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相關知識天幹甲子五行(天幹地支基礎知識)
誰能談談關於天幹,地支之知識
天幹與地支
幹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等同於樹幹和枝葉。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幹,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幹地支,簡稱幹支。
天幹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人們把它們依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60甲子。
我國古代人們用這六十對幹支來預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循環往復,循環不斷,這便是幹支紀法。
0甲子
1乙醜
2丙寅
3丁卯
4戊辰
5己已
6庚午
7辛未
8壬申
9癸酉
10甲戌
11乙亥
12丙子
13丁醜
14戊寅
15己卯
16庚辰
17辛已
18壬午
19癸未
20甲申
21乙酉
22丙戌
23丁亥
二十四戊子
25己醜
26庚寅
27辛卯
28壬辰
29癸已
30甲午
31乙未
32丙申
33丁酉
34戊戌
35已亥
36庚子
37辛醜
38壬寅
39癸卯
40甲辰
41乙已
42丙午
43丁未
44戊申
45己酉
46庚戌
47辛亥
48壬子
49癸醜
50甲寅
51乙卯
52丙辰
53丁已
54戊午
55己未
56庚申
57辛酉
58壬戌
59癸亥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幹支相配以成六旬。”這隻不過是一個傳說,幹支究竟是誰最先創立的,此刻還沒有證實,但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預示幹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幹支紀法瞭。
天 幹 與 地 支
1。天幹
1。天幹五行屬性
甲乙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屬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
庚辛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2。 方位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间位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3。 幹四季
甲乙屬春、丙丁屬夏、庚辛屬秋、壬癸屬冬。
4。 幹化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5。天幹配身體
甲為頭,乙為肩,丙為額。丁齒舌、戊己鼻面、庚為筋、辛為胸、壬主脛、癸為足。
6。天幹配臟腑
甲為膽、乙為肝、丙小腸、丁為心、戊為胃、己為脾、庚大腸、辛為肺、壬膀胱、癸為腎,單為腑、雙為臟。
2。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十二支陰陽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
2。十二地支與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3。十二支與方位
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醜、未在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故為四季土。
4。十二支與四季
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戌為秋,亥子醜為冬。
5。十二支與臟腑
寅為膽、卯為肝、巳為心、午小腸、辰戌胃、醜未脾、申大腸、酉為肺、亥為腎、子膀胱。
子醜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6。十二支與三合局
申子辰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水局,巳酉醜合化金局。
7。十二支與六沖
午子相沖,未醜相沖、申寅相沖,酉卯相沖,戌辰相沖,亥巳相沖。因都處在互對的位上,所以又叫"對沖"。相沖就是相克。
8。十二支與相害
子未相害、醜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相害意為受害、被害。亦有相克之意。
9。十二支相刑
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為持勢之刑,醜刑未,未刑戌、戌刑醜、為無恩之刑,辰午酉亥為自刑。
10。十二支與五行長生帝旺
木長生於亥、帝旺在卯、死在午、墓在未。
火長生於寅、帝旺在午、死在酉、墓在戌。
金長生於巳、帝旺在酉、死在子、墓在醜。
水土長生於申、帝旺在子、死在卯、墓在辰。
11。十二支與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12。十二支的五行旺相休囚
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
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
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
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
13。十二支與月破
何為月破?月破其實就是月建對沖的地支,如正月建寅,寅與申相沖,申為月破。
14。十二支與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天幹和地支分別為什麼?
這個天幹地支之話:
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 算命學之寓意
算命學是一門十分博大精深的學問,長久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註,那麼對於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呢?相信對於此問題大傢也很想瞭解答案,那麼接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瞧一瞧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經過對於算命學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佳的溶入到現實生活中,那麼接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瞧一瞧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吧。
天幹地支五行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回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第1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永恒不變,每一天十二個時辰。
天幹之五行屬性
甲和乙代表的五行屬於:木;簡稱:甲木、乙木。
丙和丁代表的五行屬於:火;簡稱:丙火、丁火。
戊和己代表的五行屬於:土;簡稱:戊土、己土。
庚和辛代表的五行屬於:金;簡稱:庚金、辛金。
壬和癸代表的五行屬於:水;簡稱:壬水、癸水。
十幹分配天文
甲木為雷。雷者,陽氣之噓也,甲木屬陽,故取象於雷焉。稽諸月令,仲春之月,雷乃發聲,甲木旺,即其驗也,況雷奮於地,木生於地,其理又無不同者。甲木至申而遂絕,以雷聲至申而漸收也。凡命屬甲日,主喜值春天,或類象,或趨幹,或遙巳,或拱貴,俱大吉;運不喜西方。
經雲:木在春生,處世安然,必壽。
乙木為風。乙木長生於午,敗在巳。在午而生者,蓋乙為山林活木,至夏來而暢茂,詩所謂千章夏木青是也;其敗巳雲何?巳乃巽地,巽為風,木盛風生也,風生於木而反摧木,猶之火生於木而反焚木,其取敗也固宜,所謂乙木為風者,木其所自生雲爾。如人乙日建生者,在秋令大吉,秋令金旺,乙木能化能從而盤根錯節,非利器無所裁成;逢亥必死,其落葉歸根之時耶?
萬年歷裡面的天幹,地支指什麼意思?
一.十支紀年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幹和支之寓意:幹支是天幹,地支之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日幹10個符號排瞭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瞭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循環往復,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查看多個時間段的萬年歷。如:1516—2060年的萬年歷,記著五百年的天幹地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二十四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醜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依據“六十年甲子(幹支表)”的公元年對應進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剪掉鞭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48號幹支),《戊戌變法》的戊戌年為35號幹支,比辛亥年早13年,則“1911-13=1898”故《戊戌變法》是1898年。 應用公元年進行計算。應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餘數小於60,再用餘數減去3(幹支紀年是從公元4年開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餘數是22,再22-3,得數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幹支表)19號幹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12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天幹地支年,就是“鼠年”,此一年裡出生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天幹地支年就是“牛年”,此一年進而出生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12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預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24小時,而中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預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24小時和十二時辰對應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4。由公元推幹支記年 為瞭便於運算和使檢索更加直觀,借用六十幹支表並按順序加以編號成表一如下: 六十幹支表 甲子0 乙醜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醜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二十四 己醜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醜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醜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該表於公元前後的精密推算均適用,具體的方式方法如下: 1,求公元後某年(設為Y)的天幹地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總結出餘數,緊接著再減去4,最後依據所得結果查表相應序數所相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天幹地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天幹地支:1911÷60餘數是51,減4後得47,查表一47相應的幹支是辛亥,即1911年為辛亥年。因為幹支紀年60年一循環,當Y÷60的餘數小於4時,需借幹支紀年的一個周期60之數,例如1981年除以60餘數是1,直接減4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4等於57,查表一便知1981年為辛酉年。餘可類推。 2,求公元前某年(設為X)的天幹地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餘數,再用57減去所得餘數,依據所得結果再查表相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天幹地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天幹地支:221÷60,餘數為41,以57-41=16,查表一16相應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相應的幹支應為庚辰。同樣因為幹支紀年的循環周期為60年,當餘數大於57時,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天幹地支:479除以60餘59,用57減59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59等於58,查表一知該年相應的幹支為壬戌。其餘可以類推。 上述方法簡便易行,隻要記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紙筆,直接由心算推出結果。 5。速查幹支陰歷紀月法 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按照正月之幹支,其餘月份按幹支精密推算即可。 比如:2006年為丙戌年,其正月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6。速查幹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紀數減一,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六、G 除以10的餘數為天幹,Z 除以12的餘數為地支。 計算時帶[ ]的數預示取整。 比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 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餘數是 7 ,天幹之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餘數是 9 ,地支之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天幹地支日是庚申日。
天支地幹是什麼?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以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稱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
大概在戰國末年,根據各國史官長期沉淀出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來幹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所以有枝幹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幹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對幹支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十天幹”純屬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多數 是殷人所創制。至於“十二地支”,追溯於古巴比倫,在比較我國古代的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的十二宮後,指出我國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其傳入咱們國傢的途徑,可作大膽推測,也許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由巴比倫所傳授之星歷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之”,或許“商室本起 源於東方,其星歷知識乃由西來之商賈或牧民所輸入”。
一些學者從我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之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有現象。為駁幹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產生瞭”。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追溯於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幹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幹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幹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天幹地支之真真正正含義,天幹地支五行之義
天幹地支之真真正正含義如下:
春秋戰國時代開始采用十二地支來紀月。西漢時又采用十二辰加時制度,後又用幹支來紀年。唐五代用千支紀月。北宋時用幹支配合來紀時。
至此幹支全部可以 使用於紀年月日時,這便是幹支歷甲子歷的來歷。幹支紀時法在咱們國傢一直使用到現在,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