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姻緣龍梅版歌仔戲演出中視(八字命理看夫妻之實嗎如何看)
《三笑姻緣》是誰寫的?
是成小妍
請問黃香蓮的詳細檔案,她演過什麼歌戲。還有葉青的詳細檔案?
黃香蓮 個人簡單介紹 黃香蓮,女,歌仔戲小生演員。籍貫。血型:A。身高:160cm。期外祖母成立「光賽樂歌仔戲團」,媽媽綽號阿快為外祖母所收養,爸爸黃銘傳朋友稱為「大沙仔」。四歲時黃香蓮跟著媽媽到小明明的劇團客串演出,爸爸過世後才開始在各地主持活動表演。後被陳聰明挖掘進入電視歌仔戲,民國五十八年參與「中視」電視歌仔戲《三笑姻緣》的演出,改變戲路由旦腳變為生腳自此一炮而紅,七十三年( 1984)被劉鍾元網羅參與「中視歌仔戲團」演出,成為當傢小生並擔任制作人。七十九年( 1990 )與弟弟黃復國成立「黃香蓮歌仔戲劇團」,致力於薪傳教學與推廣演出。 劉徹[編輯本段]代表劇目 《新七俠五義》(飾展昭)、《大唐風雲錄》(飾李世民)、《江南四才子》(飾唐伯虎)、《寶貝王爺貴千金》(飾王爺)、《羅通掃北》(飾羅通)、《新寶蓮燈》(飾沉香)、《鄭元和與李亞仙》(飾鄭元和)、《青天難斷》(飾陳世美)、《三笑姻緣》(飾唐伯虎)、《樊江關》(飾薛丁山)、《孟嘗君》(飾孟嘗君)、《前世這一生蝴蝶夢》(飾梁山伯)、《漢宮怨》(飾如意)、《綠珠樓》(飾石崇)、《逍遙公子》(飾楚雲煙)、《臭頭皇帝》(飾朱洪武)、《東漢演義》(飾漢平帝劉箕子、漢光帝劉秀)、《新釵頭鳳》(飾陸遊)、《大漢春秋》(飾漢武帝劉徹)、《正德皇帝遊江南》(飾正德皇帝朱厚燳)、《福相神爺》(飾秦福相、宋仁宗趙禎)、《財神闖天關》(飾皇親方琦)、《貍貓換太子》(飾太子趙禎)。 現代裝 [編輯本段]經歷 · 四歲,跟著媽媽進入小明明的劇團 · 爸爸五十三歲過世後,黃香蓮才開始在各地表演,因而被電視歌仔戲導演陳聰明所挖掘,正式開始學習歌仔戲的唱腔身段 · 1969 年,第1次參與中視電視歌仔戲的演出,在柳青與王金櫻主演的《三笑姻緣》中演出冬香,《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演出銀心 · 1969 年起,陸續在「中視歌劇團」演出《三笑姻緣》、《節義廉明》與《朱洪武與》等戲 · 1972 年,轉往「臺視聯合歌劇團」演出《七俠五義》、《薛仁貴征東》、《西漢演義》與《萬花樓》等戲 · 1980 年,在「華視歌劇團」演出《粉妝樓》、《三門街》與《羅通掃北》等戲 · 1982 年,在「臺視歌仔戲團」演出《恩怨情天》、《白衣童子》與《花月正春風》等戲 · 1984 年,被劉鍾元網羅參與「中視歌仔戲團」演出《正德皇帝遊江南》、《釵頭鳳》與《漢宮怨》等戲,成為中視獨當一面的當傢小生,並擔任制作人身兼數職 · 曾主持臺視的午間節目「金舞臺」 · 曾演出臺視八點檔《倚天屠龍記》中殷素素 · 早期曾和楊麗花到東南亞等地公演歌仔戲與新劇 · 1990 年,與弟弟黃復國成立「黃香蓮歌仔戲劇團」 · 1994 年起,陸續推出《鄭元和與李亞仙》、《青天難斷 — 陳世美與秦香蓮》、《前世這一生蝴蝶夢》與《新寶蓮燈》等精致歌仔戲 · 目前將重心轉移到現代劇場或外臺文化場的演出,也致力於歌仔戲薪傳的教導,並應文建會與各地華僑的邀約,前往海外演出以宣揚歌仔戲文化 重要展演或作品發表紀錄 · 1969 年,第1次參與中視電視歌仔戲的演出,在柳青與王金櫻主演的《三笑姻緣》中演出冬香,《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演出銀心 · 1969 年起,陸續在「中視歌劇團」演出《三笑姻緣》、《節義廉明》與《朱洪武與》等戲 · 1972 年,轉往「臺視聯合歌劇團」演出《七俠五義》、《薛仁貴征東》、《西漢演義》與《萬花樓》等戲出 · 1980 年,在「華視歌劇團」演出《粉妝樓》、《三門街》與《羅通掃北》等戲 · 1982 年,在「臺視歌仔戲團」演出《恩怨情天》、《白衣童子》與《花月正春風》等戲 · 1984 年,被劉鍾元網羅參與「中視歌仔戲團」演出《正德皇帝遊江南》、《釵頭鳳》與《漢宮怨》等戲碼 · 曾主持臺視的午間節目「金舞臺」 · 曾演出臺視八點檔《倚天屠龍記》中殷素素 · 1994 年起,陸續推出《鄭元和與李亞仙》、《青天難斷 — 陳世美與秦香蓮》、《前世這一生蝴蝶夢》與《新寶蓮燈》等精致歌仔戲。 [編輯本段]戲劇年表 1980 鄭元和與李亞仙 飾: 鄭吉 1981 情海斷腸花 飾: 書生 (高清俊) 1982 恩怨情天 飾: 紀佳良 1983、4 萬花樓 飾: 端親王 1983、5 虎膽義魄 飾: 姚世安 1983、9 薛仁貴征東 飾: 周青 1983、11 白衣童子 飾: 燕長春 1984、5 梁山伯與祝英臺 飾: 四九 1984、6 貍貓換太子 飾: 太子 (宋仁宗) 1984、11 年羹堯與魚翠娘 飾: 雍正 1984、12 花月正春風 飾: 李元 1987 金石情 飾: 李孝文 1987 草莽英雄傳 飾: 林國忠 1988 漢宮怨 飾: 如意 1988 江山美人(正德皇帝遊江南)飾: 正德 1989 大漢春秋 飾: 漢武帝 1989 江南四才子 飾: 唐伯虎 1090 釵頭鳳 飾: 陸遊 1990 東漢演義 飾: 孝平帝,光武帝 1990 綠珠樓 飾: 石崇 1991、6 羅通掃北 飾: 羅通 1992、12 大唐風雲錄 飾: 李世民 1993 孟嘗君 飾: 田文 1993 寶貝王爺貴千金 飾: 郭欽 1994 逍遙公子 飾: 楚雲煙 1996 財神闖天關 飾: 方琦 1997、3 福相神爺 飾: 福相,皇帝 1997 臭頭皇帝 飾: 朱元璋 1998 草鞋狀元郎 飾: 李永德 1994 鄭元和與李亞仙 飾: 鄭元和 1996 陳世美與秦香蓮 飾: 陳世美 1997 前世這一生蝴蝶夢 飾: 梁山伯 1998 三笑姻緣(唐伯虎點秋香)飾: 唐伯虎 1998 寶蓮燈 飾: 劉諺昌,沉香 2001 情牽萬裡樊江關 飾: 薛丁山 2001 追鳳求凰 葉青 葉青女士出身戲曲世傢,自幼學習歌仔戲。1969年,中視開播電視劇歌仔戲,葉青以“花田錯”一劇反串小生,入電視歌仔戲圈。1982年,葉青轉入“華視”,成立“華視葉青歌仔戲團”,主演瞭30多年的歌仔戲。葉青演出無數,3年用其傑出的成就,獲邀赴紐約領取“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另外還數次榮獲“金鐘獎” , “終身學習獎”、“華視獎”等重要獎項。2003年7月,在北京接受中间位置電視臺的仔戲走入中间位置臺的第1人 …… 緣起歌仔戲,是結合瞭閩南鄉土歌謠“錦歌”與“車鼓戲”而逐漸形成的地方劇種,直至今歌仔戲(歌子戲)依然是福建閩的戲曲。歌仔戲被先民從閩南帶到,在生根、茁壯,發展出有別於一般地方舞臺演出形式的“電視歌仔戲”。“傳承閩南一帶歌謠、戲曲的奇葩。自1962年在電視上首播以來,其間曾引發“兒童逃學,農人廢耕”的盛況,作用與影響瞭在臺時到現在日,年長者還能耳熟能詳地吟哦出幾句 《 都馬調 》 ,年輕一輩的也還記得幼年時期整個傢人一邊吃晚飯一邊看電視歌仔戲的情景在2003年的初冬,在電視歌仔戲已經度過40載春秋的今日,我們在北京迎來瞭歌仔戲圈首屈一指的表演藝術士,一起來聊聊電視歌仔戲的流金歲月,以及她從事表演與創作歌仔戲的甘苦談。半生戲緣:璀璨後來的快意人生長達30多年,葉青這個名字一直是歌仔戲的一個代表。不過出生於歌仔戲世傢,自幼就接受歌仔戲熏陶的葉青,剛開本和歌仔戲毫無關系 —— 她是拍電影出身的。在閩南語電影盛行的末期,葉青進入電影圈,沒幾年,閩南語電影就會開始沒落,機會緣分,以“花田錯”一劇反串小生一炮而紅,這一次的亮相,註定瞭她長長的歌仔戲之路。因為傢庭的歌仔戲背景,使葉青由電影轉入電視歌仔戲一點也不困難。1米66的修長身材,便讓制作群認定是小生的絕的扮相冷峻飄逸,出塵俊秀、魅力獨具,不管扮演公侯將相、君儒士俠、巧扮娥眉,皆有不俗的氣質。在30多年的戲劇生涯裡色無數,怎樣恣意揮灑,她認為不但要明 白戲文,更要明 白人性,而過活中的閱歷,正所謂她豐富人生和戲曲的要素。歌仔戲的曲調自由,沒有固定格律,富有強烈的表現力,同樣的曲調,可用不同的情感、節奏去唱,也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戲,由不同的人表演,就有不同的味道。所以葉青每次在接到劇本之後,就會先剖析角色的性 格,在不同環境產生的區別反應塑造人物的全新形象。如此的一份用心,讓葉青在藝術的追求上精益求精,也奠定瞭她在歌仔戲圈裡不可動搖的地位。盡管享有盛名,私底下的葉青卻是內斂謙和的,她的巨星風范,並 不是是遙不可及。吃飯的時刻她會笑笑地告知你:我每餐務必要 然俺就感覺吃不飽。據說她還有一個“白開水哲學”,就是每一頓飯吃畢,必須用原先吃飯的碗裝滿白開水,喝瞭這白開水之後飽”。她從來不諱言本人的貧困出身,所以她說:貧困中長大的孩子最能珍惜一點一滴,這亦即聖經上說的:“你當有衣食 ⓵ ⓶ ⓷ ⓸ 下一頁 《 都馬調 》 唱四海:歌仔戲的流金歲月說起歌仔戲,就不能不提到歌仔戲圈的三大小生。話說當年,隻有三個電視臺:臺視、中視、華視,這三臺在名 的領銜下,分別由葉青、楊麗花、黃香蓮鼎足而立,這“三大小生”各自組織班底制作“電視化”的歌仔戲,亦即我們此刻劇”。在電視媒體與名角制作的合作之下,歌仔戲在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盛況,三傢專屬電視劇團的成立,也象征著電視“商標資產”,足見得其招牌形象與廣告收益是有利可圖的,這對一向不入主流市場的戲曲來說,不啻是一次藝術和商業成功 在這三強鼎立的洪流裡,葉青不改穩健嚴謹的態度,維持著每一年一檔精致傳統大戲的制作,以三波改良藝術劇作風格交替呈葉青用其雍容大度、冷峻深情的風格神韻,自上世紀80年代便有“影友聯誼會”的組成;而為瞭讓觀眾享有新鮮感,在90次幕後制作群與演出團隊的班底,如與編劇陳永明合作 《 陳三五娘 》 ,以傳統“四句念”的說唱道念,取代瞭那個時候頗為流行的文本,發散著純樸地道的鄉土歌仔味。傳承與創新,是葉青對歌仔戲的責任也是反饋。用葉青本人的話說:“歌仔戲給我一個個“恩”,因此我對歌仔戲有一份使命感,我想讓歌仔戲傳承下去。” 驀然回首,歌仔戲與電視已經攜手合作瞭40年的歲月。遠在上世紀60年代文化工業剛起步的時刻,歌仔戲就挾著在有限的電視節目時段中攻城掠地、擴張版圖;70年代以勢如破竹的聲勢,掌握瞭三傢電視臺的商場命脈;80年代在明星 作人的模式下,確立瞭各自固定的合作班底;一直到90年代三臺名角組團號召鼎足而立 …… 這一路行來,電視歌仔戲走過的風光至極的黃金歲月。固然此刻歌仔戲在已經逐漸淡出熒幕,不過可喜的是在閩南一帶,甚至新加坡、馬來西亞都還有臺大戲迷,這亦即葉青說的:潮流是免不瞭的,不過劇種是不會被消滅掉的。無論什麼劇種皆有它的觀眾,有觀眾就是它的價上一頁 ⓵ ⓶ ⓷ ⓸ 下一頁 冉冉紅塵眾知音:我演你看,都是愛戲的人歌仔戲畢竟還是屬於戲曲,電視歌仔戲加入的是電視臺商業制作的元素,失去的卻是和觀眾直接面對面所能感受的舞臺效戲曲表演者來說,無論電視制作再怎麼精美,還是非常難丟棄對舞臺的懷念和興趣。因此在1992年,葉青為第1屆臺北國際藝 舞臺歌仔戲,這是藝術節中唯一的本土戲劇節目。為瞭加強長期演出電視歌仔戲的演員的肢體語言,葉青特地請瞭三位不同顧問,希望能強化舞臺上的肢體動作和傳統戲劇專有的舞蹈美感。後來這出戲演出時,運用很多傳統身段,像是甩發、踱步、霸,都是依據劇情發展所加強的舞臺做工身段。葉青回憶說:當最終幕的最後一首七字調樂聲奏起,我唱出“ …… 替天行道斬罪囚”,一劍刺向鐵木花,霎時間劇場掌聲我自劇中人李志堅回神過來,跟著呼出一口氣,望著臺下觀眾,一種任重道遠的心情油然而生。在這個冉冉紅塵蕓蕓眾生,透多素昧平生的friend,做一場有聲的交流,若說人間有情,歌仔戲就是我萬般心情維系之所在。或許有許多人難以想象,為啥在歌仔戲沒落瞭之後,葉青還能繼續擁有廣大的戲迷?而這幾個戲迷之中,不乏兩鬢蒼蒼的老 上歌仔戲輝煌時代的年輕一輩,甚至還有遠在千裡之外,根本聽不懂閩南方言的湖北人、北京人、天津人 … 。這便是戲曲的 人演,有人看,歌仔戲就能一直傳承下去,套用一句葉青的話,“自歌仔戲而生的葉青,要一直扮好戲給愛歌仔戲的friend看;都是愛戲的人,也都是俺的知音。”而這幾個愛戲的人,就是薪傳歌仔戲的原動力。上一頁 ⓵ ⓶ ⓷ ⓸ 下一頁 後記: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以傳統文化為依托的歌仔戲已經失去當年的輝煌,面臨這個無法抗拒的現實,葉青選擇的是一種豁實這個“現實”,葉青在十幾年前就早有預備,她曾在當紅的時刻就毅然從商,並且認為利用經商的錢來支援戲曲的制作,才不談藝術的窘況。經商的觀念一直伴隨著葉青,從旅行社到房地產,再至今的女媧石藝公司,她在歌仔戲之外找到瞭自己事業除瞭如今的固定工作,閑暇時,她也是個快樂的“玩石族”,和石頭接觸十幾年,葉青的定力像石頭一樣愈來愈深,修養佛教的她說:人生不必太計較,該來的福份,就接受珍惜,該走的就讓它去。像此刻她還是一個明星,走在路上許多人會註目圈,可是她提醒自己不要在意,總有一天她會退下來,走在街上沒有人相識。大概是虔誠禮佛的功底,使得葉青行止之間顯得雲淡人瀟灑自在瞭很多。對於她全心熱愛的歌仔戲,在大環境的種種限制下,她並不強求演出機會,這幾年反而一直默默地從事歌仔資料整理,截至目前比較小有功名。這個叱吒歌仔戲圈的葉小生,在脫去當紅明星的光環後,在不遠離歌仔戲的氛圍中,甘於活在當下,享受生活。
粵劇名曲有哪些
《帝女花》
《紫釵記》
《西樓錯夢》
《牡丹亭驚夢》
《三笑姻緣》
《李後主 》
《雷鳴金鼓戰笳聲》
《柳毅傳書 》
《樓臺會》
《九天玄女》
《山伯臨終》
《客途秋恨》
《三看禦妹 》
《醉打金枝 》
《昭君出塞》
三笑之才子佳人在線觀看 三笑之才子佳人電影
三笑之才子佳人在線觀看 三笑之才子佳人電影
http://guang778、blog。sohu。com/152813557、html
《三笑之才子佳人》由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改變自民間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三笑姻緣》(即《點秋香》)。主要情節講述江南大才子唐伯虎與無錫華鴻山太師婢女秋香的戀愛故事。《三笑》經過民間流傳、文學藝術的改編、以及電影藝術的再創作後,至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已達一個至高境界。2009年郭德綱傾情打造新版“點秋香”,起名《三笑之才子佳人》,並聯袂新版紅樓新秀姚笛演出,將成為內地第1版“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 《三笑之才子佳人》由郭德綱帶領德雲社的弟子們一同出演,而古裝美女姚笛也將挑戰演技首次出演喜劇。劇中,風流才子唐伯虎(郭德綱飾)用美妙的歌喉成功俘虜瞭秋香(姚笛飾),於是秋香成瞭唐伯虎的忠實擁躉;並 且,秋香也成瞭華府的保安隊長,負責保護華府及唐伯虎的安全,甚至上演瞭一出女追男的戲碼。此番唐伯虎不用再想盡辦法博得美人三笑,反而是要面對小美女的種種追求,笑料頻出……劇照中,秋香終於被唐伯虎點中,一身紅衣當上瞭嫁娘。
中文名: 三笑之才子佳人
外文名: THE LOVE OF THREE SMILE SCHOLAR AND THE BEAUTY
其它譯名: The Romantic Sanxiao
出品時間: 2010-04-27
出品公司: 德雲社文化傳播、大華國際傳媒
制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郭德綱、劉觀偉
編劇: 劉觀偉
制片人: 范冰冰
主演: 郭德綱,姚笛,劉蓓,於謙
類型: 喜劇,愛情,古裝
片長: 96分鐘
上映時間: 2010年5月7日
語言: 國語
龍劍笙梅雪詩有還是沒有出專輯?
聽說有,但年代久遠。尋找的確不易。:(
帝女花--之香夭 代表人物
任劍輝 (1912-1989) 原名任麗初,也叫作任婉儀,廣東南海人,歷來最受歡迎的粵劇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1男主角),反串扮相瀟□不凡,深受女戲迷喜愛,有「戲迷情人」之譽。曾與多位正印花旦合作,計有:紅線女、芳艷芬、餘麗珍、鄧碧雲、羅艷卿、吳君麗等等,但是最教人過目難忘的仍為白雪仙。兩位在「仙鳳鳴劇團」所演的名劇,比如:《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等等,傳誦數十年不衰,堪稱文化瑰寶。 任劍輝主演的粵語戲曲片數不勝數,著名的有:《洛神》(1957)、《火網梵宮十四年》(1958)、《紫釵記》(1959)、《帝女花》(1959)、《九天玄女》(1959)、《大紅袍》(1965)、《李後主》(1968)等等。即便不是粵劇迷,人莫有不知任劍輝其人,堪稱「一代藝人」,足以成為一個文化的象徵。 任劍輝退出藝壇後與白雪仙專心接濟弟子龍劍笙及梅雪詩等人組成的「雛鳳鳴劇團」,直至八十年代移居加拿大。1989年11月29日病逝,舉殯之日,吊唁、圍觀之戲迷成千上萬,將北角殯儀館附近之街道擠得水泄不通,蔚為奇觀。 白雪仙 (1926- ) 白雪仙,原名陳淑良,廣東順德人,一九二六年陰歷四月初一日在廣州出生。曾在「嶺南中學」和「聖保祿英文中學」就讀,自幼喜愛粵劇。 十二歲時,拜粵劇名伶薛覺先為師,改藝名為白雪仙。曾在「覺先聲粵劇團」演出,繼後她又師事音樂傢冼幹持學習唱工。淪陷期間,為瞭生計而曾在歌壇演唱,期間她又參加過「新東亞粵劇團」演出。 從一九四二年起,白雪仙先後加入「錦添花粵劇團」、「新聲劇劇團」、「五福粵劇團」、「鴻運粵劇團」,曾參加主演的名劇有《小愛神》、《紅樓夢》、《紅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戀》等。 一九四七年她開始拍電影,直至六八年間,她主演和參演過大概二百部電影,多是改編自她主演的著名粵劇,如《晨妻暮嫂》、《紅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戀》、《紫釵記》、《帝女花》等。 一九六七年,她組織瞭「仙鳳鳴影片公司」,在參加瞭粵語片最大型制作的劇曲片《李後主》後便退出影壇。 梅雪詩 原名馮麗雯,英文名Mandy,祖籍廣東恩平,著名粵劇演員,花名『阿嗲』。出道於1960年,那個時候往「仙鳳鳴」投考青年女演員。首次演出就是「仙鳳鳴」的新作《白蛇新傳》。因此梅雪詩是師承任劍輝及白雪仙。梅雪詩有一副得天獨厚的好嗓子,聲音嘹亮,悅耳動人,加上苦心鉆研,故此深得白雪仙的韻味。後來曾與林錦堂合組「慶鳳鳴劇團」。在2006年,龍劍笙與梅雪詩合演的《西樓錯夢》。 龍劍笙 原名李菩生,英文名Sabrina,祖籍廣東中山,著名粵劇演員,花名『阿刨』。傢裡排行第4。出道於1960年,那個時候往「仙鳳鳴」投考青年女演員。首次演出就是「仙鳳鳴」的新作《白蛇新傳》。因此龍劍笙是師承任劍輝及白雪仙。龍劍笙曾演出電影《三笑姻緣》、《帝女花》及《紫釵記》。1990年,曾獲得藝術傢聯盟的演員年獎。1992年3月10日,「雛鳳鳴劇團」演完賀歲劇後,龍劍笙宣佈暫別舞臺,並移民到加拿大。在2006年,龍劍笙回到與梅雪詩合演的《西樓錯夢》。
求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