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會作用與影響畢生運氣嗎天幹五行生辰八字(老黃歷免費八字算命最準)
一:生辰八字確實能決定命運嗎?
四柱八字法和命相法,是用以預測推算人生的,當然有一定的準確率,才會流傳如此多年。現代許多人出於商業目的,故意加以神化虛化,誇大其詞,弄得很神秘。其實也就是說和天氣預報,從根本上沒多大區別。天氣預報,主要數據來自衛星收集和人員觀察,最後結果是氣象專業人士依據數據剖析推理總結出。八字和命相,把人的出生年月或面部手紋的信息整理出來,占師依據這幾個信息來剖析推理人生。因此講,隻要給出的信息是準確的,一個出色占師是可以推理人的命數。但命數是天然形成的,不可以人力改變,不管你去預測推算與否,它都會這樣進行下去。因此講,預測推算術能推理命運,卻不能決定命運。
二:命運!人真的有命運嗎?生辰八字可以決定一自個的畢生麼?
作用與影響一自身命運的因素,最主要的是自己先天命運。一自個的命是先天的,而運是後天,後天是能夠改變的。涉及出生的時代,社會環境,出生年月日時的組合,風水,姓名,自己一身的修養和努力等六個方面諸多因素。尤其是出生的時代,同樣一個八字,生長於上千上百年前的古時候,和生長於今天,乃至以後上千上百年的未來,必然有不同的命數。生長於和平和戰亂時代,也必然有不同的命數。所用其作用與影響力遠超個人先天命運,姓名,風水等因素。
三:生辰八字能註定人的人生的命數嗎?
1、命數是“註定”的。由於在你出生的時刻,星宿的具體位置就作用與影響瞭您的人生。
2、所謂“命運”並 不是絕對的。“命運”隻不過是一種機遇,一種可能。
3、命數是能夠改變的。如從居傢風水,名字等作改變,均可達到轉運的作用。
4、人的品德性格也是命運的一部分,而且或許應該是最要緊的一部分。命運之所以蹤跡可循,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於人的品德性格從一出生就大體上確定瞭,本性難移嘛!!!
5、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命運中人的品德性格是內因,環境、機遇等是外部因素。內因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外部因素起推動作用。
於是,記住一句話“要改命,先改變自己”。由於這才是最根本而有效的!!!!!!!!!
四:生辰八字怎樣作用與影響一自個的命運
時空場 五行 生克 風水 紫薇星座 也是時空場原理!!!似乎的東西 並不 而不的東西 才是名符其實的!!! 宇宙很不簡單 卻又無比簡單!!!人生的意義恐怕就是找到自己 亦即回到最初的本來面目!!!比登天難多瞭 哎 人生如夢 不必太清醒!!!
五:怎樣計算生辰八字
; 怎樣計算生辰八字?平時生活中,有的friend經常看見有人請人計算生辰八字,究竟這個生辰八字是怎麼計算的呢?具體皆有哪些計算方法?下面使俺們一起去瞭解吧。
操作方式
01
生辰八字是依據出生的年、月、日、時來計算的,各有天幹、地支相配。每項為一柱兩個字,共四柱八字。依據這生辰八字,即可精密推算出一自個的命運。舊俗男女訂婚時須先交換八字帖,也稱“庚帖”,或簡稱“八字”。
02
打比方說陰歷2008年1月10號8點出生的四柱就是: 年--戊子 月--甲寅 日--丙戍 時--壬辰。如此便組成瞭四柱八字。裡邊 的日元的丙字代表自己命主,是是火命。
03
排年柱:年柱可Yi經過黃歷來查找,很方便。假如出生的年份是20二十四年,陰歷是甲午年,年柱即為甲午。 排月柱:月柱就是用幹支預示出生年月所處的節令(註意和提防依據每月的月令來定)。
04
具體如下:
一月為寅月:從立春到驚蟄 二月為卯月:從驚蟄到清明 三月為辰月:從清明到立夏 四月為巳月: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為午月:從芒種到小暑 六月為未月:從小暑到立秋 七月為申月:從立秋到白露 八月為酉月: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為戌月:從寒露到立冬 十月為亥月:從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為子月:從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為醜月:從小寒到立春。
05
假如寶寶出生於陰歷庚寅年三月,對照年上起月表可以查出寶寶的月柱為庚辰。
依據年上起月表的口訣訣竅: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丙上,
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方發,
甲寅之上好追求。
查詢方法:假如寶寶出生的年份是甲年或己年(年柱天幹為甲或己),則正月為丙寅,二月為丁卯,三月為戊辰以此類推即可。
06
排日柱:日柱,日元支需要查找萬年歷。例如:寶寶出生於2010年5月6日可以查得日柱為丙辰。排時柱:時柱,就是用幹支預示人出生的時辰。
07
具體如下:
子時: 23點至1點
寅時: 3點至5點
辰時: 7點至9點
午時: 11點至13點
申時: 15點至17點
戌時: 19點至21點
醜時: 1點至3點
卯時: 5點至7點
巳時: 9點至11點
未時: 13點至15點
酉時: 17點至19點
亥時: 21點至23點
口訣訣竅:
甲己還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
壬子是真途。
六:有誰知道生辰八字是如何算出來的?
先上網查一下萬年歷,假如不行的話就看看這個從已知年份計算幹支紀年很簡單:年份數減3,除以10的餘數為天幹,除以12的餘數為地
支。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和蔡勒公式很相像,如下: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數月i=0,偶數月i=6)
其中C是世紀數減一,y是年份後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
14月來算。g除以10的餘數為天幹,z除以10的餘數為地支。
巧妙運用和幹支相關的幾個計算公式,還不錯在沒有萬年歷的情形下精密推算出古書裡的幹
支紀日相應的公歷日期。
------------------------------------------------------------------------------
幹支紀日,從夏朝就會開始使用瞭。依據對我國古代歷史典籍《春秋》中記錄載入的日食的
研究,咱們國的幹支紀日,從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開始,一直到
今天,都未曾間斷。幹支紀年的出現則略晚一些,直到東漢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
下令在全國實行,到現在也未曾間斷。於是,凡是需要接觸中國歷史的人,總不免要遇見查
某一年的天幹地支或某一日的天幹地支,以及由年幹支和日元支精密推算是哪一年或哪一日的問題。通
常,這類轉換靠查歷書皆可以解決。但既然幹支也是一個輪回系統,自然也就有從年份和
日期求幹支的公式。
在介紹求年幹支和日元支的公式前,先把幹支的特征介紹一下。幹支是天幹和地支之
組合。天幹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即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和地支從“甲子”開始,按順
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後一個時,再從第1個開始繼續相配,就形成瞭六十個幹支,也稱
“六十花甲子”。為啥是六十個幹支呢?這個從數學上比較容易回答。依據幹支的構成條
件,其循環周期必定是天幹數和地幹數的最小公倍數。而60正所謂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
假如我們把“甲子”編為1號,“乙醜”編為2號,這樣編下去,就能夠得到一個幹支
和序號的對應表,如下:
1、甲子 2、乙醜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醜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己醜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細心觀察這一張表,不難發現,由序號得到對應幹支是比較容易的,序號除以10的餘數就
是天幹之序數(假如餘數為0,則為最後一個天幹癸),序號除以12的餘數就是地支之序
數(假如餘數為0,則為最後一個地支亥)。打比方說37號幹支,由於37 mod 10=7(mod預示
取餘數),相應的天幹是庚,37 mod 12=1,相應的地支是子,所以37號幹支就是庚子。
顯然,一個整數除以10的餘數就是它的個位數,這就使求天幹更方便瞭。
而由幹支推它的序號,也不困難。這即是一個同餘方程組的求解問題,我們用初
等數論中的中國剩餘定理就能夠解決。打比方說要算戊午的序號是多少,依據上面由序號得到
對應幹支的原理,比較容易得到如下方程組:
{ x mod 10 = 5
{ x mod 12 = 7.
其中x是待求的天幹地支序號。依據中國剩餘定理,有:
x ≡ 6 * 5 - 5 * 7 (mod 60) = 55,
即戊午的序號是55.這和上面的對應表的是一致的。一般地,要是天幹的序號為m,地支之
序號為n,則幹支的序號為:
x ≡ 6m - 5n (mod 60) (1)
簡單點說,假如6m-5n的結果是正數,這個數就是幹支的序號;假如是負數,把它加上60
就是幹支的序號。
瞭解瞭幹支及其序號的互相精密推算,接下來由我們先來介紹年幹支的求算。需要說明的是,
幹支紀年紀的是陰歷年,而不是公歷年。但由於陰歷年的歲首和公歷年的歲首相隔較近,
使陰歷年總是和某一公歷年的多數重合,於是,通常來講也用公歷年的年份預示和它多數
重合的陰歷年。這樣我們就比較容易給出陰歷年的天幹地支序號為:
x = (Y-3) mod 60, (2)
其中Y是年份。獲得瞭幹支序號x,就能夠求出對應的幹支來。打比方說2004年的天幹地支序號:
x = (2004-3) mod 60 = 2001 mod 60 = 21,
21 mod 10=1,天幹為甲,21 mod 12=9,地支為申,於是,2004年是甲申年。
細心觀察,俺們是可以發現,其實也就是說用Y-3直接除以10,就能夠得到天幹,用Y-3直接除以
12,就能夠得到地支。這是由於
x = (Y-3) mod 60
等價於
Y-3 = 60 * n + x,
其中n是Y-3除以60的商數。等式兩邊同時除以10,餘數也必然相等。而右邊第1項是60的
倍數,自然也是10的倍數,能夠被10整數,於是Y-3除以10的餘數就必然等於x除以10的餘
數。
於是,其實也就是說我們完全用不著先求幹支的序號,而可以分別求天幹和地支,合起來就是幹
支,如此便減少瞭一步運算。而對於年份的天幹,同樣隻須看末尾一位。末尾為4的年份
的天幹總是甲,末尾為5的年份的天幹總是乙……依次類推。
再來看日元支的求算。俺們是可以仿照星期的求算,得到一個比較直觀的計算日元支的
公式如下:
G = (Y-1)*5 + [(Y-1)/4] - [(Y-1)/100] + [(Y-1)/400] + D + 15, (3)
其中Y是年份,D是累積天數,[。。。]預示取商數,亦即隻取計算結果的整數部分。把G除
以60,餘數就是幹支的序號。或者把G除以10或12,可以直接得到日天幹和日地支。不
過,和形式相似的求星期的公式一樣,這個公式還不夠簡煉,尤其是第1項(Y-1)*5,在
Y為四位數年份時,計算出來的結果是一個較大的四位數或五位數,口算很不方便。
我們用推導蔡勒公式的辦法,可以改進這個公式。先來看和年份相關的部分的改進。
大傢都清楚,按公歷的置閏規則,一個世紀的總天數或許是365二十四天,或36525天。假如這個
世紀中末尾為00的年份是閏年,這個世紀就隻有36525天;要不然就隻有365二十四天。我們不妨
稱有365二十四天的世紀為“平世紀”,有36525天的世紀為“閏世紀”。對於平世紀,由於
365二十四 mod 60 = 44,
因 此,每過一個平世紀,同一天的天幹地支就向後推進44個序號。同樣,每過一個閏世紀,同
一天的天幹地支就向後推進45個序號。這就使我們比較容易得到一個計算每個世紀第1年(年份
末尾為01)3月1日的公式:
G = 44C + [C/4] + 15, (4)
其中C是世紀數減一。
而計算任一年3月1日的天幹地支的公式也可以很快得到:
G = 44C + [C/4] + 5(y-1) + [y/4] + 15,
即
G = 44C + [C/4] + 5y + [y/4] + 10, (5)
其中y是年份後兩位數字。
接下來由我們再列出每月天數: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天數 31 28(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減30後的
剩餘天數 1 -2(-1) 1 0 1 0 1 1 0 1 0 1
假如把1月和2月視為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同樣能夠得到下面的式子:
D’ ≡ [3*(M+1) / 5] + d - 2 (mod 10) (6)
及
D’ ≡ [3*(M+1) / 5] + d - 2 + i (mod 12) (奇數月i=0,偶數月i=6), (7)
其中,D’是從3月1日開始算起的累積天數,M是月份,d是日數。把(6)(7)兩式和(5)式合
起來,再進行適當的化簡,就獲得瞭計算公歷任意一天的天幹和地支之公式: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8)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數月i=0,偶數月i=6)
(9)
假如先求得瞭g,那麼
z = g + 4C + 10 + i (奇數月i=0,偶數月i=6). (10)
g的個位數就是天幹序號,z除以12的餘數就是地支序號。這裡需要再次強調:1月和2月是
當做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的,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來取值。
俺們是可以把(8)(9)兩式和蔡勒公式對比一下:
W = -2C + [C/4] + y + [y/4] + [13*(M+1) / 5] + d - 1,
可以看出它們的形式非常相似,區別僅僅是幾個常數的區別。
盡管此刻中國業已不用幹支紀日瞭,但有時還是需要計算日元支的。打比方說,歷法有所
謂“三伏”和“入梅”“出梅”,都和日元支有關。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是指夏
天最熱的一些時日,入梅和出梅是指江南一帶梅雨季節的開始和結束,原本是和氣候有關
的用語。但由於古時候沒有準確的天氣預報,無法準確預測推算三伏和入出梅的時間,因此就在
歷書上硬性規定幾個日子作為三伏開始和入出梅的日子,這樣確定一個大體的日期以備參
考。此刻固然有瞭比較準確的天氣預報,但三伏和入出梅代表一種傳統歷法,仍然流傳下
來。
歷法規定夏至後來的第3個庚日為初伏開始,共十天;第4個庚日為中伏開始,十天
或二十天;立秋後來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開始,共十天。中伏的長度之所以不固定,是因
為夏至、立秋的日期和庚日的日期是逐年浮動的,立秋後來的第1個庚日或許是夏至之後
的第5個庚日,也或許是第6個庚日。假如是前者,中伏就隻有十天;假如是後者,中伏
就長達二十天。註意和提防假如夏至當日是庚日,夏至之後第1個庚日是指夏至之後第十天,而
不是夏至當日,這時初伏第1天就是夏至之後第3十天。同樣,假如立秋當日是庚日,末
伏第1天就是立秋之後第十天,而不是立秋當日。入梅其實指的是芒種後來的第1個丙日,出
梅是指小暑後來的第1個未日,亦有同樣的規定。
知道瞭這幾個,俺們是可以算一下2004年的初伏、中伏和末伏都是什麼日子。這需要先知
道夏至和立秋的日子。假如知道夏至是6月21日,立秋是8月7日,那麼運用公式(8),夏至
這天的g為:
g = 4 * 20 + [20/4] + 5*4 + [4/4] + [3*(6+1) / 5] + 21 - 3
= 80 + 5 + 20 + 1 + 4 + 21 - 3
= 128,
個位數是8,天幹是辛。夏至之後第3個庚日就是夏至之後第二9天,亦即7月20日,這天
亦即初伏第1天。中伏第1天那麼是7月30日。同樣可算出立秋這天的g為:
g = 4 * 20 + [20/4] + 5*4 + [4/4] + [3*(8+1) / 5] + 7 - 3
= 80 + 5 + 20 + 1 + 5 + 7 - 3
= 115,
是個戊日。立秋之後第1個庚日就是立秋之後第二天,也即8月9日,這天就是末伏第1
天。由此也可知,2004年的中伏隻有十天。同樣可以由芒種和小暑兩節氣的日期,算出
2004年的入梅日和出梅日分別為6月6日和7月15日。
反過來,知道瞭年幹支和日元支,求對應的年份和日期就相對麻煩一點瞭。由於幹
支是循環使用的,所以必須先知道欲求對應年份和日期的天幹地支是屬於哪一次循環。打比方說
我們預先用公式(2)算出來1864。19二十四、1984年都是甲子年,假如要曉得戊戌變法是哪
一年,first of all要明確它是十九世紀末的事情,也其實就是屬於1864年開始的這一個輪回裡。那
麼,我們用公式(1)可以算出來戊戌的序號是35,於是戊戌年就是(1864-1)+35=1898年。
之因此要先減一,是由於甲子的序號為1,需要把這個序號先減去。
至於日元支,由於古書裡的日元支總是和年、月配合使用的,所以不難確定它屬於
哪個循環。打比方說《明史·莊烈帝本紀》記錄載入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的日子是崇禎
十六年三月丁未。崇禎十六年就是公元1644年。三月固然是陰歷的三月,不過俺們知道農
歷的日期在公歷裡固然是浮動的,不過 也不出一定的范疇,打比方說陰歷三月初一,總是在
公歷3月22日到4月19日之間浮動。於是,先來算1644年3月22日的天幹地支。我們有:
g = 4 * 16 + [16/4] + 5 * 44 + [44/4] + [3*(3+1) / 5] + 22 - 3
= 64 + 4 + 220 + 11 + 2 + 22 - 3
= 320,
個位數是0,
z = g + 4C + 10
= 320 + 64 + 10
= 394,
除以12餘10,因此這一天的天幹地支是癸酉,其序號為6*0-5*10+60=10。而丁未的序號是
6*4-5*8+60=44,在癸未之後34天,因此三月丁未當然是3月22日之後34天,即4月25
日。這便是說,崇禎自縊的日子是1644年4月25日,這和查看萬年歷的結果是一致的。 中國古代人們采用幹支紀年法,直至今,我們還經常提到某某年的幹支是什麼,打比方說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別預示瞭這兩年的屬相鼠和豬。因此很少有些人不清楚天幹地支是什麼,但很少有人瞭解幹支與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密切聯系。事實上,每個天幹每個地支皆有它本人的陰陽五行屬性。正由於幹支自己具有獨一無二的五行屬性,人們用幹支預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聯系起來,由命理學者依據五行生克來推理出人的命數。 既然講命理,那我們就從最基礎的東西講起,先來認識一下十天幹和十二地支。 幹支,顧名思義,是主幹和枝丫之義。有幹有支,這才是一棵完整的樹,因此天幹在上地支在下,這樣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古代人們最初對天幹地支之命名確實有這層含義,不過在命理八字學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長的根須。為瞭方便進行下一步學習,我們不如這樣理解,天幹地支之組合就好像一棵樹,天幹是樹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幹部分,而地支那麼是樹木在地下蜿蜒生長的根部。如此的比喻,在命理學上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人們會慢慢體會獲得。 幹支誕生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瞭,具體不詳,但能夠確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經存在瞭,由於俺們是可以看見,商朝的帝王們都鐘意取一些與幹支相關的名字,打比方說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個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們容易想到,古代人們最開始是用地支來記月的,不過後來就會開始用天幹地支組合起來的60甲子記年、月、日、時,也就有瞭完整的天幹地支紀年法。年月日時各取一天幹一地支也就有瞭我們平常時候所說的“生辰八字”。 天幹是十個,五行為五個,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陰陽,於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瞭十天幹。打比方說甲是陽木,乙是陰木,丙是陽火,丁是陰火。具體有歌訣寫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间位置戊己土。” 十天幹在單數位次上的屬性為陽,在雙數位次上的屬性為陰,一陰一陽互相交替,鄰接的天幹又是五行屬性上相生的關系。打比方說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這樣一來,十天幹之五行屬性甚至方位含義都一目瞭然,特別容易明瞭。不過十二地支就遠比天幹要復雜。大傢都清楚,地面之上的東西都清晰清楚明白,比較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東西卻隱藏得很深入,根須嘛,容易交錯糾纏難以分辨,這樣,地支之屬性也就隨之變得復雜難辨起來。 我們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組,每四個為一組,分別為四旺,四生,四庫。 四旺,這是最簡單容易的一組,它們是子、午、卯、酉,它們的五行屬性十分“單純”,即,子是陰水,午是陰火,卯是陰木,酉是陰金。因為在十天幹中癸預示陰水,因此我們又說,子中藏癸,同樣的,我們說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這個“藏”字,稍微有些蘊藏儲備之寓意,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來的部分。換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認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一直就是天幹遺留在地下的根須,不過呢子午卯酉這四條根並沒有經過糾纏,十分單純而容易分辨。 四生,這一組也相對簡單,分別為寅、巳、申、亥。寅,這條根是由三段根須纏起來的,它們分別為陽木,陽火和陽土,亦即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們稱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氣;巳,也是由三條根纏起來的,分別為陽火,陽土和陽金,亦即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氣;申,同樣是三條根相互纏繞而成,分別為陽土,陽金和陽水,亦即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氣;亥,這個比較個別,是兩條根纏繞起來的,它們是陽水和陽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氣。 我們容易發現兩條規律:第1,這組地支之藏幹全是陽性的。沒錯,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陽性五行,並且計算起來,除瞭戊土出現過三次之外,其餘的都出現過兩次。第2,這四個地支之本氣分別為木火金水,偏偏沒有土。沒錯,上邊兩點都充分說明,土是一個特殊的五行。為啥特殊呢? 我們來看四庫。 除去上面談到的四旺四生,十二地支就隻剩下辰戌醜未四個,這便是我們要說的四庫。這四個地支,本氣全是土,其中辰戌本氣是陽土,醜未本氣是陰土。土的基本特性是藏納、承載和包容,所以我們有瞭四庫的叫法。而這四個庫,也恰巧是五行中其它四位的庫,辰是水庫,戌是火庫,醜是金庫,未是木庫。 庫,亦稱墓,是五行藏匿安息的所在。既然已經是水庫,那辰中肯定有水,但入墓安息的水顯然是陰性的,於是,辰中有癸水。同理,火庫戌中有陰火丁,金庫醜中有陰金辛,木庫未中有陰木乙。 水生木,水庫中常常會滋生出一些草木的根芽,因此辰中又有木,同樣是藏匿墓庫之中,自然是陰木乙瞭。木生火,木庫中往往迸出零星的火花,因此未中又有陰火丁。金生水,金庫醜中便亦有陰水癸。唯一不同的是火庫戌,火本來生土,但戌的本氣就是土,所以土氣越發壯大,最後便由土氣生出瞭陰金辛。 綜上可知,四庫全部蘊含三個五行,辰中乙戊癸,戌中辛戊丁,醜中癸己辛,未中乙己丁。 OK,來這裡,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的關系便基本講清楚明白瞭,不理解的friend還不錯繼續提問,俺會給大眾補充解答。有興趣的friend請繼續關註下一篇,:)。 另附:天幹地支之原始意義 1、天幹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突破其甲而突出瞭。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醜)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