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功蛇形五行形意勁力(陰陽五行功)
“形意十二形拳”包括瞭哪些形態?
形意拳之十二形拳
十二形是以拳擬十二種動物的活法形態和搏鬥的特長而組成的形意傳統套路。它包括龍、虎、猴、馬、蛇、雞、燕、鷂、鮀、蛇、鹱,鷹、熊,較五形拳練習,又增添瞭很多手法、身法、腿法和步法,形象豐富、勁力全面,中提高身體素質、改變人的精神氣質,進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意圖,又可鍛煉和掌握多種勁力,提高攻防實戰能力。
形意拳是由心意拳(心意拳)衍變、戴龍邦所傳原為十大形,既龍、虎、猴、馬、雞、燕、鷂、蛇、鷹、熊。後由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創添瞭鮀和鹱形,使形意拳有與心意拳相似之外,但多數拳理拳法不全相同,使其形意技擊之法更趨於全面。
形意十二形之一——龍形
龍是我國古代傳統中的神化動物。。蟄龍升天、。雲龍九現、騰雲駕霧、翻江倒海等等,處處顯示龍的神奇變換。龍形練神,神發於目,威顯於爪,勁源於腰,而起於承漿之穴(下唇下陷處),在動作的技法中我們要學它有“搜骨之法”,“三折之勢”,順逆盤旋,起伏變換。在其起鉆騰越時,要象蟄龍升天,既輕靈又矯健。在落翻潛沉時,如霹靂擊地,既勇猛而又舒放。故龍形形式雖簡,而動作勁力難練。務從起伏柔韌,騰潛矯健的動作中求得周身三節慣穿,身腰剛柔形神一氣,能如此練習和認識,則形意龍形妙諦可得矣。。
形意十二形之二——虎形
虎有撲食之勇,既能胯打,又擅尾掃,故稱“虎有三絕之技”。它縱山跳澗,兇猛異常,不怪稱為“獸中之王”。經曰:“虎未撲食頭早抱”是指虎未撲食之前,總是先縮身,收腿,兩前腿抱於頭前額下,借以蓄力待發,並借後蹬腿,展腰之力,使其前撲既能縱高跳遠,又能勇猛力大,尤其是爪到嘴也到,使被撲動物無法抗脫。就是在奔跑中它最終的一撲,也完全具備這點,這便是虎撲食兇猛之所在,也是“虎抱頭”亦顧亦打的來歷。我們學練虎形就要知其技法,究其竅要,以求形神兼備,技擊效果好。
形意十二形之三——猴形
猴性敏且精靈。拳經雲:“猴有縱山之靈,攀緣之巧”,它的輕靈確非其它動物可比。我們學練猴形不論進退晃閃轉換中,還是縱跳騰挪時,不論是“掛印”、“倒繩”,還是“爬竿”都要意動身隨,手腳合一,以求一動周身俱動,並能一發即到,磨礪習久,則不難得猴形之精微
形意十二形之四——馬形
拳經曰:“馬有疾蹄之功、奔馳之勇“。因之我們在學馬形時,就是學它風馳電掣的特征。練馬形不能離開形意技法之本,要從“身似弩弓”,“行如槐蟲”的訓練中一步步悟出來,它絕不是瞎跑濫蹦,隻有將“槐蟲步”從輕靈合協及穩實中練出“勁疾步大”的技法勁力才對。無論是單馬形還是雙馬形,都要完全發揮形意的腰勁和下肢作用,拳經曰:“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足蹬”,“去意好似卷地風”正說明其兩腿前趟後蹬作用,隻右如此才能展現“踐拳似馬奔”的高超技法。馬形中的兩臂在演練中含裡摟、前沖的疾蹄之勁,其腕關節尤有扣腕裡刨的技法作用,也充分展現“拳打三節不見形”的精微所在。
形意十二形之五——鮀形
拳經曰:“鮀有浮水之精,撥轉之妙”。鮀,近代人著書因鼉與之同音,並且會水、兇狠,便誤認為是學它。實際鼉是揚子鱷,又叫豬婆龍,它兇狠、貪睡、且會泅水,在水中僅頭背處露水面。遊水時是直線前遊,掌是大巴掌形,並不顯輕靈。我們所練的鮀形是浮於水面,做曲線前進的,掌形是拇食指分開,其她三指卷曲,這掌分明是學昆蟲輕靈的爪兒,而不是學鼉的大巴掌。實際鮀形是前人諧音會意的自選字,在老拳譜註明為“剪字股”,人們俗稱“香油”,亦有叫“賣油郎”的灰褐色。長但是寸,六隻長腿的昆蟲,雨後在水面上常見到它。動物界稱它為“水上遊客”,譯音叫“銀蘆”,它才我們要學的浮遊水上,曲線遊進、既輕靈又快速,具有浮水之精的小動物。
形意十二形之六——雞形
拳經曰:“雞有單獨之形,欺鬥之勇”。雞形有稱雞形撕把(反映其欺鬥之勇)或雞形四把(反映其單獨之形)的。叫法不同,是由於要追求的側重點不同。雞形因其動作變化大,勁力豐富而被列入形意傳統套路之一。加之具有勁力順達,銜接緊湊等特點,故被形意前輩們所珍視。
雞形套路中有很多技法應掌握,如:“單獨”之穩整,“上架”之輕靈,“食米”之速脆,還有“報曉”、“抖翎”,既有“抻拔筋骨”之巧,又有擰腰抖身之爆發勁,尤其是雞的“欺鬥之勇”更別具形威。它不畏強暴、不懼異類,眥裂目突、翅羽蝟張、忽騰忽落、亦抓亦啄,真可謂聲威駭人。這幾個充分表現雄雞的神與氣,勇與智的效果,有待於格物致知為俺們所用。
形意十二形之七——燕形
拳經曰:“燕有抄水精,擊水之巧。”它矯捷低掠,扶搖高翔,靈活速敏,在鳥類中堪稱獨步。我們學練燕形不論是“抄水”、“啄泥”還是“擊水”都要在輕靈合協中去求得,練習時要求動作活而不浮,實而不滯,在一氣貫串中能縱得遠,起得快,落得輕,以達到跳躍的輕靈,起伏的流暢,勁力的實整和追求目的。
形意十二形之八——鷂形
鷂為猛禽,體積小但敏銳,“有束身之捷,入林之巧”。它的“形”與“意”已為練形意者融入常用技法之中,拳經曰:“束身而起”,起是去也,束身而起既是蓄力待發,又是亦顧亦打。尤其是“鷹鷂回頭”這一動作,是掌握“望眉斬夾反肩臂”之捷徑所在,從中既練鷹鷂回頭之神,又能喚發周身抖擻之勁。已成為形意愛好者練神發勁的經典動作,希望各位從鷂形式簡且變化少中,深入體驗,以求習而能精。
形意十二形之九——蛇形
拳經曰:“蛇有撥草之能,纏繞之巧。”通體曲伸柔韌,周身節節貫串。用之於拳,活動在腰,勁發於胯。故在傳統技擊上有“蛇形胯打”之說。可惜個中竅要人多不知,競誤認為“肩打”實大謬也,在學練蛇形時,雖是翻轉變換前進,但必須柔中寓剛,動作柔韌、靈活,開合束展鮮明,周身節節貫通,在曲折衷力求用勁完整,方得竅要。如能得勁得意,則沾身發勁之妙自可得矣。
形意十二形之十——鳥臺形
經曰:“鳥臺有豎尾之能。”誤有駘(劣馬)、鴿之寫法。故說類似駝鳥,而駝鳥隻善走並無豎尾之能,故不知是何物。鳥臺,也叫作兔鶻,是一種尾短的小鷹,人們叫它“禿尾巴鷹",獵戶得之,幼時磨其爪(因原爪過尖銳,以免捕捉時損傷野兔皮毛),喂養以捕野兔。野生的tai多站高枝,頭常向下,尾向上倒立著(即豎尾),為俯窺狡兔、野鳥,以便疾下捕捉。由於一般不知,才出現多種猜測。在拳的擊法上,因人是用雙臂在身前學其用尾,是借肋腹發勁,形成前擠上撐而發豎尾之勁,故它用的是“肋腹打”由於形意拳的技法達到高超境地時哪沾哪打,而在它的14處打法中,惟有人的“肋腹”處不能發勁打人,故李洛能才予以增補之,使形意拳的技法更全面
形意十二形之十二——鷹熊合演
鷹為猛禽,常盤旋高空,俯視獸禽,瞥目一瞬,禽獸難逃,因飛速,爪銳,力猛,鋒不可抗,故練形意的學其捉拿之精,瞥目之銳。熊是猛獸,雖性遲鈍,但力大稱雄。故做人立,項豎肩垂,兩膀一晃,樹木折斷,故人們學練它的豎項之力,甩膀之能,訓練長時間提神增力。
鷹熊二形因其特能單一,故沒有單練套路,昔有鷹熊半智取法為拳,曰:“起為熊,落為鷹,”形意才有拗步鷹熊合演的練法,使其俯仰陰陽相合,又使起落鉆翻相應,尤利於一氣之開合與收放,故傳統多練鷹熊合演,亦一拳兩得也。
誰能具體給我講一下蛇形刁手這個中國功夫
中文名稱: 蛇拳
所屬地區: 四川 廣東 江西 浙江 More 。。。
主題詞或關鍵詞: 拳術 武術 蛇拳
欄目關鍵詞: 傳統體育
介紹
Title 蛇拳
象形拳的一種,以模擬蛇的動作形象結合技擊法而成的拳術。手型以蛇形掌為主,有穿、插、按、劈、鉆、壓。擺、挑等掌法和崩、鉆、按、沖、橫、劈、勾等拳法,步型為半馬步、跪步、丁步、單獨步、弓步和麒麟步等。動作剛柔相濟,開合得宜。以柔勁為主,柔中寓剛。上肢、軀幹要松柔如意,下肢則樁實靈活 做到步活而樁實。實戰時則求身顫步轉,應巧柔還。二手忽閃神要戰;圈繞步,步偕身,用指搶喉快為準;龍戲珠,掌插肋,勿手啄人勿頂擊;腳尖點,虎爪進,急來緩應巧柔還。發勁時,並且 還發聲,常以呵、哈、絲聲助勢。蛇拳的套路主要由神蛇煉月、金蛇陸起、蛇蟠天真、白蛇吐信、風蛇繞樹、玄蛇盤石、毒蛇噴沫、騰蛇走霧、角蛇應尾等形象化動作組成。主要模仿蛇之盤旋曲伸、曲折吞吐、伸縮往來的巧妙。在練法上,力求動作柔韌靈活,開合吞吐鮮明,周身節節貫通,沿波浪曲線斜向前進。各流派武術均有蛇拳套路,如內傢拳中有蛇拳,蔡李佛拳的高檔拳中有蛇拳,南拳中有蛇形拳,河南心意門定身拳中有白蛇吐信十五式,八卦掌中蛇形掌,形意拳中有蛇形拳,峨嵋少林護山七拳中有蛇形拳,河北的子午原始蛇形掌,少林金剛禪自然門中有跋跎蛇拳等。
蛇形術的練法
①先用兩手掌按地,再用兩腳趾抵地,四肢撐地,在地上身體胸腹離地三寸左右,形如現代的俯臥撐,接著身體中部向上聳起,兩掌猛力按地,兩腳尖向後一撐,渾身都凌空離地,乘此按掌的勁力渾身向前躍出,緊接著落地仍使掌趾撐地,身體不許貼地。
②練習純熟時可跳躍自如,不覺費力,再以兩掌變拳,用拳頭和腳尖著地,支撐身體,
③拳頭再變為掌,五指和腳趾撐地,支撐渾身之重量,依上法繼續練習,直到跳躍自如,不覺費力。
圖解④身上背物,兩手指和兩腳尖著地,支撐身體,依上法練習,仍能跳躍自如。
以後仍然慢慢練習,逐日增力,可五指改為三指,再練跳躍自如時,可將三指變兩指,漸漸練習。身上重量可慢慢增添,至身上背一人,兩手用拇、食指和腳尖支撐渾身,仍可跳躍自如,進退和左右閃跳運用靈便時,表明大功告成。但仍須持恒不斷,繼續堅持練習,方可保功夫不退。 ②蛇行術為少林武術中地趟功、夜戰術的一種功夫,分前縱跳躍法和後退跳法及橫跳法、旋轉跳法等等,關鍵是練習雙手指和腳趾的力量和動作速度、跳躍能力,讓人身上各處靈活敏捷,渾身協調一致。跳時腰部要上聳,胸腹不要著地。
③練習蛇行術,對少林武術技擊散打有重要作用。手指和足趾經過練習後,堅硬壯實,力量充足,和敵人搏鬥,觸敵穴位,即有截閉敵血脈的危險。點敵肋間,則有指以洞穿之險。足踢敵人,則有筋斷骨折之狀。練成四肢指趾硬如鋼釘,重擊強敵身上,可令敵當即傷亡,是少林寺眾僧經常練習的功法之一,也是對敵實戰不可缺少的功夫。
④此功是夜行人退避下行的蛇行功法,讓人不易發現,更是讓人出乎預料而措手不及的行動功夫.是武林中的奇技。
蛇形術的歌訣
蛇行術法是奇功,伏耳下式地上行。練成手腳指如丁,觸之犯敵難活命。
太極五行拳的太極五行拳功效
1、 武當太乙五行拳的健身功效
1、1從武當太乙五行拳架勢和按道理來講剖析。
武當太乙五行拳 (也叫武當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式),是武當武術的主要拳種之一。此拳系明弘治(孝宗朱祐樘年間(1488-1504)),由武當山道教龍門第八代宗師張守性,依據武當張三豐《太極十三式》,並吸納瞭漢末名醫華陀《五禽戲》、道門流派中吐納、導引、技擊等融煉而成。在按道理來講太乙五行拳更偏重於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理論,因而其套路方位、路線,講究分陰陽五行、踩八卦、穿九宮的格局。在鍛煉過程中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要求心意相依,處處走圓化柔,腰隨胯轉,身法中正不偏,步帶弧形運行勻緩,動靜自如,動如蛇之行,勁似蠶吐絲,以整體柔韌之勁,制人之動,克人之剛,這充分說明瞭太乙五行拳在保健養生和技擊鍛煉中有重要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太極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領
太極拳 在我國歷史上已有多年,其中形意五行拳具有歷史性,也是太極拳的重要拳法。以下是我為各位整理的關於:太極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領。歡迎閱讀!
太極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領
五行拳法具有相克相生的原理,這也展現瞭太極拳中的互相矛盾、互抵的關系,即陰陽變化,每個招式動作皆有展現。
如相生學說,劈拳生鉆拳(金生水),鉆拳生崩拳(水生木),崩拳生炮拳(木生火),炮拳生橫拳(火生土),橫拳生劈拳(土生金)。
相克學說,劈拳克崩拳(金克木),崩拳克橫拳(木克土),橫拳克鉆拳(土克水),鉆拳克炮拳(水克火),炮拳克劈拳(火克金)。
練習太極拳具有補腎強身的效果,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對內臟具有按摩的效果,堅持練習可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另外,人秉五行之氣以成形,五臟各有所主,如腎主骨,心主力,肝主筋,肺主氣,脾主肉,明 白五行拳的相生與相克學說理論,對養生及技擊有莫大之益處。
習練內傢拳,假如光實踐練習而不理解理論者,是個瘸子;而有理論卻不去真實地去實踐之人,是個瞎子。隻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是完美的修行者。
五行拳“本諸勁力育心理,證之生理與衛生”,先求其規矩,後自然而然,是求練實戰技擊內功、勁力的最佳途徑與練法,練習的順序與太極拳的修煉順序大致相同,由招熟—懂勁---神明,不過呢是門派不同、師傳不一而提法不同而已。
修煉太極拳要求周身一致,內外雙修,太極拳也是一項有氧運動,能夠讓加快身體內外物質交換,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如有的形意拳派提到的五行拳中“身法和步法是修煉的第1階段,”其實也就是說,細剖析,身法和步法說起來不外乎是形,亦即我們常說的外在之架勢。練習五行拳外不乖於形勁,內不悖於神氣,相抱,內外和順;技擊時,“勁”分懂勁和化勁。
我能把對方之來力“聽懂”之,知曉其攻防變化之意圖,緊接著將其破解,形成人背我順之局面,此乃“懂勁”,將敵人之攻擊破解掉,緊接著將其打出,是為“發勁”。
形意拳師所說的“心法”即是“神明”階段,固然心法處處有,但修煉到上乘非神明而不足論矣。以我本人體會,形意拳的發勁在於身法,再進一步細說,發勁就在於人體的樞紐部位——脊柱。
在實戰時,充分利用脊柱發力,才能達到“點緊身松”,重創對手。真真正正想練好“五行拳”,除瞭重點練習五拳之首---劈拳外,還要將崩拳放在重點上進行練習,由於全部拳法及勁力技能皆可以從劈拳、崩拳中演化出來。
同時在橫拳中求達五行合一,由於在五行拳裡,橫拳是最吃功夫的,也是極為特殊的單操拳法,“萬物土中生,”橫拳是將其他四拳之勁合而為一的特殊拳法,劈拳、鉆拳、炮拳和崩拳皆可以由橫拳化生而出,隻是拳勢外在的運動軌跡不同而已。
形意拳勢合陰陽,形於自然,以之鍛煉身體可平肝益氣,讓人的思想不因寵辱、毀譽而引起情緒上過大的波動,為人坦坦蕩蕩,內心無欺,喜從心生,“無我相、無他相、無眾生相”。
使人活的自自在在、舒舒服服,進而促進氣血旺盈,經絡暢通、補益臟腑,自然達到滋潤保養, 頤養天年,長生久視。動靜以敬,指行為符合規范,有儀有節,這樣心火不會上升, 其它 各器官的功能也就能保持正常。
但切記,練拳不是萬能的良藥,在加強修煉的並 且,還須留意飲食起居,平時自己要有個良好的心態,快樂自己,健康無限。
大傢常講“養顏”,而我在這兒告誡大傢要“養言”,該說的話說,沒有用的話別說,“禍從口出”,話多瞭可能要對別人帶來傷害,同時對自己也有損傷。從練拳的角度來說,少言益肺,身健體壯;多言肺勞,作用與影響人的健康。
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腎出於耳和二便,主骨;陰虧正所謂腎虛的表現,淡泊寡欲,節制房事,這是腎的保養所必需的前提條件,更為養生傢所註重和重視的環節。
以上五個方面,都是至關重要的養生法,心肝脾肺腎的功能增強瞭,體內正氣充足,邪氣不能侵體,疾病也就難以入內,延年益壽、命過百歲的理想與願望是可以實現的。
人有“五質”,即骨、氣、肌、筋、血;性有“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拳有“五綱”,即金、木、水、火、土。由“五綱”生化內勁則能變化“五質”,“五質”之變化必將作用與影響“五常”。
故習練五行拳可變化人的性情氣質。練習形意五行拳,以內勁為宗,法簡效宏,技理合於醫理,功、法和一,近之於正道。在練功上要講究科學性和實效性,內養五臟,外練五拳。
形順,內五行合,周身俱養,邪氣避之,頤養身心;形逆,氣奴傷體,臟腑紊亂,疾病侵之,病魔纏身。“外”即練習者外在的間架結構,俗稱架勢,在行拳練功時勢正勁遒,形順氣舒,符合拳理標準,如此才能使技擊與生理不悖。
“內”即指人體內的精氣神方面,要求在演習拳功時,做到內氣鼓蕩、外形飽滿,內外和順統一,神志清爽。拳順心虛、氣勻神行,外靜內動,以氣催形,以形導氣,氣形合一,外柔內剛,意氣相連。
達到練習形意拳,一招一勢都要以心神行拳,亦即形於手、妙在心,招招連貫勁整,式式不斷架順。在技擊實戰過程中,其要竅在於有意於無意之間,即古譜經常提到的達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如此才能在交手時。
技由心生,皮肉如棉,筋骨如鋼,勁力生芒,隨敵而變,臻至自由無羈之境界,所謂“法無定法,萬法歸一”是也。
有人以為五行拳是一個基礎拳,就是簡單容易的幾個動作技法而已!沒有啥多關鍵的東西。這是特錯大錯的臆斷和幼稚的看法。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本質,也是形意拳重要的五種單操技法功夫,他遠非可有可無的拳術,它外形簡單而內涵十分深奧,所求者甚多,它著重是練形(身法、步法)、勁和意三種。
在對敵實戰時,五行拳的五種拳法可不是一成不變的單式,而是內意豐富、環環相扣、變化無窮的技擊法。不得明師傳教,不去刻苦練習,沒有超人的悟性,是非常難將功夫練到身上的,更甚者會有人可憐的練瞭一 生形意拳,也沒有得其個中三味。
形意五行拳內功正經
卷一 總論
內功之傳,脈絡甚真,不知脈絡,勉強用之,無益而有損。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泉,發勁循循。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玄妙,功乃無垠。
尻尾升氣,丹田煉氣。氣下於海,光聚天心。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含而閉,背平而正。足堅而穩,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肋開而張,氣調而勻,勁松而緊。
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有丹田,氣之歸縮,吸入呼出,勿使有聲。下收谷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入喉,以意送下,漸至於底。
通透穿貼,松悍合堅。按肩以煉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固胯,提胸以下腰。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鬥,松肩以出勁。橫勁豎勁,辨之清楚明白,橫以濟豎,豎以濟橫。
五氣朝元,循環往復,四肢無首,收納甚妙。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換如神,精神光芒,動則飛騰。
卷二 納卦經
乾坤頭項效法乾,取其剛健純粹。
足膝效法坤,取其鎮靜厚載。
巽兌肩背宜於松活,是乃巽順之意。
襠胯宜於緊靠,須玩兌澤之情。
艮震胸要竦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動莫疑。
坎離坎離之卦,是乃身內之意也,可以意念,不可以言傳。
卷三 神運經 總訣四章
第1章神運之法煉形而能堅,煉精而能實,煉氣而能壯,煉神而能飛。
第2章神運之體先明進退之勢,復究動靜之根。
第3章神運之用擊敵有用形、用氣、喜用神之遲速。
被擊者有仆也、怯也、索也之深淺。
第4章神運之意縱橫者肋中開合之式,丹田呼吸之間。
卷四 地龍經地龍真經,利在底功
渾身煉的,強固精明。伸可成曲,住亦能行。曲如伏虎,升比騰龍。行住無跡,伸曲淺蹤。身堅似鐵,法密如龍。
翻猛虎撲,搏疾鷹捉。倒分前後,左右分明。門有變化,法無空形。前攻用手,二三門同。
後攻用足,踵膝通攻。遠則進擊,近則迎接。大胯著地,側身而成。仰倒若坐,尻尾單憑。高低任意,遠近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