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00開始的萬年歷太陽生肖天幹(萬年歷1600到2100)
最新實用萬年歷:1800-2100萬事不求人的目錄
1801-1920年萬年歷法簡表
1921-20二十四年萬年歷法全功能速查詳表.
20二十四-2100年萬年歷法簡表
1801-兩千年中西紀年對應表
舊石器時代-1949年中國歷史紀元表
天文歷法
1。歷法
2。天體知識
3。氣侯節令
陰陽八卦
1。陰陽之道
2。五行學說
3。八卦的生成
4。易經六十四卦白話解及其應用
天幹地支
1。十天幹
2。十二支與四時方位
3。十二支配月建
4。十二支配十二時辰
……
風水學常識
民間識人習俗大觀
先賢文集
文書大全
民間藥方
1800-2100年民間風俗萬年歷的四季劃分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後來又按夏歷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個月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書常把這幾個名稱作為月份的代名詞。《楚辭·哀郢》:“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此處的仲春指的就是夏歷二月。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隻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來春秋就象征著一年。《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未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記的史料在上古也稱為春秋,由於史料都是記年體的。後來歷法日趨周密,春秋二時再分冬夏二時,有些古書所列的四時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為四時春秋冬夏,以紀綱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禮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等。
旬、晝夜、時辰和五更
12生肖
1800-2100年民間風俗萬年歷的日、月、年
古代人們經常的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現代叫做朔望月)。。年的概念和農業有關,《說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象征著寒暑往來的周期,亦即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稱為太陽年。在遠古,年和歲是有區別的。“歲”預示今年某一節氣到明年同一節氣之間的這段時間,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這段時間。
太歲
十二建星
黃道
二十八宿
朔、望、上弦、下弦
1800-2100年民間風俗萬年歷的關於歷法
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歷法是農歷,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歷法是陽歷,我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純農歷,而是陰陽合歷。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30天和6個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由於月相的變化在29-30天之間(精確數值是29、53天)。每一年12個月一共354天,但這個數還不夠1個太陽年。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是365、二十四22日,比農歷12個月的總和還多出11天多。所以農歷每過3年就和實際太陽年相差1個月的時間,所以每3年就要加1個月,稱為閏月。這樣是為瞭使歷年的平均時間約等於1個太陽年,並且與自然季節大體符合。置閏是古時候歷法中的大事。《左傳文公六年》:“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於是乎在矣”。三年一閏還不夠,還要五年閏兩次,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五年閏兩次要多瞭些,後來規定19年閏7個月。關於閏月的安插問題,在殷周時代就有記錄載入,閏月一般放在年終。那個時候置閏尚無定制,有的年份甚至出現一年兩閏。但到瞭春秋時代就再也沒有這種狀況瞭。漢初在九月之後置閏,稱為“後九月”,上古還有年中置閏,如閏三月,閏六月。當閏而不閏叫“失閏”。怎樣安插,是古時候歷法的重要問題。
歷和歷法
陽歷
陰歷
藏歷
伊斯蘭教歷
最新實用萬年歷:1800-2100萬事不求人的內容簡單介紹
目前,我國也采用瞭世界統一標準歷法——公歷。並 且,我們也仍然在沿用著夏朝創立的陰歷。今天,全球性華人仍然視陰歷春節為我國傳統節日。是日,遊子萬裡歸鄉,合傢團聚,空前之熱情,絕後之盛況,為世界人民所矚目。
為弘揚傳統文化,並緊跟時代步伐,我們特組織編寫瞭這本融公歷與陰歷於一體的《最新實用萬年歷》。它first of all以表格的形式向人們明晰地展示瞭中外歷法的區別,兩相對照,簡單並且明瞭;其次在每頁表格下面都附上瞭各式不同的活法小知識,生動實用,間或可見的小幽默,趣味盎然,使人忍俊不禁;再次,本書還附有介紹天幹地支以及八卦知識的內容;最後所列之民間藥方,更是為久病不愈的人們點亮瞭希望之光。一言以蔽之,本書融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堪稱一本不可多得的民間實用通俗讀物!
1800-2100年民間風俗萬年歷的四季劃分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後來又按夏歷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個月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書常把這幾個名稱作為月份的代名詞。《楚辭·哀郢》:“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此處的仲春指的就是夏歷二月。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隻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來春秋就象征著一年。《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未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記的史料在上古也稱為春秋,由於史料都是記年體的。後來歷法日趨周密,春秋二時再分冬夏二時,有些古書所列的四時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為四時春秋冬夏,以紀綱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禮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等。
旬、晝夜、時辰和五更
12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