么天干太阳五行(天干地支之起源)
在咱们国家历法中,天干地支是我们常用以计算历法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而形成了中国专有的历法,用以纪年月日时。可是,天干地支是什么?天干地支之起源去哪看呢?
天干地支是什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或幹枝,是中国古代用以预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可循环往复、循环使用的一种历法。今流行的夏历的年月日即沿用此种干支法。
天干数目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数目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几个天干地支最初取义于树木,故名斡枝,反映了植物消长的更替过程。也有的人说,与上古太阳有干个的传说相关。相传是黄帝时大臣大桡所发明。《五行大义》记录载入:“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桡之所制也。”汉代蔡邕《月令章句》说:“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幹(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后人解释说:“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天干地支之起名与物候关系密切。大体如下:
名称:大体寓意
甲·:草木破士而出。
乙:草木初生,枝叶屈曲伸长,
丙:炳也,如赫赫阳光万物炳然而明。
J: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之成壮丁。
名称:大体寓意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繁茂。
己:起也,指事物奋然而起。
庚:更也,指更新而待来春。
辛:新也,指事物新成。
壬:妊也,事物怀妊养育之中。
癸:揆也,事物揆然萌芽。
十二地支,是一套预示植物的发生、繁茂、藏伏的轮回情形的符号,各有不同含义。亦有人说地支与木星运行相关。
名称:大体寓意
子:草木种子,为事物萌生的开始。
丑:草木在土中出芽,冒出地面,
寅: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开始生长。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开始滋茂。
辰:万物震起而生长,阳气过半。
已:万物盛长而已成。
午:万物丰满,阳气充盛,阴气也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就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已经长成。
酉:绪也,万物到这时都绪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灭绝归土。
亥:阴气劾杀万物,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之起源
天干地支,假如从上古轩辕氏时期史官大桡氏发明算起,约有四5000年的悠久历史。有的人讲我国使用农历(阴历)是夏后氏(前2205年)颁布的夏历演变而来,故也叫作夏历。中国古代共有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其中夏历使用时间最长,到现在农村仍然沿用。
天干中一字摆放在前,后面配上地支中一字,便构成一对干支,用来纪年。按其顺序,轮回一周便有六十对干支,通常来讲称六十干支为一个“甲子”。
近年有学者认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分别为古代人们对太阳与月亮运行周期的刻画。十天干与远古十个太阳的传说有关,古代人们认为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值班出没,值日一周就是十天,古代人们称为“旬”。旬,有循环往返之义,故用以记日。同样,古代人们相传天上有十二个月亮,轮流值宿,故称“十二地支”。
有的人讲干支纪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还有的人讲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元和二年(85年),一直沿用至民国建立(1912年)为止。近代史的甲午战争、庚子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剪掉鞭子等名称,都是以干支纪年来预示的。
记月、记日、记时古时候也用地支。关于记月,先秦多有不同,如夏代以正月为岁首月,般历以十二月为岁首月,周历以十一月为岁首月,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则确定以十月为岁首月。一岁首月多称正月。汉武帝又以夏历寅月(一月)为岁首月。从此以后除王莽、魏明帝改用殷历,武则天、唐肃宗改用周历外,大多以夏历寅月作为一年的首月,其余月份相配如下:
月份: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地支: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子:丑
每月十五日称为“望”。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释名·释天》说:“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太阳与月亮,一东--西,此升彼落,遥遥相望,故古代人们称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既,已过望日之意。此外,古代人们把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叫朔,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是一个月的开始。《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西周时已定朔日。朔日确定后,每月的天数也确定了,一年的历谱也能排出来了,故古代人们相当注重和重视朔日。春秋战国时,国君于月初须举行宗庙祭祀,称为“告朔”。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告朔于庙。朔日之事,史官要作大事来记录载入。
古代人们还用地支记时。汉代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到一点为子时,俗称夜半;接着为丑时,即一点到二点,俗称鸡鸣,以此类推,太阳走完了十二个方位,即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分为初、正两部分,计二十四小时。见表:
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俗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联: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钟点:23—二十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其俗称,多借助生物和自然特征或太阳位置命名。先秦时,曾把一日分为十时,汉时才推行十二时辰制。
大概到了汉代,与十二时辰平行的记时方法是百刻制。古代人们把一昼夜平均分为一百刻,因在漏壶上划上条条道道,用箭头指示时间,故也叫作“漏刻”。《说文解字》说:“漏以铜壶盛刻节,昼夜百刻。”百刻制又分为昼漏与夜漏,各个季节的长短又有不同,如冬至日,昼为40刻,夜为60刻;夏至日,昼为60刻,夜为40刻;而春分、秋分却均分为各50刻。大概到明代,西方天文历法传入中国后,改为96刻,每小时为4刻,与今天世界流行的时候完全一致了。
与记时制度相关的还有更点制。古时候记时器日晷(guī音规),以太阳影之长短来测定时间,到了夜间失去了作用,古代人们便用打更来弥补补充。由地方官指定打更人,依据官府内所藏漏刻观察时间,每个时辰打一次更,每夜分五更。更点时间也随季节不同而改动。一般说来,三更在夜半十二时前后,故俗称“半夜三更”。五更时辰与现代时间大体比较如下:
一更,大体相当现代时间19—21点;
二更,大体相当现代时间21—23点;
三更,大体相当现代时间23—1点;
四更,大体相当现代时间1—3点;
五更,大体相当现代时间3—5点。
十二地支记月、记时是永恒不变的,与60甲子纪年、记日的循环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是我国天文历法上的重大进步和发明。但唐代的八字命理学家把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结合在一直,利用每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精密推算一自个的命运,使之成了迷信的工具。
结语:以上是风水测算网小编整理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天干地支之起源”内容,希望可以给大众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