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之年是多少歲啊天幹之年耳順(知命之年指的是什麼)
一:知命之年是多少歲
天命之年是50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不逾矩。”
天命是古代人們的形容人到瞭五十的事情,大雅的敘述方法。“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因 此,“五十而知天命”,是說50歲之後,知道瞭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某一件事情 不再追求結果。五十之前,盡心盡力希望有所作為,而五十之後,固然仍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過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
更多閱讀:
「六十 耳順」鄭康成註:「耳順,聞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聞其言,即解微旨,是所聞不逆於耳,故曰耳順也。」皇《疏》又引李充說:「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順字,《說文》:「理也,損頁川。」段註以為,自人之頭頂至腳踵,如河川流通,至為通順。順之而後,始見天理,始著條理。因此而知,「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聞無礙之境。
「七十 古稀」從心的從字,作順從講。「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說文》作巨,引申為法度的意思。孔子至70歲時,順從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順心而為,自然合法,亦即動念不離乎道。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知天命
二:知命之年是多少歲,古稱知命之年是指多少歲
知命之年是指50歲。
1。釋讀解義: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五十歲。
2。出處:春秋孔子《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釋讀解義:到50歲,明 白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
3。用法:作賓語;指五十歲,用於男性
4。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後,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後,在蔡國閑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本人的經歷,說他從三十歲開始立志弘道,經歷知命之年以致此刻快70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觸萬千……
更多閱讀
其他年齡稱謂
1。花甲:指六十歲。
2。古稀:指七十歲。
3。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4。黃發:指長壽老人。語出春秋時期《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發臺背”。老人頭發由白轉黃。
5。鮐背:指長壽老人。語出戰國《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6。耄 :古稱大概七十至90歲的年紀
7。耋:年八十曰耊。
8。耄耋:七80歲的年齡;高齡,高壽。
9。期頤:指百歲。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知命之年
三:知天命之年是指多少歲?為啥?
1、 關於知天命之年的詩句
關於知天命之年的詩句 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四十歲 不惑(不惑之年):由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四十歲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40歲。不惑是男子40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五十歲 艾:古稱50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50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50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五十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由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五十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50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 六九年:即五十四歲。六十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六十歲。
由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六十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花甲:天幹地支配合用以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60歲為花甲。花甲:中國古代用幹支記時間。
所謂幹支,是天幹地支之簡稱。天幹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來講就稱之為“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 “花甲之年”來指人到六十歲瞭。花甲:指60歲,用幹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循環往復。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還歷之年:指六十歲。
下壽:古代人們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六十歲以上。 耆[qi]:古稱60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時候以六十老人為耆。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
因為按幹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所謂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刻,故稱“還歷”。七十歲 從心之年:由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七十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時候人活到七十歲,也就很困難瞭。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後人就多依此詩,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七十歲壽辰。
源於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七十歲。
耋[dié]:七80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七十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七十歲。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八十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90歲。 耄:指八90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
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俺們是可以看見,“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概是“七老八十”瞭。
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90歲的年紀。
耄,七80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90歲。
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90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90歲。90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八十歲以上。 傘壽八十歲壽辰。
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88歲 米壽:指88歲。
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九十歲 上壽:九十為上壽。99歲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一百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的意思”,即轉過一圈瞭,“謂百年已周”。
頤,朱熹講是“謂當養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育護理。
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100歲。
“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
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時候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
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的人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頭發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時候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齠[tiao]:兒童換牙。
齠年。
2、耄耋之年,期頤之年,古稀之年,知天命之年,而立之年,豆蔻年華各
耄耋之年:八十、90歲。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期頤之年:也稱為人瑞,指百歲以上的老人。
源於漢時戴聖所輯的《禮記·曲記篇》:"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因此祝願夫婦“白頭偕老”,也可說“期頤偕老”。
古稀之年:70歲。
源自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知天命之年:50歲。形容人到瞭五十就要一心一意滴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無法倒逆天行 。
而立之年:30歲。指一個人到瞭30歲或許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
出自《論語·為政》,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不逾矩。"
豆蔻年華:特指十三四歲尚未成年的少女。
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另附: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20歲。 弱冠:20歲。 而立之年:30歲。
不惑之年:40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50歲。耳順、花甲之年:60歲。
古稀之年:70歲。 杖朝之年:80歲。 耄耋:八十、90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標梅之年:結婚
3、描寫人年齡的詩句
您好:
年齡詞語
少年:含苞欲放、豆蔻年華、純真無邪、掌上明珠、乳臭味甘、機敏聰慧。
成年:青春年華、宏圖大展、而立之年、年輕力壯、壯志滿懷、儀表堂堂。
老年:飽經風霜、飽經滄桑、老眼昏花骨瘦如柴、古稀之年、年逾花甲。
嬰兒:人初生 襁褓:0歲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歲
而立之年:30
不惑之年:40
知命之年:50
花甲之年:60
古稀之年:70
喜壽 77歲
耄耋之年:80
米壽 88歲
鮐背之年:90
白壽 99歲
期頤之年:100
年齡詩句
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4、而立之年的詩句有哪些
而立之年的詩句有:1。學廳桃符(宋代:方蒙仲)而立之年不啻過,十分減盡少年豪。
吃它官飯怎樣穩,著瞭朝衫說甚高。勤向溪山供日課,剩栽花木足年勞。
客來不周嗟無肉,菜本新添數百窠。釋讀解義:三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已到瞭而立之年,少年時期的豪情也業已所剩無幾。
吃著朝廷的封路怎樣才能安穩,穿著朝服還說什麼清高。往往向溪山去做好每日的功課,門前的花草樹幕的栽種就已經足夠使人飛信。
有客人來招待不周感嘆沒有肉食,緊接著這幾個菜本就是新做的。 2。同前更作(近現代:盧青山)三十而立,仲尼所雲。
立時三十,所立何津?立官衙乎,抑立蓬門?簷矮難立,蜷曲莫伸;位高難立,傾危其身。我欲倒立,足代手撐。
能察真實,將蹶於行。立伢立伢,立邪立邪。
釋讀解義:孔子說30歲就能夠成傢立業。30歲立的又是什麼呢?立的是官位大小嗎?又或者是才能高低。
屋簷太矮難立,隻可以卷曲而不至於升值,地位太高也不容易立,假如累瞭就會威脅他全身機體。我想倒立著,把手當作腳撐起來,能夠觀察到真實的景象,慢慢前行。
3。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瞭少年頭,空悲切!!!(欄 通:闌)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釋讀解義:憤怒得頭發豎瞭起來,帽子被頂飛瞭。
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而立之年的我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裡,經過多少風雲人生。好男兒,要趕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到現在依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傢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俺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
我滿懷壯志,打仗餓瞭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瞭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喜信向國傢報告勝利的消息!!!更多閱讀而立之年典故的來歷及相關知識1。由來《論語七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讀解義:孔子說:“我大概十五歲志於學習堯、舜、禹、湯、文、武等先王之道。認真研究歷史,用心學習《詩》、《禮》、《書》等文化。
30歲時,俺的學說已經建立瞭基礎,我也要以俺的學說立身於社會。40歲時,我已知道俺的學說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
雖聽到各式議論,也不疑惑動搖。50歲時,我已經清楚明白道就是天。
同時清楚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給俺的使命就是修道、傳道。60歲時,一聽別人的話,就能準確的理解,並能辨別判斷他的話正確與否。
假如他的話有錯誤,我也知道他的話錯在哪些地方,為啥錯。而俺的判斷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別人提出來的問題,我也能立即回答。而俺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70歲時,天在我裡面,我在天裡面,天與我同在,天與我合一。所以能隨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規矩、金科玉律。”
2。相關知識1。四十不惑:人到瞭四十歲就沒有啥可以顧慮、疑惑的瞭。(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2。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瞭,已經無法抗拒瞭。
(另一種解釋: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實;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並 不是是一種對自己生命認輸的負面心態,而是對追尋學問、獲得人生經驗而匯總出來的大道) 3。六十花甲:60在農歷來算,已經天幹地支一個循環瞭,要認老瞭。
4。六十耳順:自個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依照現在的人的看法,是指:清楚看清楚明白各人看法不同、欲望不同、處境不同、心態、情緒等的區別,言語表態等等皆能夠釋然,容納瞭,但不等於接受瞭。
耳順,而沒有寫心順!!!5。七十古稀:70就業已是糟老頭瞭,人生快到頭瞭。(另解:已經很稀有瞭,源於唐代大詩人杜甫《曲江二首》詩,杜甫吟詠道:“人生七十古來稀。”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而立 (名詞釋讀解義)。
5、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二十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十六歲稱碧玉年華;
二十歲稱桃李年華。
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女子結婚稱票?梅之年。
男子二十歲稱弱冠。
三十歲稱而立之年。
四十歲稱不惑之年。
五十歲稱知命之年。
六十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七十歲稱古稀之年。
八十歲稱杖朝之年。
80至九十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一百歲樂期頤。
耄耋(mào dié):八90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拓展資料:
耄mào
<;形>
(形聲。從老,毛聲。本義:年老)
同本義。古稱大概七十至90歲的年紀
匪我言耄。--《詩·大雅·板》
亦聿既耄。--《詩·大雅·抑》
老夫耄矣,無能為也。--《左傳·隱公四年》
又如:耄兒(老人和兒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學(年耄碩學之士);耄聵(年老糊塗);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80歲的年齡;高齡、高壽);耄儒(老儒)。
年老昏亂
耄期倦於勤。--《書·大禹謨》
又如:耄思(思緒紛亂);耄耄(紛亂貌);耄亂(謂年老昏亂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憒);耄聵(年老糊塗);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耋dié
(形聲。從老、至聲。本義:年老。古指七、80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同本義 [age over seventy or eighty]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東漢·許慎《說文》
則大耋之嗟。--《易·離》。馬註:"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綏焉。--《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耆耋好禮。--《禮記·射義》
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壽);耋壽(指高壽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6、還有一詞為“知天命之年”,甚難理解
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上天的命令嗎?這麼說不是很唯心?
其實也就是說這裡有一段典故,周文王在50歲坐牢時想不通自己為啥這麼衰,
皇帝做瞭半輩子,如今還要坐牢,不甘心啊,於是潛心研究,
終於悟透一個道理——萬物在循環往復的規律性變化,這便是《周易》的根本。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海有潮起潮落,花有花開花落,
天有白天黑夜,人有清醒睡眠
年有春夏秋冬,衣有四季之分,
gupiao有漲有跌,心情就有好有壞
業績有高有低,待遇就有好有差
秒針滴答滴答,時間一圈圈跑遠,
皇朝在循環交替,領導在不斷更換,
流行在循環交替,明星在不斷更換,
芯片在循環交替,手機在不斷更換,
到最後我們的生死也是循環交替的。。
是的,所有的都是循環往復的規律性變化,
站在這個層面照理沒啥會想不通瞭,
可有人會講:“道理都懂,可做起來難。”
因此還不是真懂,那何謂真懂?
呵呵,沒有五十年的造化,換不來啊!!!
不然怎麼叫“五十知天命”呢
四:知命之年指的是多少歲?
; 知命之年是多少歲呢?在古時候,各個年齡段的男子和女子皆有一個稱謂,打比方說弱冠之年的男子可以出嫁瞭,而立之年的男子可以自立,不惑之年的男子對 命運不再遺憾,不惑之年接著下面就是知命之年,那麼你曉得知命之年指什麼年紀嗎?話不多說,接下來就一起來瞧一瞧吧!
1。知命之年是多少歲
知命之年指什麼年紀?知命之年是形容男子的,當男子到瞭50歲,通過歲月的積累,此時他已經能能明辨事理而不容易被迷惑,並且知道本人的命運,所以大傢常講“五十知天命”。這時候的男人已步入老年,歲月給他留下瞭許多沉淀,從而認清瞭本人的人生。
2。知命之年的出處
知命之年最早出此刻春秋時期,在《論語·為政篇》中有記錄載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3。知命之年之寓意
人的人生很長,在這一段時間裡,人們總會遇見許多事情說不上來也道不明,但到瞭五十歲,男人應該要曉得本人的命運:知道瞭本人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瞭本人的人生之定位,不尤人;知道瞭本人的社會責任,不懈怠。
4。其它古時候年歲
1。舞象之年
古時候男子15歲-二十歲時期的稱謂。舞象本來是古武舞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禦。
2。破瓜之年
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16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3。加冠
古時候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預示成年。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即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4。結發
束發,紮結頭發,古時候漢族男子二十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預示成年。
5。弱冠
年滿二十歲的男子。古代人們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五:不惑之年是多少歲知命之年是多少歲
亓。這個姓真是特別無比的特別,第1次聽說我還查瞭字典。
-
推薦:
男:亓文山、亓海、亓凌舟
女:亓聆、亓菲、亓雨
-
好字推薦:
燁(yè):燦爛輝煌------
欽:\\\\欽差大臣————欽遠、欽明
煜(yù):光耀明亮——————天煜
玨(jué):雙玉相合為一-------紫玨
琦:\\\\吉祥 ————
玖:\\\\很象玉的黑色美石-----
玥:\\\\古時候神珠 ————
-
亓兵(騎兵)、亓冰、
亓元、亓玉(奇玉)
亓士(騎士)、亓雨
亓玖、亓玥(七月)
六:知天命是指的是什麼年紀 知天命是指多少歲的年紀
1。知天命之年指的是在五十歲到59歲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所有的人都屬於知天命的年齡段。而假如到瞭六十歲,那麼是進入耳順之年,也被叫作花甲之年。知天命之年之義是: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
2。“知天命”是出自孔子的自述,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如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並且從心所欲,不逾矩。”故後人遂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來作為年齡稱謂。另外,知天命之年也被叫作“天命之年”。也指學有所成,現今人們多用“知天命”,或“知命之年”來指人到瞭50歲這個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