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文王寫的嗎周易孔子易經(文王六十四卦詳細解讀)
易經是誰寫的?“三代之英”周文王
還想去知道》》 易經名言名句大全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漢初劉向校書時《三易》仍存,漢後下落不明),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著重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測試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傢與陰陽傢所作用與影響的《易傳》。《傳》蘊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傢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而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並列發展:一為舊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傢易。所以自孔子贊易起,中國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測試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論理根源,是古時候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為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經濟、文化等各個范疇都產生瞭極為深刻的作用與影響。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經》的大學問傢許多,如歐陽修、龔自珍。當代學者錢玄同精心考據後認為“孔丘無刪或制作‘六經’之事。”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斷言:“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聖亦憑臆之說”。清儒傢學者幾乎一邊倒認為“孔子以前的時候不得有經”,康有為則認為:“凡‘六經’皆孔子所作”。
依據現代學界研究,一般認為,《周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辭為周公所作。
易經是誰寫的
《易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周文王姬昌(約前1152年-約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陜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武王之父。又稱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
原為商朝的諸侯,封西伯。能敬老慈少,禮賢下士。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皆先後投奔。商紂暴虐,他知而嘆惜,被囚於羑裡(今河南湯陰北)。經閎夭等人賂紂得釋,獻洛西之地,請紂廢炮烙之刑。歸周後,評斷虞(今山西平陸北)、芮(今山西芮城)兩國爭訟,得諸侯擁護,於是伐犬戎、密須(今甘肅靈臺西),滅崇國(今陜西戶縣東),建立豐邑(今陜西長安灃河西),並遷都於此,進而伐邘國(今河南焦作西),滅黎國(今山西長治西南),諸侯歸者日眾,《論語·泰伯》稱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即位的第4十四年,文王受命、稱王、改元。
周文王五十年(約前1056年),駕崩,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原(西周王陵位於今陜西岐山縣鳳凰山南麓)。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自稱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周易是誰寫的?
易經是周易寫的。
《易經》誰寫的?作者是誰?
易經作者是周文王姬昌。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看法: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著重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蘊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歷史記錄載入:
《史記》記錄載入“文王拘而演周易”,據說文王善演周易,現今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從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理念。
相傳在上古時,伏羲氏創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連山易(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歸藏易(歸藏八卦)。之後的日子,據說經過文王的悉心鉆研,將其規范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瞭卦辭、爻辭,人稱《周易》。
它以簡單容易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復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征。
再經過後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論解讀,才形成留傳到現在的《周易》一書。經過歷代文人學者與統治階層的傳承,文王《周易》成為咱們國傢的聖經、諸子百傢之源,乃至到人們的平時生活都與之有著親密的聯系。
周文王與易經的關系?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對先秦諸子百傢產生過巨大作用與影響,並且在整個封建社會裡,凡是有功名的學者,無不研究過它並得它的啟示。不過,《周易》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誰呢?這是數千年來人們爭論不休的謎題。
《周易》三聖說的人認為,《周易》中《易經》與《經傳》兩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經》本身為證,其《系辭下》自稱庖牲氏王天下,仰觀俯傢,始作八卦。《史記一·太史公自序》也說:伏羲純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傳》中則進一闡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紀》則記錄載入:“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孔子世傢》卻抬出孔聖人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說卦,文言”。《仲尼弟子列傳》則進一步佐證曰:“孔子傳易於瞿”。
繼承和拓展這種論調的是馬融和陸續,他們認為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這是定論。隻是他們把傳說中的伏羲剔除瞭。與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覺得《易經》裡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讀易的時刻,必須把這三自個的易區別對待,不能混為一談。
孔說與非孔說。持這種論調的人,長期以來,圍繞著《周易》到底是孔說還是非孔說這一問題爭論時間最長且十分激烈。一派認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屬;另一派則斷言:《周易》與孔子毫不相幹。
這種爭論追溯於漢代。依據《周禮》記錄載入,周初,《易經》有三種本子,一名曰《連山》,二名稱《歸藏》,三名為《周易》。前兩種在漢代已經失傳,隻有《周易》在老百姓中流傳。漢武帝時,曾設置以調易》為首的五經學館,一些“五經”博士用那個時候通行的隸書重新整理撰寫經書,使得新版《周易》在江湖上廣為傳播。這在那個時候“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背景下,孔門傳人認定《易經》為孔聖人所著是有其特定歷史條件的。因 此,皆在此書中冠以“子曰”字樣。這一派其實就是後人所稱的“今文學傢”。
不過,以先秦時代留下的篆書書寫的經本為正宗經典的“古文學傢”,他們則認為,《易經》居首的五經皆周舊典,一是先王留傳下來的典章制度的匯編,孔子未出,何以作經?宋代著名文學傢歐陽修撰寫《易意子問》,文中說。,《易經》中的《文言》、《系辭》《雜卦》等篇與孔子根本毫無關系。清代學者龔自珍則進一步論說:“仲尼未生,先有六經,仲尼既生,自明不作”。
近代以來,這種爭論愈演愈烈。堅持孔說“今文學傢”看法的學者皮錫瑞認定:“一當知經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的時候不得有經;二當知漢初會古未遠,以為孔子作經說必定會有據”。康有為更是一錘定音:“凡‘六經’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刪述者,誤也”。康聖人連孔子是《周易》的合著都概沒有承認。
持非孔說的古文學傢也不甘示弱,以錢玄同為旗幟,奮起反擊,他精心考據,層層批駁,結論說:“孔丘無刪或制作‘六經’之事。”針鋒相對沒有絲毫調和的餘地。
郭沫若先生在這場爭論中,獨樹一幟。他覺得,孔子不僅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連讀也沒有讀過《周易》。他說,《論語》中關於孔子“五十以學易”的話,魯語“易”字也作“亦”,不足為信;而《周易》中數次出現的“子曰”非孔子而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斷《周易》大多出於荀子門人之手,並認為《周易》或許是戰國前楚人馯臂弓匯編成冊的。
此外,還有些學者依據《周易》的思想觀念來爭論《周易》作者。馮友蘭先生著文說,《周易》與《論語》的哲學看法完全不同,從而否定《周易》為孔子所作。蘇淵雷教授則認為,馮先生的論說,就事論事,綜觀兩部著作就不難看出《周易》與《論語》的思想如出一轍,因此非常難說孔說派的論點沒有道理,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就記錄載入瞭孔子與弟子研討易經的情形。
非孔說的學者仍不同意孔說學者的建議。黃永年先生認為《周易》屬既非文又非史也非哲的一類雜著,其作者誠如顧頡剛先生所說:“著作人無考,當出於那時掌卜筮的官”。他還說,“十翼講點哲理,可算哲,上下經則本是蓍占用的卦辭、爻辭,嚴格地講已涉及民間風俗學而並 不是全是哲,當然更是萬萬不可以算文史”。結論是《周易》非一人之作。李鏡池同意這一看法,他說:“《易經》卦,爻辭是編纂而成的”,“或許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與筮人”。《易經》的作者“並非一個人,姓名不可考”。宮哲兵的看法與上述觀點大致相同,他用邏輯鉆石的方法,從其傳授路線和發展過程剖析,認為《周易》是以鄒魯文化和荊楚文化為背景,同時承受三晉與燕齊文化的乳汁,是晚周各思想的匯流與結晶。
《周易》的作者到底是何人?到現在尚未有定論。研究它的作者將會對易學的研究帶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企盼有志於此的學者專業人士,通過深入的研究探討,解謎定案。
周文王與《周易》
提起周文王姬昌,大夥都不會陌生。他的人生有三大成就,一是拉開武王伐紂的序幕,二是開啟周朝八百年基業,三是寫下號稱“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
司馬遷曾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周文王畢生引以為傲,令後人推崇至極的《周易》究竟是一本怎麼樣書。表面上看它是一部講事物運行規律的古時候科學著作,事實上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幾乎把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則全部涵蓋其中。
《周易》誕生後,帶動一系列學術的發展,大到兵傢謀略、治世安邦,下到居傢佈陣與佈局、人生預測推算,沒有一樣不是以《周易》為基礎,包括儒傢都將《周易》奉為圭臬,看成為人處事的法寶,所以孔子曾經感觸“五十而學周易,無大過”,像孔子那樣有智慧的人,到50歲才勉強讀明白周易,足以見得它有多麼深奧,《周易》也由此成為上古“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