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易大傳天人協調說相接近的看法是什麼傳統文化天人中國傳統文化(周易中的天人關系)
非主流與中華名族傳統美德之間的沖突大神們幫幫忙
非主流就是還是不是主線的。它們主張頹廢,以突出自我為重點。 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關系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范疇。歸納起來,作者本人是這樣想的可以分為“修身”、“齊傢”、“治國”三個方面。 “修身”,是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具備美德。儒傢經典《大學,聖經》中說:“身修而後傢齊,傢齊而後國治。”修身的意圖是為瞭齊傢、治國,修身的標準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傢”,是指傢庭應具備的美德。傢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傢和萬事興”。傢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省吃儉用,鄰裡團結等。 “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待人接物之道。處世美德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樂於助人,講究的是公正,禮貌忍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等。 傳統是以前時代留下的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確鑿無疑的觀念偶爾是下一個時代的難題。 在這個地球上,你可以超越風俗和限制,但不能無視它們走得太遠。 我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關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觀點。 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其實就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國人民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於是,(一)鋼健有為;(二)和與中;(三)崇德利用;(四)天人協調。"這幾個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咱們國傢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便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固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不過事實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效果。因 此,"不能把'中庸'看做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一2期。)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傢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我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便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華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咱們國傢的民族精神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四個互相聯系的方面:(一)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情感、欲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崇尚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平穩安定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便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本質。(二)自由精神。這first of all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並 且,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鬥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與這種鬥爭。說明在咱們國傢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三)求實精神。先秦儒傢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傢反對"前識",註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傢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幾個都是求實精神的表。(四)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一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我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看法、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我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4期。) 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樣的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交往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我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傢增加瞭光輝,也設置瞭障礙;它向世界傳播瞭智慧之光,也造成瞭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無比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樸:《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道德感是人的獨一無二品質的一個組成部分。 道德的本質,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己一身的本能服從全體。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也可以這樣說,就是逾越我們本人的本性,而溶人旁人的思想、行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當良心、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在你的心靈中永久紮下根來的時刻,你就會形成一種有道德的性 格。 美德大多數蘊含在良好的習性之內。
《周易》中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world世界觀是怎樣的?
“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即指天人協調一致。這是《周易》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world世界觀,是月令圖式的基調。古時候的地理思想以此乃據,也認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學”。天人是相通的,不但生物界有循環、有新陳代謝,而且大自然、地球表層亦有循環和新陳代謝。人體內的小循環是自然界大循環的縮影。自然界的地理環境是“若陰、陽之氣,則循環無方,聚散相求,絪蘊相揉,蓋相兼相制……屈伸無方,則運行不息。”自然界的地理環境也是有生命的。
我國當代建築中有哪些展現"天人合一"思想的啊```要全啊```多謝瞭_百度。。。
2篇,希望能夠幫到你
------------------
第1篇
我國古代園林的藝術特色
1。造園藝術,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在造園藝術上蘊含兩層內容。一是總體佈陣與佈局、組合要合乎自然。山與水的關系以及假山中峰、澗、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觀規律。二是每個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組合要合乎自然規律。如假山峰巒是由很多小的石料拼疊合成,疊砌時要仿天然巖石的紋脈,盡最大力量減少人工拼疊的痕跡。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狀。花木佈置和佈局應是疏密相間,形態天然。喬灌木也錯雜相間,追求天然野趣。
2。分隔空間,融於自然
我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其中著重是用建築來圍蔽和分隔空間。分隔空間力求從視角上沖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的有限性,使之融於自然,表現自然。為此,必須處理好形與神、景與情、意與境、虛與實、動與靜、因與借、真與假、有限與無限、有法與無法等種種關系。如此,則把園內空間與自然空間融合和擴展開來。打比方說漏窗的運籌使用,使空間流通、視覺流暢,因而隔而不絕,在空間上起相互滲透的效果。在漏窗內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竹樹迷離搖曳,亭臺樓閣時隱時現,遠空藍天白雲飛遊,造成幽深廣泛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3。園林建築,順應自然
我國古代園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樓、臺、閣、館、齋、舫、墻等建築。人工的山,石紋、石洞、石階、石峰等都顯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邊曲折自如,水中波紋層層遞進,也都顯示自然的風光。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地下自然環境吻合,並且還使園內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園林展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4。樹木花卉,表現自然
與西方系統園林不同,我國古代園林對樹木花卉的處理與安設,講究表現自然。松柏高聳入雲,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數裡盛開,乃至於樹枝彎曲自如,花朵迎面撲香,其形與神,其意與境都十分重在表現自然。
師法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是我國古代園林展現“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單獨於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生命力的本質原因。
---------------------
第2篇
固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語出現較晚,不過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卻歷史悠久。在作用與影響建築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觀念是根本性的。天是一個歷史領域,追溯於遠古代人們類對無法預測推算的蒼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後,“天”被看作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對這種主宰的崇尚就構架起以天人關系為基礎的宇宙觀。“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後,人們強調天與人的關系緊密相聯,不可分割的一種看法。
我國古代的先哲以樸素的系統觀念觀察整個宇宙, 《莊子·齊物論》雲:“天地與我並存,萬物與我為一”,是莊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樂記》提出“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即認為整個宇宙天地處於“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狀態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氣永久處於整齊、和諧、有序的運化之中,這與莊子所謂“通天下之氣”是一個意思。《周易大傳?文言傳》有雲“夫天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為,後天而而奉天時。”這種承天命、順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統治者利用,他們將作為統治人民的合法基礎。《周易》又有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的原則。這幾個思想一直作用與影響著中國建築的發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與人道間,天人相通,精氣相貫”。老子《道德經》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瞭人與自然的共同根源。古時候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就是說自然環境和人居環境可以相互交流,和諧共生。這也反映在古時候的建築中。打比方說北京城的建設就是依照天上的星相來建造的,紫禁城正對這紫薇星,建築與環境得到融合和滲透。中國古建築的點也是展現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築觀上,它所體現的是“自然與精神的統一”,本文所探討的“天人合一”建築觀,也正所謂基於這一基本涵義作為出發點。
“幹闌文化”是古時候中國南方建築文化的主體,是南方幹闌式建築與源於北方穴居的高臺式建築融合時期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代表。它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築體系,向來註重與自然的高度協同,尊重自然,展現“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藝術性格上特別註重和重視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選材上,木材給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輕巧、堅韌、易於加工為一身,恰恰與古時候中國人相切合,因此成為中國古建築的首選材料。加之,建築始終是為人服務的,古時候中國地在物博資源豐富,於是,選擇木材亦有其必然性。
中國古建築在建築類型上豐富多彩,主要包括:宮殿、宗廟、公府、館榭、地下宮室、離宮、壇、祠、警鼓臺、舞臺、觀景樓閣等。它們的種類和使用功能雖不相同,但始終流露著“天人合一”的思想。這基於與自然高度協同的文化精神——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建築鑲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古建築註重與自然高度協同的觀念,表此刻城市、村鎮、宮殿、陵墓的選址和佈陣與佈局命名上,都力圖展現天人合一的追求。
城市的建設:
伍子胥設計建造吳都闔閭城,在《吳越春秋》中記錄載入:“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築大城,周回四十七裡。陸八門,以象天八門;水八門,以法地八聰。築小城,周十裡。陵門三。不開東面者,欲以絕越明也。立閶門者,以象天門通閶闔風也。立蛇門者,以象地戶也。”隋大興城建造時,宇文愷不但有斟酌地勢,將太極宮置於乾位,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漢之長安城,“---------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鬥形,到現在人呼漢京城為鬥城,是也”;
明清北京城的建設就是依照天上的星相來建造的,紫禁城正對這紫薇星,建築與環境得到融合和滲透。
村落的建設:
村是聚落的一種形態,古代人們註重追求人和自然關系的平穩安定。安徽歙縣棠樾村為一個典型的例子。棠樾選址,符合風水所謂“枕山、環水、面屏”的原則。它以富亭山為屏,面臨沃野,源自黃山的豐樂河由西而東穿流而過,周圍樹木茂盛。棠樾族譜有詩雲:“遙想棠陰清晝永“(《玉篇》“楚謂兩樹交陰之下曰樾”這正所謂這個村落名字的來歷,又“此處山川之勝,原田之寬,足以立子孫百世之業”。這正所謂陶淵明所描寫的世外桃源。棠樾人把自己置身於大自然當中,仿佛自己就是之中的一分子。這種利用自然,尊重自然註重風水的做法,正所謂古代人們天人合一建築觀的展現。
宮殿的建設:
在宮殿的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故宮,故宮又稱為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中國古代天文學傢將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別的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它在北鬥星的東北方。“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古代人們認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瞭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宮是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最高檔別的“禁區”,便有紫禁城的“禁”字來強調皇宮的無比尊嚴。太微垣南有三顆星被人看成是三座門,即端門、左掖門、右掖門;與此相應,紫禁城前面設立端門、午門,東西兩側設立左、右掖門。午門和太和門之間,有金水河蜿蜒穿過,意味著天宮中的銀河。皇帝及皇後居住的乾清宮與坤寧宮,“乾”、“坤”二字就象征著天地之義。其東西兩側的日精門與月華門,則意味著日月爭輝。東西六宮及其他諸宮殿也都分別意味著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個星座。
紫禁城的建設,把古時候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陵墓的建設:
古時候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宮、天象、星宿圖的情形,意在“天人合一”、“魂歸北鬥”的作用。已發掘的河南省洛陽與南陽的漢墓中都畫有天象圖,它們都顯示著窺天通天、與天同構的目標。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的合葬陵墓。1999年3月,考古代人們員發佈一個驚世的發現:明孝陵佈陣與佈局呈“北鬥星”圖。“勺頭”為繞梅花山而環行的導引神道部分,“勺柄”為正北方向直線排列的陵寢建築部分,“勺頭”、“勺柄”上的“七星”依次為四方城、神道望柱、欞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享殿、寶城。
中國古建築始終是“天人合一”與“禮法、宗法制度”的聯合展現。“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禮法、宗法制度”註重等級制和規矩,看起來矛盾,但反映在建築上,兩者其實沒有截然分開。如“宮殿”、“陵墓”等建築形制是禮制建築,但它們在佈陣與佈局上追求的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並不矛盾。
總的說來,“天人合一”建築觀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中心思想,是古代人們的倫理觀、審美觀念、價值觀和自然觀的深刻展現。
上有一題"豐富我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 這個基本內涵是什麼呀?
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可大體概括為三個方面:1。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易傳》所強調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人民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現;崇拜和諧統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則,是修養境界。2。註重人的內在修養,輕視對外在客觀規律的探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指向。3。重傢族、重血緣的傢庭倫理本位的價值觀。也就是說,我國傳統文化有著富饒的內涵,且精華與糟粕並存,要使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當今社會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不但要批判地繼承,要進行創造性的轉換。
要使我國傳統文化獲得再生,科學合理地評價我國傳統文化,充分瞭解和把握傳統文化的內涵,是必要的基礎性工作。本文試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和剖析,以求教於各位同行。
一
我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淀起來的精神遺產,也是中國人民專有的思維思考方式的精神展現。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高度集權的專制制度,還有作為社會生活基礎形態的宗法關系、血緣關系,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瞭深邃的社會物質基礎,使之形成瞭把世間倫常、現實作為思想和行為的主要目標的主導性價值取向,成為以倫理文化為主體、以等級制度也就是禮制為框架的封建專制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又是一個具有內在矛盾的復雜體系,這裡邊可以說既有積極的內容,亦有消極的因素;既有精華, 亦有糟粕,要正確認識傳統文化, 必須對之進行全面考察、理性剖析。
張岱年先生把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為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四個方面。他覺得, 《易傳》中提出來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個命題, 集中地展現瞭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自強不息”就是“努力向上, 決不停止” ,中國人民不斷進取、奮發有為精神的寫照;“厚德載物”指君子應以大地相同的胸懷包容萬事萬物。這幾個特點, 概括出瞭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中國歷史上固然亦有哲學傢主張清靜、無為, 但從總體上講, 中國文化歷來關註現實人生,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積極入世的一生態度一直居主導地位。
在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上, 我國傳統文化強調整體, 崇拜和諧統一, 具有積極的意義。崇德利用是人們處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關系的準則;和與中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包括民族關系, 君臣、父子、夫婦、朋友、兄弟關系等人倫關系) 的準則;天人協調那麼是解決人與自然關系的總金科玉律。以《周易大傳》為代表的“天人協調說”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大自然的運動有著普遍的規律,人必須順應自然規律行事;不過同時,人的活動對自然界又有重要的作用與影響,人應該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體能動性,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類的願望,達到人與天的互相協調。古時候思想傢們還把人的道德性加之於“天”,使“天”成為道德和理性的化身,認為理性即天道,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是一致的, 人類的活法理想應該符合於大自然的普遍規律。《周易大傳》所說的“先天而天弗違, 天而奉天時”、“財成天地之道, 輔助萬物之宜”, 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思想傢的價值理想, 是不是要在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人類與自然之間建立一種高度協調的關系, 並以這種和諧境界為“至善”, 從至善中去尋求“至美”。可以說, 和諧是整個我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 這一原則和認為宇宙是一個和諧整體的world世界觀及重和諧的思維思考方式一起, 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和繁榮產生瞭深遠的作用與影響。
儒傢奉行中庸之道, 崇拜忠恕, 把在變動中尋求和諧、穩定的處世方法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主張道德至上, 將中庸看成是最高之道德, 宣揚仁義、孝悌、忠信, 註重修養德性與人際協調;《易傳》強調,宇宙萬物永久處在變化過程中,事物若要臻於完善, 保持理想狀態, 其運行就必須把握好分寸。“中庸”概念是孔子提出來的, “庸”指普通平常之義。《中庸》篇雲:“舜其大知也與! 舜好問而好察邇言, 隱惡而揚善, 執其兩端, 以其中於民, 其斯以為舜乎! ”所謂執“兩”用“中”, 亦即中庸, 指隨時運用中的原則, 處事恰如其分, 既不“過”, 又不能“不及”。《中庸》還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這便是說, 人的感情和欲望皆有一個適中之點, 在這個適中的限度內就能達到和諧的境地;一個社會也是一樣,若要達到和諧、安定、有序,必須把人的感情、欲望、行為都保持在合適的限度內。中庸不但是一種抽象的思想原則,而且也屬於一種修養境界。孔子將中庸看成是最高的道德,認為它是超功利的,卻又有著非常大的功用,這功用就是達到人己物俺的和諧,讓人和事物的發展皆能夠保持均衡協調。中庸所展現出來的辯證思想和它所追求的人格形態,對中國人民思維思考方式的形成和演變產生的作用與影響和積極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很多方面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指導和教導意義。以和諧為最高價值原則,強調多樣性的統一,也同樣具備內在的合理性。但儒傢所說的“和”之寓意後來演變為融合、調和、無原則地為“和”而和,就陷入瞭嚴重的片面性。而過分誇大中庸之道的應世原則,凡事固守著不依靠前、不落後的思維定式,勢必會遏制創新與發展,陷入僵化、守舊,這不但與現代化所倡導的開拓進取精神大逆其道,而且與中庸所包含的思想精華也是相違背的。
二
註重人的內在修養,輕視對外在的客觀規律的探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指向。儒傢的價值學說,可以稱為內在價值論或道德至上論,它認為道德不是來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現實關系而產生的。孔子主張“義以為上” (《論語·陽貨》) ,即道德的價值是至高無上的,道德具有內在價值,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和主導;道德不僅可以衍生出知識價值,而且可以決定價值和物質利益價值。這種註重和重視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對我國古代價值觀的發展有深遠的作用與影響。儒傢並 不是不看重生命的價值,但更強調道德價值,在他們看來,生命對一個人雖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氣節更加的重要。在兩者有瞭沖突的時刻,他們主張“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儒傢道德觀念重內在價值與修養,認為道德不是用以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以謀取個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種精神的自律,人加強內在修養,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覺性。
中國思想傢從人類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依據,展現瞭人本的看法。像孟子把道德的源泉歸於人性,荀子將道德的產生歸於聖人的思慮,張載從人與人、人與物的本然關系詮釋道德等等,這幾個看法固然在歷史觀上屬於唯心主義,但比的道德觀無疑要高明、合理。
對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我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中最為鮮明、持久的傳統之一,到現在仍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歷代哲人一致認為人應該有崇高的社會理想,這樣一個社會理想就是《禮記·禮運》篇所刻畫的大同世界。這種帶有濃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會圖景,作用與影響瞭中國歷代哲人和統治者。我國古代哲學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嚴、人的道德價值的思想,儒傢道德的特征是富於理想主義、人文主義和實踐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圖通過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也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為大老公。”認為高尚品德的價值遠在世俗的富貴之上。儒傢非常註重氣節,孔子說: “志士仁人, 無求生以害人, 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 “生, 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義也。”儒傢最理想的人際交往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傢強調人的社會責任, 積極入世, 在個人與傢庭、個人與國傢、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 提倡群體意識, 突出自個的內在修養, 意欲通過自個的內在修養達到道德的完善。這種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嚴的看法, 是特別深刻的。我國傳統道德之所以具有當代價值, 正所謂因為它有著與人類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
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既相區別, 又有聯系。儒傢各派尤其註重和重視二者的聯系, 他們提出來的所謂“內聖外王之道”, 就是把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聯系在一起的一種生活理想。“內聖”, 指主體的內在修養以及對真、善、美的把握,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外王”, 指把主體內在修養的所得, 推廣於社會, 使天下成為真、善、美統一的大同世界。這是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大學》提出來的“三綱八目”使這一思想更為具體化。通過道德修養來實現理想, 道德為服務, 正所謂儒傢思想乃至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國傳統文化事實上就是一種以倫理為特征的人文文化。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 註重和重視倫理和的特征, 致使瞭我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片面化傾向,那麼這樣就是隻重王權、國權而忽略民權、, 隻強調人的義務而忽略人的權利和人的主體地位。與此相關聯, 是權利的絕對化和法制意識的淡漠。這造成瞭我國傳統文化中民主精神的匱乏和人的性 格的麻木。人倫觀念後來演化成為“三綱”, 突出臣對君、子對父、妻對夫的片面服從關系, 在歷史上更是起瞭阻礙社會進步的效果。
儒傢肯定人的價值, 註重道德的效果, 這對於封建時代精神文明的發展起過巨大作用。但在義利關系、德力關系等問題上,儒傢、特別是宋明理學的見解卻表現瞭嚴重的偏向。義利關系實質上是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關系問題。以儒傢為主導的我國傳統文化推崇非功利性, 價值觀以重義崇德為特點特色, 認為隻有小人才“喻於利”, 而君子是“喻於義”、“謀道不謀食”的。孔子提倡“義”, 但不完全排斥“利”, 而要求“見利思義” (《論語·憲問》) ,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論語·堯曰》) , 主張以義求利。孟子對義與利作瞭嚴格區分, 認為道義的價值高於一切物質利益, 道義按其本性而言不但能夠起到好作用的維護自己正當的個人利益, 更加的重要的是它具有理想性、自我管束性和利人的特性。後來, 董仲舒提出“身之養莫重於義”的命題, 認為有道德是人貴於物的本質所在, 道德的價值高於物質利益。從孟子到董仲舒, 再到之後的程朱陸王學派, 經過不斷的闡釋和發揮, 義利關系演化成瞭“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專門強調道義, 忽略公利與私利的不同, 在反對私利的基礎上一概地反對利, 進而藐視人的一切物質利益, 甚至把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置於卑賤的地位, 這樣, 價值觀就發生瞭嚴重脫離實際的傾向。
在義利關系上, 墨傢及後世一些學說亦有比較全面、辯證的論述。他們主張義利統一, 德力並重, 高度評價生產勞動的價值, 同時註重和重視可以給生產力的提高帶來實際利益的科學技術。這幾個思想固然在古時候沒有產生重大作用與影響和作用, 但無可否認, 這是特別寶貴的精神遺產。中國歷史上的功利主義多數都是進步階級或階層的思想武器, 而道義論多數是統治階級、沒落階層的論理學說。馬克思認為, 功利“表明瞭社會的一切現存關系和物質基礎之間的關系” 。這總之, 功利關系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 利益機制是社會運行的動力機制。當然, 這裡所說的功利和利益追求, 是務 必要有法律和道德作基礎的。
三
封建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的延續與發展, 以及以儒傢仁義道德為價值信念, 以成仁取義為價值理想的思想傳統, 使中國人民形成瞭重傢族、重血緣的傢庭倫理本位的價值觀。
在咱們國傢封建社會中, 最為普遍的傢庭模式是幾代同堂的大傢庭。大傢庭中成員通常來講居住在一起, 經濟上實行統一收支和管理, 除傢長外, 外人經濟上沒有自主權力, 要依賴傢庭的共同財產而過活, 因而, 傢庭的命數亦即自個的命運, 而個人就不得不以傢庭為本位。傢長制管理模式下的傢庭人員關系, 沒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 有的隻是對傢庭成員應負責任和應盡義務的種種倫理限制與規定,而且這幾個限制和規定多數都是單向度的, 僅強調一方對另一方的責任、義務, 族權、父權、夫權在傢庭中處於不可動搖的主宰地位。這種傢族本位主義的價值觀後來被引申發展為國傢為本、君權至上的社會本位主義, 正如“三綱”中所規定的: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儒傢就是用傢族制度的合理性為社會制度做理論基礎的。儒傢註重和重視“人倫”, 特別強調君臣、父子倫理關系, 註重和重視個人對傢庭、國傢的責任。孟子說: “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傢, 傢之本在身” (《孟子·離婁上》) 。這裡固然也肯定瞭自個的重要程度, 但卻沒有關於個利的概念, 隻強調個人對社會的應盡義務, 身之本最終以天下為歸宿。 先秦的儒傢強調由己及人, 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把國傢社會看成是一個大傢庭, 把孝慈友悌之類的傢庭道德推而廣之, 用來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關系, 從而形成傢族倫理本位與社會倫理本位的統一。馮友蘭先生認為, “傢族制度在過去就是咱們國傢的社會制度”。在咱們國傢封建社會五種主要社會關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中, 就有三種是傢庭人員關系, 其餘兩種也可以依照傢庭人員關系來理解。皇帝作為一國之君, 其“大傢長”的地位自不必說, 連七品縣令, 也被以“爸媽官”相稱, 可見咱們國傢的封建制就是一種大的“傢長制”。它著重個人無條件服從傢庭、群體、社會的利益, 提倡忠孝、奉獻, 而對人的欲望、個性則持貶抑態度。這種隻講個體對社會的責任、義務, 卻忽略人的權利的傾向, 與西方高揚人的性 格、人的自由旗幟, 以個人為本位的價值觀形成瞭鮮明的對照。我國傳統文化固然處處講人, 但它真真正正註重和重視的並不是人,而是人所所屬的群體, 特別是國傢的利益。總體是至高無上的, 而個體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總體與個性的對立, 總體對個體的壓抑, 構成瞭中國人文精神的一大特征。
應該看見, 把民族、國傢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傳統, 在咱們國傢幾千年的社會發展中起瞭激發人的社會責任感、愛國心和群體凝結聚集力的效果。其中有的內容到現在仍對中國人產生著積極作用與影響。不過, 因為道德理想和物質利益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 超越人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而討論道義和理想的說教, 最終必將流於空泛。到後來, 宋明理學甚至提出瞭“存天理,滅人欲”的看法, 更是把儒學推向反人道的方向。這種傳統思維思考方式壓抑瞭人的性 格的發展, 限制瞭人的思想自由, 致使瞭中國人思想的僵化、守舊, 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瞭消極的作用與影響。
也就是說, 傳統文化是一種適應、反映、表達、展現我國傳統社會特別是宋明以來社會經濟、關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經濟、血緣宗族依附關系為根基, 以維護、神權、父權為中心的嚴酷等級秩序的“禮”為基本范式,有其內在的同一性和根本價值指向, 有導源於這心的本源性的統治與服從關系, 是一種自足的整體性體系。必須看見, 這種植根於長期穩定的農業社會, 服務於封建的物質基礎和國傢機器, 有著穩定的、整體的發展模式的文化, 與現代工業文明和以商品交換為特征的商場經濟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 有著本質的不同。文化的轉型, 新的文化體系的建立, 必須以現實的社會實踐為出發點, 為依托, 為尺度。不過同時, 以儒傢為主導的我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積極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傳承性,使之構成瞭人們解讀、理解現代化的整體背景;它所蘊含的富饒的思想材料, 也是新的價值體系和文化體系成長和創建的必不可少的資源。能不能充分利用好這筆資源, 讓它在當代發揮應有的價值, 是擺放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又緊迫的任務。
《周易》中“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的解釋
“天人合一”是命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傳統文化之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幾個年來,學界談論甚多,在一定范圍內,它已經確定被作為易學甚至整個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這個概念的本來含義,對於易學研究和傳統文化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然而,要弄清這個概念的意義,不能依據我們當代學者對它的望文生義的理解,而應該求助於古代人們本人的言論。看一看,在古代人們的觀念中,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含義。而是要弄清“天人合一”之寓意,關鍵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麼意義。
本人從《四庫全書》zhong gong找到二百餘條明確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發現“天人合一”中的“天”蘊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系的存在;2,天是付與人以吉兇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尤其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付與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今天很多人把“天”理解為自然界,因而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內容,則一條也沒有找到。
本人此刻把這幾個材料公佈出來。供關心此事者研究、討論。需要說明的是:1,這幾個材料本人隻是粗略加瞭一些標點,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由於研究者皆有相當的古文水平,也用不著我去推敲;2,略去瞭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復的,或是看法已經明確、無須再重復引證的。好在《四庫全書》此刻不是難找的書,如對這個資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說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此刻所能查到的出處,是張載的《正蒙》。然而和張載同時的程頤就不認可,他說:“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二程遺書?卷六》)依本人理解,張的“合一”,程的“無二”,其內容是說,天人同此一氣,或同此一理,人的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付與。在他們的著作中,這個付與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個人們必須敬事的天,是一個可以和人感應的天,是能夠給人以吉兇禍福的天。
繼續向前追溯,則此一思想的發明者可以歸於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也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在董仲舒那裡,天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天,當然,也是一個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應、可以給人以吉兇禍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裡,“天人一”的“一”,是“一類”之義。由於在董仲舒那個時候,因為自然科學新的發現,人們知道,物與物在不接觸的情形下是可以發生感應的。打比方說磁石可以吸鐵,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們認為,感應的發生,是由“氣”在做著它們的中介。同時人們還發現,以氣為中介的感應,是有條件的。打比方說磁石可以吸鐵,但不能吸銅;琴弦的共振,也是宮弦和宮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鳴牛應、馬鳴馬應一樣。於是總結出結論:隻有同類的事物可以相互感應。董仲舒為瞭論證天人可以感應,first of all需要論證天與人同類。這是天人合一的現實背景。
董仲舒論證天人同類的方式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貝”。打比方說,天是圓的,所以人的頭圓;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腳方。人為啥有兩隻眼睛?由於天有日月;人為啥有四肢?由於天有四季;人為啥有喜怒哀樂?由於天有陰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頭有三百六十節。如此等等。類似的思想進展到宋代,就顯現瞭明確的“天人合一”說。周敦頤的《太極圖》,邵雍的先天圖,都被看作是講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裡講的也是,人的仁義禮智本性是天所付與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何謂易經的天人合一
人類社會也是這樣,就每個生命體來講,first of all應該發揮乾德自強不息的精神,要不然個人以致社會的生機就會窒息。從《易經》的卦理來看,64卦都要以乾卦為主卦,384爻都要以飛龍為主爻,各卦自己一身也隻能以一爻為主。而假如要系統宏觀來考察易理,那麼這樣說的話在母系體系中,子系統裡的飛龍,不過呢是更大母系統裡主卦爻的一個配角,一個“利見大人”的下屬。因 此,不論是在易理卦象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要曉得,唱主角的隻是少數人,大部分人都是在唱配角。假如人人都要唱主角,不唱配角,豈不是天下大亂、萬事無成瞭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養坤德,培養自己敢當配角,當好配角的高尚品德,是為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坤卦代表地、代表陰、代表柔順、代表母。。。。。。
《易經》系辭上講: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系辭裡面談到的尊卑,是與時代分不開的。《易經》成書與古時候,在咱們國傢的古時候重男輕女,江湖上等級制度森嚴,不像今天的社會人人平等,講究民主。於是,顯現瞭尊卑之分。乾卦為天,古代人們崇信天是最大的,所以稱皇帝位真命天子,是奉天之命來領導眾人的。是權力的代表象征,古代人們以乾卦代表權利與男人及力量、尊貴的代表象征,前面說瞭古時候重男輕女,男人是尊貴權力的代表象征,而女人在那個時候沒有啥社會地位,以卑賤為主。所以古代人們稱老婆為“賤內”,這與那個時候封建制度和社會環境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