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运程

如何看陰歷的月份戊午太陽月亮(農歷和陰歷一樣嗎)

戊午 八字运程 06-29

一:日歷上如何看農歷和陽歷啊,如何算的?什麼冬月十九,臘月十九,啥意思。。。

日歷上字大的是陽歷下面那個是農歷

陰歷的12月就是臘月,臘月十九便是農歷12月19,冬月是指陰歷的十一月份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二:請問,陰歷大小月是如何確定的?其規律是什麼?

陰歷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互相彌補補充,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陰歷固定地把朔的時候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1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候,亦即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一樣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復雜,這裡就不予介紹瞭)

至於定陰歷日歷中月份名稱的依據,那麼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蘊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陰歷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時候天文學傢在編制陰歷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采用十九年七閏的方式方法:在陰歷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為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為啥采取“十九年七閏”的方式方法呢? 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回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精密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得來。由於十九個回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陰歷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瞭。

七個閏月安插到十九年當中,其安插方法不過有講究的。陰歷閏月的安插,從古至今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安插也不完全一樣。秦代以前,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瞭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蘊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至今仍沿用這個規定。

為啥有的月份會沒有中氣呢? 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相隔時間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歸年排65、二十四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節氣或中氣在陰歷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遲,到一定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個中氣移到另一個月的月初,這樣中間這個月就沒有中氣,而隻剩一個節氣瞭。

上面講過,古代人們在編制陰歷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標志,春分是二月的標志,谷雨是三月的標志……把沒有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瞭原有中氣的標志。

從十九年七閏來說,在十九個回歸年中有228個節氣和228個中氣, 而陰歷十九年有235個朔望月,顯然有七個月沒有節氣和七個月沒有中氣,這樣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也就很自然瞭。

陰歷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陰歷裡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范疇很大。這樣看來,陰歷好像顯得十分復雜。其實也就是說。陰歷還是有一定循環規律的:因為十九個回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陰歷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陰歷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一樣的。每隔十九年,陰歷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歷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1。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致上是重復的,個別的相差1。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復或者相差一個月。

24節氣是由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具體位置確定的。以每一年的冬至為始,每15度為一個節氣。

換句話說,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一年運行360度,共經歷二十四個節氣,每月(陽歷月)2個。其中,每月第1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2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此刻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一叫作“節氣”。

農歷以月為基本單位,一個月以新月出現的那一天為始直至下一個新月出現的前一天。因為月亮公轉的周期介於29到30天之間,農歷的一個月也就由新月出現時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是三十天,小月是二十九天。與陽歷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節的前一天常稱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兩千年的農歷十二月隻有29天。因為十二個月的時間較陽歷年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短11天左右,為瞭使農歷年與陽歷年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兩三年就需要加入一個閏月。大概每十九年要加入七個閏月。

農歷的計算有下列四條規則:

1.所有新月和節氣出現的時候的計算的東邊經120度即東八區標準時為準。但計算1929年以前的農歷時應的北邊京即東經116度25分的當地時為準。

2.新月出現的一天為一個月的第1天。如某個節氣的出現時刻也在這一天,則不論該節氣的出現時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個月中。

3.每一年的冬至總是落在這年的十一月中。從一年的冬至的第2天起到下一年冬至這一天止的這段時間稱為一歲。如一歲中有十三個新月出現,則這一歲為閏歲,要加入一個閏月。

4.閏歲中第1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由於一歲中隻有十二個中氣,所以閏歲中最少有一個月沒有中氣,也存在有兩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但這樣的狀況下隻有第1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閏月的前一個月為幾月則該閏月稱為閏幾月。

以上所列的農歷的計算規那麼是在清朝順治年間,即公元1645年,開始采用的。以上規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按道理來講完全以天文觀測為根據,其中沒有任何數學關系。這和陽歷完全是由數學關系確定的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陰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根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陰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農歷並不盡相同,由於純粹的農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陰歷年大小月是經過精密推算決定的。

陰歷每個月初一都恰巧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刻)。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因為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因此在陰歷的每100個歷月裡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5000年來,中國以農立國,訂定歷法是國傢大事。以往藩邦為預示效忠中國,必須遵用中國所頒佈的歷法和年號,是為「奉正朔」。但從民國以來,中國由封建走向現代,歷法便和脫鉤。中華人民成立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便擔起以往欽天監的角色,負責編訂萬年歷。由於萬年歷已失去昔日「正朔」的意義,坊間便流傳不同版本的萬年歷,術者須仔細分辨。

且舉一例:陽歷1978年9月2日,是農歷戊午年何月何日?

比對坊間的萬年歷,有說是戊午年七月三十日,有說是戊午年八月一日。而且由於日子順排的關系,陽歷1978年9月3日,也有農歷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之別,如是整個農歷八月皆有分歧。這個看起來平常但是的陰陽歷轉換,引出瞭一個深層的學理問題。

尤有甚者,紫微鬥數依農歷年、月、日、時安星。農歷月、日不確定,則無從起盤論命。故這個問題更值得我們深究。

此問題,可用另一形式預示:究竟1978戊午年,是「七月小、八月大」,還是「七月大、八月小」?農歷大小月的安排,原來由南北朝至唐代亦曾有過一些爭論,在此不妨細述。

中國唐代以前的歷法,以二次「日月合朔」(即在地球看到新月)的平均日數29、53日為一月,是為「朔望月」 (Synodic month)。由於29、53日不是整數,因此農歷有瞭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由先秦至唐代,歷法均是大小月輪流交替,隻有某些時候有兩個大月連續出現。此種歷法,是為「平朔」。

但由於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公轉,因此月球公轉速度就有快慢之別,29、53日隻是朔望月的平均值。采用「平朔」的歷法,大小月相間,誠然比較簡單,但日月合朔(新月)就未必發生在初一,或許是在上月末日,或是在本月初二。南北朝時期劉宋何承天,first of all主張以實際「日月合朔」之日為初一。此種歷法,是為「定朔」。采用「定朔」的歷法,初一必然是「日月合朔」之日,但由於月球公轉速度不均,所以有連續數個大月或連續數個小月的情形。「定朔」一法,起初面對不少阻力,直到唐代,中國歷法才開始棄「平朔」而用「定朔」。

於是,要回答1978戊午年是「七月小、八月大」還是「七月大、八月小」,我們便需找出當年日月合朔的精確時刻。以下日月合朔時間,錄自《一百六十年歷表.附日月食典》一書,劉寶琳、劉婷婷編,科學出版社出版:

日月合朔時間 農歷月日

1978年2月7日22時54分 戊午年正月初一

1978年3月9日10時36分 戊午年二月初一

1978年4月7日23時15分 戊午年三月初一

1978年5月7日12時47分 戊午年四月初一

1978年6月6日03時01分 戊午年五月初一

1978年7月5日17時50分 戊午年六月初一

1978年8月4日09時01分 戊午年七月初一

1978年9月3日00時09分 戊午年八月初一

1978年10月2日14時41分 戊午年九月初一

1978年11月1日04時06分 戊午年十月初一

1978年11月30日16時19分 戊午年十一月初一

1978年12月30日03時36分 戊午年十二月初一

據《一百六十年歷表》序言,該書使用的是現代中國標準時間,即格林威治東八區(東經120度)時間。北京位於東經116度23分,因此北京地方平均時間(Local mean time)比中國標準時間早14分鐘,如下表:

東八區時間、中國標準時間 東經120度 00時00分

北京地方平均時間 東經116度23分 23時46分

東七區時間 東經105度 23時00分

萬年歷之分歧,實由時差而來。若編歷者采用現代中國標準時間,日月合朔發生在1978年9月3日00時09分,故陽歷9月3日是農歷八月初一,也就是七月大、八月小;但若采用北京地方平均時間,日月合朔發生在1978年9月2日23時55分,故陽歷9月2日是農歷八月初一,也就是七月小、八月大。

古時候中國並無現代時區概念,天文觀測及精密推算均在歷朝首都——即欽天監所在居住地——舉行。於是,作者本人是這樣想的1978戊午年「七月小、八月大」較妥。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三:陰歷年的月份是如何算的?

農歷定月的根據是月亮的運動形式: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之時間,謂之“恒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也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風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來講。

農歷,是按月亮的盈虧變化來制定的。一個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長短隻是月的整倍數,與回歸年無關。農歷中的月,是指月球環繞地球公轉一次需要的約29、5個太陽日的周期,與月相掛鉤,能表現月亮的圓缺變化。月也與四季寒暑無關。希臘歷和回歷都屬於這種歷法。它的一年中,也沒有可能出現“雙春”、“盲年”。

農歷定年的根據是地球的運動形式: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354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11日,積至三年,餘33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25日或26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其中某一月為閏月,月名依前一月名來定,如前月是八月,閏月則為閏八月。平年則十二個月。陰歷平年有十二個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閏年為十三個月,閏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農歷一個月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初一日。每一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為歲首。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四:陰歷的月份如何區分大小月

農歷定月的方式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給出,朔所在日為初一,朔望月長約29、53059日即29天半多一些,因日歷必須用整數,所以規定陰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計瞭0。53059日,就得把這少計瞭的0。53059日加起來放在下一個月,那下個月就有瞭30天。即便計瞭30天,不過還多出瞭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這個數不管大月還是小月,都多出這個數。那麼一年就多出瞭0。36708日。三年後,就多出瞭1、01二十四日,就必須在這一個小月上加上一天,由此就會出現兩個大月。即便加瞭這一日後,還有0。01二十四日的零頭,又得與0。53059日加起來再往後累加。。。。。。如此循環不已。於是,陰歷的大月小月設置非常難象公歷一樣找到規律。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五:陰歷和農歷是一回事兒嗎?

全地球的歷法有三種:陽歷、農歷和陰陽合歷。很多人一致認為陰歷就是農歷,其實也就是說這是錯誤的。陰歷不是純粹的農歷,而是陰陽合歷。

陽歷:是以太陽的視運動周期,亦即地球繞太陽運動周期為基礎的,所以叫做太陽歷,簡稱為陽歷。它的每一個歷年都近似於回歸年,每一個歷年中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具體位置較好地符合,例如春分點永久在3月21或22日,不可能有大的出入。陽歷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公歷其實也就是說隻是陽歷的一種。古羅馬的儒略(Julian)歷和格裡高(Gregorian)歷也都是陽歷,而格裡高歷(或稱格裡歷)就是我們此刻所說的公歷。

農歷:是依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由於古代人們稱月亮為太陰,故而又有太農歷之稱,農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農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農歷每30年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成為355天。使用農歷的唯一好處就是農歷上的每一個日期皆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當這一世界上除瞭幾個伊斯蘭教國傢由於宗教的緣故仍然使用農歷外,基本已經廢棄不用瞭。

陰陽合歷:同時考察太陽和月亮的運動,把回歸年和朔望月並列作為制定歷法的周期。

陰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農歷相同。但陰歷運用瞭設置閏月和24節氣的辦法,裡邊 的24節氣就是把太陽的運動軌道等分為二十四份,使得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瞭陽歷的成分,它比純粹的農歷好。因 此,咱們國的陰歷是既與太陽運動有關,又與月亮運動相關的陰陽合歷。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六:陰歷和農歷一樣麼?

陰歷就是農歷,以月亮為觀察計算對象使用於農業時代農事故也稱陰歷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zwb乾坎艮震好运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