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嫁娶程序婚姻夫妻算命(古時候的嫁娶之禮)
一:我國古代婚禮風俗
源遠流長、縱橫千年的華夏古國,婚禮儀俗也包含著富饒的內容和文化基蘊。
1。三書六禮
聘書:訂親之書,男女雙方正式締出嫁約。納吉(過文定)時用。
禮書:過禮之書,即禮物清單,詳盡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征(過大禮)時用。
迎親書:迎娶新娘之書。出嫁當天(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用。
納采:古時婚禮之首,屬意女方時,延請媒人作媒,謂之納采,今稱“提親”。
問名:男方探問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時辰,以1。吉兆,謂之問名,今稱“合八字”。
納吉:問名若屬吉兆,遣媒人致贈薄禮,謂之納吉,今稱“過文定”或“小定”。
納征:奉送禮金、禮餅、禮物及祭祀物品等,即正式送聘禮,謂納征,今稱“過大禮”。
請期:由男傢請算命半仙擇日,謂之請期,又稱“乞日”,今稱“擇日”。
親迎:新郎乘禮車,赴女傢迎接新娘,謂之親迎。
安床:擇定良辰吉日,在婚禮前數天由好命佬將新床搬至適當位置。緊接著,在婚禮之前,再由好命
婆負責鋪床,將床褥、床單及龍鳳被等鋪在床上,並撒上各種喜果,如紅棗、桂圓、荔枝幹、紅綠豆
及紅包。安床後每個人皆不得進入新房及觸碰新床,直至出嫁當晚新人進房為止。
2。新娘禮服
顏色:中國人的婚禮離不開大紅色,習慣以鮮艷的顏色來烘托氣氛。於是,歷朝女式婚服顏色為大紅色已成瞭定制,以示喜慶,襯托新人,表示未來生活日新月異,幸福美好。
樣式:新娘禮服為廣袖對襟翟衣,頭戴珠鳳冠。值得說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圖案很有講究。對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對稱感,且在咱們國傢文化裡本身就代表合稱、合美之義,而上面密 佈的左右對稱且成雙成對的錦雞圖案,則意味著我國傳統文化裡夫妻生活的和美、和樂。
20世紀初,守舊的中式婚禮服還是長袍馬褂和鳳冠霞帔。鳳冠霞帔原屬清代誥命夫人的規定著裝,是權勢和地位的代表象征,對普通平民百姓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由於其上 佈滿瞭珠寶錦繡,容雍華美至極,表達瞭民間對權貴的仰慕,因而逐漸演變成豪門閏秀的婚禮服。而一般人傢之女成婚時,通常來講隻能穿一身大紅襖裙,外增大紅蓋頭和繡花 鞋,並用大紅花轎抬進婆傢門。講究的就是個“紅”字。
頭飾:一般新娘在婚禮當日高挽發髻,區別於未婚女子。
紅頭蓋:新娘子在婚禮當日以紅色頭蓋蒙面,意味著童貞、年輕、純潔。婚禮後由新郎親手揭開。
3。咱們國傢的婚紗歷史
我國婚紗禮服行業起步比較晚,國人真真正正開始接觸白色婚紗還要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在此之前一直秉承紅色鳳冠霞帔的傳統將近3 000年之久。面對改革開放帶來的外來文化的強烈沖擊,婚紗成為瞭婚禮服飾的代名詞。
但凡是讀童話書長大的女孩,哪個不曾幻想自己就是童話故事裡的公主,穿著華美的禮服與王子翩翩起舞,緊接著以一個完美的婚禮作為整個童話的美麗結尾。而婚紗實現瞭女孩們兒時那最美麗的公主夢。
因為經濟條件的制約,20世紀80年代的人們還沒有形成婚紗的消費觀念,社會的意識滯後,以至於那個時候青年人對婚紗的強烈渴望以及追逐新時尚的美滿願望不能被完全滿足。最早期的中國婚紗禮服樣式死板,且可選擇性狹窄,人們隻能遙望電視裡的明星、上流社會的名媛淑女階層。
到之後的日子,通過婚紗禮服企業以及工程師等諸方的共同努力,婚紗的款式風格愈來愈多樣化。不過同時,我們也看見消費者在對婚紗的選購上存在著盲目性,選擇的常常皆不是適合本人的款式。
2001年之前,出嫁的新人大都還是選擇租賃婚紗禮服,而訂制購買禮服尚未在咱們國傢形成氣候。據統計,2005年中國有1000萬對新人喜結連理,而其中最少有60%的新娘選擇穿白色婚紗禮服舉行典禮。我們來想象一下,600萬個穿婚紗的新娘,那景象將是多麼壯觀 啊
二:古時候中國出嫁的程序?
《五禮通考》曾說,自後齊以來,無論天子庶民,婚禮“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征,五曰請期,六曰親迎。” 這便是古時候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
1。納采:這是議婚的第1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傢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啥呢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征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瞭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2。問名:是求婚後,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進展到用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所以又叫送定或定聘。
4。納征:是訂盟後,男傢將聘禮送往女傢,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之後的日子,這項儀式還采取瞭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傢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如意吉祥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5。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出嫁日期, 備禮到女傢,征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常常和過聘禮結合在一直,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6。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傢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常常被看做婚禮的主要流程,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這幾個形式中有一部分出於社交關系的需要,如女傢的“添妝”,到男傢時的“開揖”、“鬧洞房”等,都是確立社會關系的儀禮。純屬親迎部分的儀式,一般用花轎,分雙頂或單頂,扶親婦上轎的“送親嫂”,陪新郎至女傢接人的“迎親客”,都各有要求,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祀禮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每一過程又皆有幾種到十幾種形式,大多預示祝吉驅邪。親迎的季節,一般選在春天,州以農立,適逢農閑,豐收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禮”過後,進入過渡期,新婦回娘傢的“歸寧”,一直到新婦進入育產期,第2代再行誕生禮。從此,婚禮隻代表一種傢慶紀念日,按周年慶賀(滿一個“花甲”舉行隆重慶賀儀式,叫辦重婚酒),年年值慶,直至終年。
三:古時候婚嫁的儀式和流程
1/6
唐朝的愛情婚姻:締結:即定婚和成親。傳統“六禮”中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幣(下彩禮)屬於定婚的流程,擇日、親迎屬於成親的流程。可見,即便傳統禮儀,定婚的流程有四套,是重點。
婚禮禮儀中,入洞房之後,還有若幹註意和提防問題與事項。 其一,卻扇,古時,新婦多用扇遮臉,需待交拜後去之。稱為“卻扇”,和前面說過的催妝詩一樣,男方也要做卻扇詩。抄一首:
不須面上渾妝卻,留著雙眉待畫人. 城上風生蠟炬寒,錦帷開處露翔鸞, 巳知秦女升仙態,休把圓輕隔牡丹.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隻須放桂花。
2/6
宋朝的愛情婚姻:新郎迎親出門前獻祭,跪拜以後,接受爸爸的訓導:“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則有常” 新郎答:“諾。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新娘此時在傢,爸爸也在給她同樣的勸誡:“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 新娘媽媽整理新娘的鳳冠和披肩,教育說:“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
3/6
清朝的婚宴:
祭祀禮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祀禮拜天地祖先,告訴有婚事要舉行。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出嫁當日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燃炮:迎親禮車應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4/6
元朝的婚宴:娶親回到男傢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緊接著,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預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盛。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first of all拜佛祭灶,緊接著拜見爸媽和親朋友好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來講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式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朋友好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常常要延續兩三天,親朋友好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
5/6
秦朝的婚宴:催妝 送妝 鋪房這三項儀節在先秦文獻中未見記錄載入,是後代在婚禮的演變中發展出來的。催妝,是男傢派人攜禮催請女傢及早為新娘置妝的儀節。宋代,親迎前三日,男傢送催妝花髻、銷金蓋頭、花扇等物至女傢,女傢則答以金銀雙勝禦、羅花璞頭、綠袍、靴等物。送妝,是親迎前數日,女傢派人將嫁妝送至男傢的儀節。嫁妝常常用箱籠裝著,亦有人傢為炫耀陪嫁,將嫁妝用方桌一一鋪開,排成一個縱隊浩浩蕩蕩地送至男傢。嫁妝通常來講有箱櫃、被褥、首飾、衣服、綢緞、文房四寶及金銀器皿等,還有以田地房屋、店鋪、當鋪作為陪嫁的。
6/6
現代的婚宴:。決定婚禮日期、地點、儀式及婚宴方式 確定婚禮預算,草擬客人名單,召集好朋友討論婚禮計劃,確定伴郎、伴娘 確定婚禮證婚人 婚禮前準備 與婚禮的所有項目幹系人溝通,就婚禮籌備計劃和進展與爸媽溝通,發喜貼給親朋友好友,電話通知外地親朋友好友,親朋友好友出席確認,確定婚禮當天輔助人員、明確分工(男女雙方協調、酒店協調、爆竹燃放、酒店迎賓、婚禮簽到,喜糖發放、婚禮現場及酒店洞房佈置和佈局、婚車、攝影、攝像) 。
四:我國古代出嫁步驟詳細過程是如何的?有什麼說法和忌諱和避諱?
古時候婚禮講究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征,五曰請期,六曰親迎,這便是古時候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
1。古時候六禮
1。納采:這是議婚的第1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傢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啥呢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征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瞭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2。問名:是求婚後,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進展到用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所以又叫送定或定聘。
4。納征:是訂盟後,男傢將聘禮送往女傢,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之後的日子,這項儀式還采取瞭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傢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如意吉祥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5。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出嫁日期,備禮到女傢,征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常常和過聘禮結合在一直,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6。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傢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常常被看做婚禮的主要流程,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
2。古時候婚禮要準備的東西
1。花轎:花轎成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的。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種。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富人傢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迎親太太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回時新娘、迎親、送親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或綠)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鑼傘扇:在迎親隊伍之中,花轎之前。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壯觀。
3。鞭炮:迎親禮車在行列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預示慶賀。
4。火盆:放置在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跨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5。蓋頭:古時新娘身著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佈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取吉祥之意。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
6。秤桿:入洞房後,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的紅蓋頭,取意“稱心如意”。
五:我國古代傳統婚禮民間風俗禮儀
我國傳統出嫁禮儀
中國古代人們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因此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後來演化為婚禮。三書六禮是咱們國傢的傳統愛情婚姻風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出嫁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
1。看親篇
古時候女子常常“生在深閨人未識,是妍是媸沒有人知曉”。經媒人說合後,男方常常提出看一看的要求。這種由男方在媒人的服侍下到女傢作初次訪問的活動,叫作“看親”。雅稱“相親”。
相親的日子是由媒人預先定好並通知男女雙方的,於是,雙方都要作好準備。男方要依據婦方爸媽的愛好,準備一點禮物;婦方要灑掃庭院,準備接待客人。作為局中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盡也許有風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給對方a good“首要印象”。看親是愛情婚姻能不能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尤其是男方,尤其要謹慎小心要對待。禮物雖無非煙酒點心之類,並不上心數量多,價值高,而務必要投其所好,切忌觸犯對方爸媽的忌諱與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看親時,男子隻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
中國是個“禮義之邦”,講究含蓄。看親的結果常常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式暗示來表現。許多地方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爸媽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瞭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幹;緊接著姑娘的爸媽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傢,有的爸媽甚至還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帶走。
有些地區除瞭看親之外,還有“察人傢”的風俗。“察人傢”其實也就是說也是看親,是男方由媒人帶領到女方看過姑娘後,婦方爸媽對婚事暫不表態,再由媒人帶領,回方男傢。祁陽一帶則稱為“看當”。看那個時候,男方爸媽應先奉上香茶一盞,緊接著和婦方爸媽交談。婦方爸媽通過察看男傢並與男方爸媽交談,假如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爸媽立即以“親傢”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要不然,女方爸媽應起身告辭,男方不要勉強留客。
2。過禮篇
“看親”、“看當’、之後,要履行訂婚手續,俗稱“過禮”。
“過禮”的第1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的爸媽,自認為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常常在接到紅帖之後要請算命半仙精密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假如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當今社會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瞭,所以即便交換紅帖,常常也不過呢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瞭。
“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運的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不管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禮物至少要包括豬肘子一個, 酒一對,雞鴨各一,給對方爸媽的衣料各一套。鞋襪各一雙,包封一個,給姑娘的東西若幹。包封裡封多少money、給姑娘一些什訂婚禮物,多數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誠然,男方或女方爸媽亦應當盡最大力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
“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辦理出嫁證,正式確定愛情婚姻關系。
3。擇吉篇
出嫁證辦好後,男女雙方在法律上已經建立瞭合法的夫妻關系。然而在咱們國傢,這僅僅是出嫁活動的第1步。依照守舊的做法,嫁娶的主動者一方,其爸媽應選擇迎娶的良辰吉日,並由媒人通知對方,準備迎娶。稱為“擇吉”和“送日子”。
擇吉一般請教星象學者或算命選擇辦理,也可以自己看《通書》(雅稱“歷書”、俗稱“傢傢歷”,傳統叫作“皇歷”)擇日子。學歷水平高的那麼可以自己精密推算。一般認為,隻要“”相應,就是好運的日子。如“丙寅日”等。擇日完畢,雙方確定瞭出嫁日期,就應該發出婚宴請柬,請親戚朋友來參加婚禮儀式瞭。
請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爸媽親自送達親朋友好友手裡。親朋友好友們接到赴喜宴的請柬後,除特殊情況可以隻送禮不參與以外,多數都應登門道賀。道賀前,先要準備好禮物。禮物的多少視各人與主方關系的親蔬、交誼的深淺、自己的經濟條件來定。送男方的多數都付、用紅紙打“包封”。包封簽子上普遍要寫上一句預示祝賀的話。
包封裡面裝著,鈔票要下面朝上,一張張疊好放齊。鈔票最下層用紅紙寫上“ XXX 賀”或“ XXX 、 XXX 同賀”等字樣,謂之“掛裡”,便於賬房登記。
送給女方的禮物多是實物,不過也有用紅包替代的,叫作“助嫁”。傢物多是箱、櫃、床、被、餐具、衣料之類。送女方的禮物多數是親朋友好友們聞訊即主動送去,並不等請貼來瞭再送。由於女方爸媽要以送禮人的多少為據去決定“結婚酒”的規模。
4。迎娶篇
佳期在即,男女兩傢都要殺豬宰雞,準備喜宴,還要請好廚師、儐相、伴娘、轎夫、賬房、師爺及其他幫同辦事的勤雜人員。這幾個人應聘後,應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傢開始工作,作好迎親擺宴的準備工作。傳統婚禮通常是女傢早晨“結婚酒”、男傢裡午擺喜筵;假如是納婿(招郎——男到女傢)則反之。
一切準備就序後,男傢鳴炮奏樂,發轎迎親。媒人先導,接著是新郎、伴娘、花轎、樂隊、禮盒隊。女傢在花轎到來之前,要準備好喜筵。姑娘要由媽媽或姐姐梳好頭,用絲線絞去臉上的絨毛,化好妝,謂之“開臉”,緊接著飾上鳳冠霞帔,蒙上紅佈蓋頭,等待迎親的花轎。
花轎一到,女傢動樂鳴炮相迎。兇親隊伍進入女傢堂屋後,花轎落好,新郎叩拜嶽父嶽母,並呈上用其父名義寫好的大紅迎親簡貼。接著是女傢動樂開筵。席間,媒人和新郎要留意謹慎一些,由於中國民間有不少不成文的風俗,在新婚的三天裡,親朋戚友中的平輩和小輩青少年可以別出心裁地在媒人和新郎身上編演幾出區區的喜劇,叫作“洗媒”和“掛紅”(鄉下俗稱“賀新客”)。新娘的嫂子說不定會在盛給新郎的飯碗下層埋伏半碗辣椒面;新娘的妹妹會在斟酒時特別給姐夫抹一把鍋底灰 。。。。。對這幾個能增添歡樂氣氛的小鬧劇,媒人和新郎應該容讓——雖不妨也“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區區地報復一下,但卻絕不能生氣、發火,甚至同主客吵鬧、扭打。
早宴之後,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導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長輩行過禮之後,伴娘就可攙著新娘上花嬌瞭。上轎時,新娘不妨哭幾聲,以示對爸媽傢人的依戀。
新娘上轎後,即奏樂鳴炮,啟轎發親。樂隊在前,樂隊後面是新郎(有條件的要騎馬),接著是花轎和別的送親的人員。新娘在啟轎時,常常要塞個紅包給轎夫,以免花轎搖擺得過於厲害。
接親的隊伍將要到達新郎傢門口時,男傢要鳴炮動樂相迎。花轎停在新郎傢的堂屋門前,男傢請的伴娘(通常是年輕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轎簾,將新娘攙下轎來,儐相上前贊禮,賓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紅、黃各色紙屑替代),將婚禮推向高潮。
5。拜堂篇
拜堂是婚禮的高潮階段。迎娶之日,男傢發轎之後,儐相就要在男傢堂屋佈置和佈局好拜堂的場所。當花轎停在堂屋門前,男方請的伴娘站到花轎前時,儀式即已開始。香案上,香煙繚繞,紅燭高燒,親朋戚友、職司人員各就各位。儐相二人分別以“引贊”和“通贊”的身份出現,開始贊禮。新郎新娘按引贊和通贊的贊禮開始拜堂。
拜堂儀式流程如下:
引贊:新郎蒞位(佇立於轎前)
通贊:啟轎,新人起。
引贊: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贊: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樂鳴炮
通贊: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進香燭。
引贊:跪,獻香燭。明燭,燃香,上香,俯伏,興,平身復位。
通贊: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
緊接著,是守舊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雙親,夫妻相拜”最後才“引進洞房”。拜堂儀式至此完結。
6。喜宴篇
在傳統婚禮進行的前一天,男傢已經張燈結彩,其佈置和佈局大略如下:
堂屋:
1。門前對聯一副,加橫批。
2。堂屋中間高懸一方形彩燈,彩燈四面分別繪上“鸞鳳和鳴”、“觀音送子”、“狀元及第”、“合傢歡”圖案。
3。香案上一對碩大紅燭。
4。兩邊“對座”墻上貼“陪對”一幅。
5。後“金墻”上帖“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自上而下直寫。這六個字的寫法有講究:天要平,即“天”字的兩橫要寫平,不可以彎曲;地要寬,即“地”字寫寬一些,不要過窄;君不開口,即“君”字要全封閉,不能留縫隙;親不閉目,即寫繁體“ 親 ” 字,右邊的“ 見 ”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後一橫全部封住;師無別意:繁體的“ 師 ”字要少寫一撇,寫作“ 師” 。
新房:
1。門框兩邊貼對聯一副,加橫批(橫批一般寫“鸞鳳和鳴”四字);
2。門上貼大紅雙喜字;
3。新房正中懸彩燈;
4。窗戶上貼剪紙的大紅雙喜字,四角貼剪紙的蝴蝶圖案;
5。窗戶兩邊貼對聯;
6。墻壁四周掛字畫。
廚房:正門對聯一副,加橫批,門上貼紅“喜”字。
其他:所有房間門上均貼“喜”字一個。
拜堂之後,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來。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賀客。如在賓館、酒傢宴賓,則夫妻兩人都總結出去會見賓客並向賓客敬酒。
喜筵要按來客的尊卑長幼排定座位,叫作“請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那麼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長幼和身份、地位從高到低排列座次。做主的人要擺放在堂屋上方正中,請“大親”坐上首右邊席位,新郎的爸爸或舅父坐上首左邊席位作陪,其餘按尊卑長幼對號入座。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貴的一席擺放在新房中,請新娘的媽媽坐首位,由新郎的媽媽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座位排定後,儐相宣佈動樂鳴炮開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說幾句預示感謝的話祝酒,緊接著,廚房開上第1道菜來,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應該一個樣,唯“男大親”和“女大親”所在的席次,通例務必要有清蒸的豬肘子一個。並且,新郎要時刻守候在桌邊,為“上親”斟酒、送熱毛巾等,以示尊敬。
喜筵結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謂之“逃席”。假若不走,“洗媒”的人會把他的臉抹成鍋底。喜筵結束後,“上親”先到退堂屋稍事休息,吃些點心,由男方尊長陪著說些客套話,待勤雜人員把席面撤去,掃瞭地,大親就該起身告辭瞭。臨起時,男傢要“打發”衣料、鞋襪之類,講究的還有紅包。“送大親”是又一個熱鬧場面,男傢所有體面的人都要送到門口,還要鳴炮動樂,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爸媽應送客至村口。
七、鬧房篇
中國有鬧洞房的習俗。在過去,因為許多新人們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識,新婚之夜要他們生活在同一空間,心理上也許會感不自在。鬧洞房,無疑可Yi經過公眾遊戲讓新人消除隔閡,捅破羞怯的“窗戶紙”。而在今天,鬧洞房著重是向新人們預示祝福之意。
八、回門篇
依照我國婚俗習慣,出嫁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傢,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新娘傢老人心裡非常註重和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天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備,爭取給嶽父嶽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禮品事先備齊,買新娘傢老人心愛的禮品,禮品一般有四件。回門一般在上午九、十點鐘動身。新郎新娘應參加婚禮儀式那樣認真修飾、打扮,保持婚禮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傢,新郎、新娘first of all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就應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嶽爸媽為父親、母親,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朋友好友和鄰居也應展現出親切熱忱,文質彬彬,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就餐時,新娘要陪著新郎,一一向爸媽、親朋友好友和鄰裡敬酒,感謝我們對自己新婚的祝福。飯後,不要急著回傢,應再陪爸媽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緊接著再告辭回傢。並應主動邀約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傢中做客,也可邀約親朋友好友、鄰裡。
出嫁傳統禮儀流程的15個步驟:
1。祭祖: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先祭祀禮拜祖先。
2。出發: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
3。燃炮:迎親禮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4。等待新郎:禮車至女方傢時,會有一男童侍持茶盤等候新郎,新郎下車後, 應賞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傢。
5。討喜:新郎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閨中密友要攔住新郎,不準其見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條件要新郎答應,通過後才得進入。
6。拜別:新人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爸媽道別,並由爸爸蓋上頭紗,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7。出門:新娘應由福高德劭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由於新娘子在出嫁當日的地位比誰都大,因此不得與天爭大。
8。禮車:在新娘上禮車後,車開動不久,女方傢長應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後,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擲扇:禮車起動後,新娘應將扇子丟到窗外,意謂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傢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擲扇後必須哭幾聲,且在禮車 之後蓋「竹篩」以象征繁榮。
10。燃炮:由女方傢至男方傢的途中,同樣要一路燃放禮炮。
11。摸橘子:迎新車隊到達新郎傢時,由一位拿著橘子或蘋果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並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 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剝皮,意謂招來「長壽」。
12。牽新娘:新娘由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相之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新娘進入大廳。進門時,新人絕不可踩門 檻,而應橫跨過去。
13。喜宴:時下頗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禮,大多數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禮服向 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傢門口送客,須端著盛香煙、喜糖之茶端著盛香煙、喜糖之茶盤。
15。鬧洞房:新人被整之災情大小,端視新人是否曾在其他別的婚禮上戲弄別人,或平素待人夠不夠忠厚等。
六:古時候婚嫁有哪六禮?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