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是哪個朝代發明的天幹甲子五行(天幹地支追溯於什麼時間)
一:【覺悟傳統文化——“天幹、地支”】
【覺悟傳統文化——“天幹、地支”】
《易經》形成於民族心智開始定型的時代,它以特定方式凝結起華夏民族成長階段的時代精神,構建瞭自己風格鮮明的思想體系,其深層理念對後來諸子百傢認識世界帶過來瞭視角和方法上的引導,因而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即便在數千年後的今日,中國人民的群體思維思考方式、思維特征,依然閃爍著《易經》智慧的光輝。
我們的先祖高宗就是以“陰陽”文化,“五行”文化,“幹支”文化,“易學”文化這四大系統文化為主導文化。所謂“文化人”是指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管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瞭解把握這四大文化系統的規律,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皆在你的心中瞭。不清楚“幹支”文化,怎麼能說您是一位“文化人”呢?
1。天幹地支之涵義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
夫幹猶木之幹,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昔盤古氏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
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後,先有天而後有地,由是氣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其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遠古時代古代人們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幹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幹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不過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稱60甲子,使用於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之發明作用與影響深遠,到現在依舊使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2。天幹
(1)十天幹名稱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十天幹陰陽
陽幹:甲、丙、戊、庚、壬。
陰幹:乙、丁、己、辛、癸。
(3)十天幹五行方位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己中间位置土。
(4)十天幹屬性
甲木,純陽之木,名為大林木,有參天之勢,性堅質硬,棟梁之材,故為陽木。
乙木,屬純陰之木,名為花草之木,能裝扮人間之美,性柔質軟,故為陰木。
丙火,屬純陽之火,名為太陽之火,有普照萬物之功,性情剛烈,故為陽火。
丁火,屬純陰之火,名為燈燭之火,有照亮萬物之功,性柔質弱,故為陰火。
戊土,屬純陽之土,名為高原之土,為萬物之司命,其性高、質硬、向陽,故為陽土。
己土,屬純陰之土,名為田園之土,有生育萬物之功,培土溶水之能,其性濕質軟,低窪向陰,故為陰土。
庚金,屬純陽之金,名為劍戟之金,有剛健肅殺之力,其性剛質硬,故為陽金。
辛金,屬純陰之金,名為飾金,能增艷人間之美,其性軟潔靜,故為陰金。
壬水,屬純陽之水,名為江河海洋大水,隨地球運轉,川流不息,故為陽水。
癸水,屬純陰之水,名為雨露坑澗之水,氣化而得,其性靜弱,滋生萬物,故為陰水。其水有形無體,隨變而變,畢生飄流。
(5)十天幹配四時方位
甲乙木:時間為春天,其位東方,名為甲乙東方木。
丙丁火:時間為夏天,其位南方,名為丙丁南方火。
庚辛金:時間為秋天,其位西方,名為庚辛西方金。
壬癸水:時間為冬天,其位北方,名為壬癸北方水。
戊己土:時間為四季末,其位中间位置,又主每個季節的最後十八天,名為戊已中间位置士。
(6)十天幹與人體的關系
甲頭、乙頸、丙肩、丁胸、戊肚、己臍、庚腰、辛肋、壬股、癸四肢。
口訣訣竅:甲頭乙頸丙肩求,丁胸戊肚己臍腹,庚為腰間辛為助,壬是股部癸四肢。
(7)十天幹與五臟六腑的關系
口訣訣竅: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是大腸辛主肺,膀胱三焦在壬方,若問腎水心包處,二者旨在癸中藏。
(8)十天幹的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
1、相生
天幹之相生是根據陰陽互生的原理來核實確定的,陰能生陽,陽能生陰,陽不生陽,陰不生陰。
甲木生丁火,乙木生丙火,丙火生己土,丁火生戊土,戊土生辛金,己土生庚金,庚金生癸水,辛金生壬水,壬水生乙木,癸水生甲木。
2、相克
同性相見而克,故陽幹克陽幹,陰幹克陰幹。
甲克戊、乙克己、丙克庚、丁克辛、戊克壬、己克癸、庚克甲、辛克乙、壬克丙、癸克丁。
3、相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4、相沖
甲庚相沖、乙辛相沖、丙壬相沖、丁癸相沖。
(9)十天幹顏色
甲青、乙蘭、丙紅、丁粉紅、戊黃、己土黃、庚純白、辛灰白、壬墨、癸明綠。
3。地支
(1)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地支陰陽
亥子同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寅卯同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同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同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戌未同屬土,戌為陽土,未為陰土;
辰醜同屬土,辰為陽土,醜為陰土。
(3)地支性質
子:子為陽水,居於正北之方,主池塘、溝河之水,有滋潤花草之功,其性柔軟有力,代表女人、盜賊等。
醜:醜為純陰之土,居於偏東北之方,也叫作“冰土”,主潮濕之意,有育養萬物、造福人間之功,其性慈善而穩重。
寅:寅為純陽之木,居於東北之方,又主山林大木,有成材做梁之用。其性剛直而堅硬。
卯:卯為純陰之木,居於正東之方,也叫作“花草之木”,有美化人間、裝飾大地之功。其性柔質軟,難經風雨。
辰:辰為純陽之土,居於東南之方,也叫作“濕土”,能堵擋洪水,修築城墻,其性堅質潮。
巳:巳為陰火,居於東南之方,也叫作“暖火”。有溫暖千傢萬戶之功,喜木來生接濟之為吉,其性柔而溫。
午:午為陽火,居於正南之方,也叫作“烈火”或太陽之火,有練化金屬之力,可照亮天下,其性猛烈而內虛。
未:未為純陰之土,居於西南之方,也叫作“乾土”,代表幹燥之意,有修築房屋之功,其性溫質硬。
申:申為純陽之金,居於西南之方,也叫作“桑金”或“刀劍利金”,有削折木材,蕭殺萬物之力,其性剛猛堅固。
酉:酉為純陰之金,居於正西之方,也叫作“純金”或裝飾之金,代表美麗豪華之意,有亮麗動人之功,其性柔而高貴。
戌:戌為純陽之土,居於西北方,也叫作“燥土”,有養育生化萬物之功,可造福人間,其性堅質厚。
亥:亥為陰水,居於西北方,也叫作“雨水”有澆灌萬物,淹沒山石之力,又稱“湖海”之水,其性猛而質柔。
(4)地支手掌圖
十二地支在手掌圖上的具體位置是永久不變的,它們的原理是:手指的下端為水,也為北方(因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故把地支中的亥、子二水(凡水皆應歸北方)相應安在瞭手指的下端。手指的上端為南為火,故把十二地支中的巳、午二火(凡火皆應歸南方)分別相應地安在瞭手指的上端。還有手掌的左邊(指左手的食指部)為東為木,便把十二地支中的寅卯二木相應地安在瞭手掌的左邊。手掌的右邊為西為金,則把十二地支中的申、酉二金安在瞭西方,即手掌的右邊。剩餘的辰、未、戌、醜四字為土,依據土可造福世界、豐滿大地的道理,便把它們分別安在瞭手掌圖上的四個角上(即四方皆為土),這樣則分別為手掌的左上角東南方(食指的第3紋)為“辰”土,右上角西南方(無名指頂端)為“未”土,右下角西北方(小指的第2紋)為“戍”土,左下角東北方(中指的下端)為“醜”土。
(5)地支方位
亥子北方水;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醜未四季中间位置土。
(6)地支與四季
寅卯辰春季,巳午未夏季,申西戌秋季,亥子醜冬季。
(7)地支與人體部位
子屬膀胱水道耳,醜為肚臍及脾胃。
寅膽目疾脈兩手,卯木十指內肝方。
辰土為脾肩胸痰,巳面齒咽小腸肛。
午火心臟並眼比,未土胃脾並脊梁。
申金大腸經絡肺,酉金咽喉及氣管。
戌土命門腿踝足,亥水發骨尿道腎。
子為耳;醜為胞肚;寅為手;卯為指;辰為肩胸;巳為面、咽齒;午為眼;未為脊梁;申為經絡;酉為精血;戌為命門、腿、足;亥為頭。
(8)地支配屬相
清代劉獻廷《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相為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當令之候,故子屬相為鼠。地辟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相為牛。人生在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相為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相為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相為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相為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相為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相為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相為猴。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相為雞。戌時,戌”就是沒有牙齒之義。狗沒有瞭尖牙利齒,就沒法磨碎食物,就象征著餓死故戌屬相為狗。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相為豬。”
(9)地支與月令
正月(立春)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10)地支與時辰
一個時辰是如今的兩個鐘頭。
子時23—1點、醜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一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一19點、戌時19一21點、亥時21一23點。
(十一)支下藏幹
子宮癸水在其中;醜癸辛金己土同;寅宮甲木兼丙戊;卯宮乙木獨相逢;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從;午宮丁火並己土;未宮乙己丁同宗;申宮庚金壬水戊;酉宮辛金獨相逢;戌宮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蹤。
(十二)地支作用關系
1、地支相生
亥子水生寅卯木,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醜未土,辰戌醜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
2、地支相克
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寅卯木克辰戌醜未土,辰戌醜未土克亥子水。
3、地支相幫
亥子水相幫,寅卯木相幫,巳午火相幫,申酉金相幫,辰戌醜未土相幫。
4、地支相泄
亥子水生寅卯木,則寅卯木泄亥子水;寅卯木生巳午火,則巳午火泄寅卯木;巳午火生辰戌醜未土,則辰戌醜未土泄巳午火;辰戌醜未土生申酉金,則申酉金泄辰戌醜未土;申酉金生亥子水,則亥子水泄申酉金。
5、地支相耗
亥子水克巳午火,則巳午火耗亥子水;巳午火克申酉金,則申酉金耗巳午火;申酉金克寅卯木,則寅卯木耗申酉金;寅卯木克辰戌醜未土,則辰戌醜未土耗寅卯木;辰戌醜未土克亥子水,則亥子水耗辰戌醜未土。
6、地支
子醜合水,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水,午未合火或土。
7、地支三合
地支三合為四正。所謂四正就是東西南北的中心。子是北,午是南,卯是東,酉是西。子,午,卯,酉為中心,而和隔著三隔的傍位地支三合,如此五行就會發生變化。這便是木、火、金、水的四局,隻有土沒有合局。由於土是在中间位置對著四隅皆有關系,因此才沒有合局。
申子辰水局:四正子為水,所以屬北方位。
亥卯未木局:四正卯為木,所以屬東方位。
寅午戌火局:四正午為火,所以屬南方位。
巳酉醜金局:四正酉為金,所以屬西方位。
8、地支半合
三合相會,才會變成三合局,假若隻有二支的話,必須混合四正(子午卯酉)的時刻,才能叫作半合。二支之中,沒有四正的地支時,就不可以成為半合。例如,運式中有申、子,但沒有辰的話,就變為水局半合。可是沒有子的四正,而隻有申、辰的話,就不能當作水局半合。
9、地支三會
寅卯辰三會木局;巳午未三會火局;申酉戌三會金局;亥子醜三會水局。
10、地支相沖
十二地支按順序間隔五位者是對立的,從方位上來說,相互在對向。對向就預示著相克,因此也叫做對沖。
子醜寅卯辰巳
︱︱︱︱︱︱
午未申酉戌亥
11、地支相害
就是相互對峙鬥爭之義,是在恩惠中,產生仇恨,而引起的災害。地支,支合就是和平之義,也代表團結和合之意。如此支合在和平融和的狀態下,其它的地支會來相沖,結果在和平中,就有仇害產生。譬如說,寅和亥合,可是見巳來沖的話,就沖瞭和寅合作的亥,因而產生仇害,如此寅木和巳火,就變成六害。
子醜寅卯戌亥
︱︱︱︱︱︱
未午巳辰酉申
12、地支相破
所謂地支破就是會散會破之義。依數的序列十二地支後的第十支位就是破。例如,從子依序數到十位數就是酉,從午依序的數到十的話,就是卯。所以子和酉就是破,並且從午算的卯也是破。這種狀況,和十二地支三刑,在世俗上,被叫作四惑十惡。所以男女夫妻,假若相生,而差四歲或十歲的話,這是最惡劣,且屬於不相生。
子醜寅卯巳戌
︱︱︱︱︱︱
酉辰亥午申未
13、地支相刑
寅會刑巳,巳會刑申。這叫做第1刑,也叫作無恩之刑。
未會刑戌,戌會刑醜。這叫做第2刑,也叫作持勢之刑。
子會刑卯,卯會刑子。這叫做第3刑,也叫作無禮之刑。
辰辰、午午、酉酉、亥亥的同地支二位,自己刑本人的狀況,稱之自刑。
辰為水庫,假若遭遇辰的話,那麼水太充足,而變成刑,這便是自刑。
午是旺盛之火,再遭午的話,就變成暴火,也是自刑。
酉在金的具體位置,是很剛強的,再遭遇酉的話,就太過份,也是自己刑自己,稱自刑。
亥在木之位,假若又有亥來的話,就成瞭旺之極,結果枯萎,也是自刑。
14、地支五行長生
木長生在亥;火長生在寅;金長生在巳;水長生在申;天幹土長生於寅;地支土長生在申。
15、地支五行墓庫
木墓庫在未;火墓庫在戌;金墓庫在醜;水墓庫在辰;土墓庫在辰、戌。
16、地支五行餘氣
木旺於寅卯,辰為餘氣,因辰為春木之季的第3個月,春季木氣得令,辰本為土,又欲進夏季,故隻得木之餘氣,其餘地支亦然。戌為金餘氣;醜為水餘氣;未為火餘氣。
17、地支五行死地
木死於午;火死於酉;金死於子;水死於卯;土死於酉。
18、地支五行絕地
木絕於申;火絕於亥;金絕於寅;水絕於巳;土絕於亥。
4。天幹地支間的五行生克關系
天幹地支相配,支為幹之根,幹為支之苗。天幹主天主動,顯露於外,動則有為,地支主地主靜,藏納於下,靜以待用。天幹的吉兇清楚明瞭,地支不然,吉兇暗藏,一時難見禍福,歲運引動,吉兇尚明。
天幹的間的生克與地支的間的刑沖合害是一種劇烈運動的化學作用。地支的間不直接生克,它們的生克是以刑沖合害的方式來實現。
同柱幹支互為依存,可直接生克,不過,因為幹支有別,這種生克作用隱而不顯。天幹得坐支相生,此乃有依附,類似於有根。天幹生坐支,此乃泄氣減力。命理學中的“蓋頭”與“截腳”,就是因克制而減力的同柱幹支關系。有一點要小心:坐支是否生克天幹,還要看坐支之意向,若坐支同其它地支合局,其意向在於合局五行而不在於天幹五行,則此坐支不生克天幹。
不同柱天幹地支之間,地支不直接生克天幹,天幹有力可直接生克地支,但天幹克地支隻不過是一種牽制作用而已,不能克傷克盡。
八字中的天幹地支五行,因遠近組合關系,生克力量因間隔不同而不同:緊貼生克,力量最大;隔柱生克,力量次之;遙隔生克,力量最弱。
八卦六爻納甲中的地支,因為是借用地支間的關系象征人事物的關系及變化,所用其生克方式與四柱是不一樣的,不搞清楚這一點,就不能正確剖析四柱生克信息。
5。天幹地支之應用
(1)用於歷法紀時
天幹地支在咱們國傢古時候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以紀月、紀年、紀時等。春秋戰國時代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紀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采用。西漢末始又用幹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歷書月名開始註以幹支,北宋時又將十幹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幹支註記,這便是幹支歷(甲子歷),它是一種陽歷。
此外,幹支註記時間的方式起碼還從殷歷開始,附加在各個朝代到現在所制定的陰陽歷中,兩種歷法同時並用。
幹支註記時間在咱們國傢古時候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用處,十分容易精密推算歷史時間。
(2)用於序數、評級和分類
天幹地支之主要序數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數字取代之後,人們仍然用它們作為普通的序數字。特別是甲乙丙丁,不但用於羅列分類的文章材料,還不錯用於平時生活中對事物的評級與分類。在有機化學的命名中,1-10個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幹命名,如甲烷(1個C原子),乙烷(2個C原子),丙烷(3個C原子)以此類推……又打比方說乙烯(2個C原子),丁烯(4個C原子)。
(3)用於儒學、理學、醫學、風水、術數和命理學中
在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理論中,幹支按其順序分為陰陽,逢單數屬陽,逢雙數屬陰。天幹之甲、丙、戊、庚、壬,地支之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數;天幹之乙、丁、己、辛、癸,地支之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數。在這個基礎上,依據相克相生的論理,精密推算人事的平穩安定、興衰、沖突及其生滅。
《易經》蘊含著中國人的智力。在萬木爭榮的world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是一株久歷寒暑、年輪密集的勁松,其千難不衰的經歷、抗風耐霜的生機和復興在望的前景都是民族的外在表征,而藉由思維思考方式、思維特征展現出來的思維智慧,那麼是一種文化基因,一種內在蘊涵,一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時代使命。不管世間風雲怎樣變幻,未來的興旺終歸會屬於不棄智慧的民族。
丁俊貴
20二十四年7月28日
二:我國幹支紀年法追溯於何時 ,何人創立?
你好,這便是幹支紀年的詳盡解讀。。。\上面這位網民朋友的回答也是正確的,,,希望采納,如需更加的多請加問。。。 幹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1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2年為“乙醜”,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瞭重復使用,循環往復,循環下去。如1864年為陰歷甲子年,60年後的19二十四年同為陰歷甲子年;1865年為陰歷乙醜年,1925年同為陰歷乙醜年,依次類推。必須特別註意和提防的是幹支紀年是以立春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為歲首,不是以陰歷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例如,1984年大體是歲次甲子年,但嚴格而言,那個時候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三:天幹地支指的是什麼意思
提問一:啥是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二十四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錄載入,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農歷和陽歷。
天幹地支,是過去人建歷法時,為瞭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時候的中國人來講,天幹地支之存在,就好像 *** 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幾個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因此這些數字被賦於之義就愈來愈多瞭。
古代人們(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代人們所以就獲得瞭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如今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或許應該是在夏商周這些朝代。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以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幹、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60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60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瞭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效果結果。中國歷法蘊含瞭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第1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永恒不變,每一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裡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幹圓佈像天形,十二支方佈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緊接著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幹、十二地支分配成60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乃天幹地支的由來。
提問二: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啊? 一.十支紀年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幹和支之寓意:幹支是天幹,地支之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日幹10個符號排瞭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瞭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循環往復,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查看多個時間段的萬年歷。如:1516―2060年的萬年歷,記著五百年的天幹地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二十四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醜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依據“六十年甲子(幹支表)”的公元年對應進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剪掉鞭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48號幹支),《戊戌變法》的戊戌年為35號幹支,比辛亥年早13年,則“1911-13=1898”故《戊戌變法》是1898年。
應用公元年進行計算。應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餘數小於60,再用餘數減去3(幹支紀年是從公元4年開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餘數是22,再22-3,得數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幹支表)19號幹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12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天幹地支年,就是“鼠年”,此一年裡出生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天幹地支年就是“牛年”,此一年進而出生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12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預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24小時,而中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預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24小時和十二時辰對應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4。由公元推幹支記年
為瞭便於運算和使檢索更加直觀,借用六十幹支表並按順序加以編號成表一如下:
六十幹支表
甲子0 乙醜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醜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
提問三:天幹地支有什麼含義 知識混裝大無極解釋: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瞭古時候紀年歷法。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瞭幹支紀法。
提問四:萬年歷裡面的天幹,地支指什麼意思?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在中耽古時候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叫作“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之為“十二地支”。
提問五:天幹有什麼含義,地支有什麼含義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用的二十二個漢字,其中天幹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問題六:天幹地支啥意思 天幹指: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壬 癸
地支指: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未 申 酉 戌 亥
四:啥是天幹、地支?哪國人發明的?
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窺探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二十四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錄載入,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農歷和陽歷。
天幹地支,是過去人建歷法時,為瞭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時候的中國人來講,天幹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幾個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因此這些數字被賦於之義就愈來愈多瞭。
古代人們(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代人們所以就獲得瞭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如今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或許應該是在夏商周這些朝代。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歷中用以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幹、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60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60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瞭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效果結果。中國歷法蘊含瞭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循環往復,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一個月的地支永恒不變,緊接著依次與天幹組合;由第1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永恒不變,每一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裡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幹圓佈像天形,十二支方佈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緊接著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幹、十二地支分配成60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乃天幹地支的由來。
五:我國幹支紀年法追溯於何時 ,何人創立?
你好,這便是幹支紀年的詳盡解讀。。。\上面這位網民朋友的回答也是正確的,,,希望采納,如需更加的多請加問。。。 幹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1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2年為“乙醜”,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瞭重復使用,循環往復,循環下去。如1864年為陰歷甲子年,60年後的19二十四年同為陰歷甲子年;1865年為陰歷乙醜年,1925年同為陰歷乙醜年,依次類推。必須特別註意和提防的是幹支紀年是以立春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為歲首,不是以陰歷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例如,1984年大體是歲次甲子年,但嚴格而言,那個時候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六: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究竟是誰發明的?起源是什麼呢?
簡化後的幹支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它們二人是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的,從而組成瞭幹支紀法。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之發明是在遠古的天皇時代,在這一時刻已經有瞭幹支歷法的雛形。 幹支的發明也預示著最原始歷法的出現,緊接著再配合數字,就用以計算年歲。
依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天幹地支最早起源是出此刻我國3000多年前的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上的。
在咱們國傢傳統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和癸被叫作是“十大天幹”,《群書考異》中說到,甲之義是拆,亦即萬物剖符而出的;已之義是軋,主要預示出生的模樣;丙是炳然之意;丁那麼是強之義,主要表現為萬物丁壯;戊是繁茂的意思。己是紀之義,指萬物有形可紀織。庚是堅實之意,指萬物收斂有實;辛是新之義;壬是指陽氣任養萬物於下;癸那麼是是揆之義,它是指萬物可估量。
而十二地支代表的是:子、醜、寅、卯、辰、巳、未、申、酉、戌和亥。子是孳,它是指萬物繁殖都是在陽氣之下;醜是紐,代表瞭系之義;寅是移,是指萬物萌芽剛出來;卯是冒,它是指萬物皆在茁壯的生長;辰是震之義,是指萬物經過震動而生長;巳是起,是指萬物在這一時刻不得不都反抗起來瞭;午是仵之義,是指萬物都業已枝葉茂盛瞭;未是味道之義,萬物開始衰退;申之義是指萬物的身體已經長成瞭;酉是指萬物成熟瞭開始老化瞭;戌是指萬物已經消滅瞭;亥是指萬物已經隻剩下瞭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