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講的啥意思易經傳統文化周易(易經究竟講的是什麼)
《易經》主要講的是什麼?
整部《易經》,無非講一個“道”字。
為啥這樣講?大傢看一個“易”字,上面一個“日”,屬陽,下面一個“月”,屬陰。古代人們講,“一陰一陽叫作道。”
陰陽合一,天人合一,守一,其實就是“易”。
所以整部《易經》,就是一部“道”學。《易經》為啥能夠被運用到現實中的各行各業?正所謂由於“即易即道”,“即道即易。”“易”“道”合而為一。“易”的能量是無限的。古代人們說,“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易”
,也具備同樣的“功能”。
如果想真真正正看懂《易經》,讀明白《易經》,運用好《易經》,必須親自去“悟道”,去“證道”。必須尋訪眀師,用功“辦道”。因 此,真真正正懂“易”之人,是少之又少。
啥是“道”?
《道德經》有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法自然。致虛極守靜篤。
儒傢的“一以貫之”即為“道”。
道傢的“守一歸一”,其實就是“道”。
佛傢的“本自具足”即同“道”。其實就是“易”。三傢是一傢。站在最高點,你我皆是共同體。
“道”,無處不在。
“易”,無處不在。
整個傳統文化體系,無非一個“易”字,無非一個“道”字,無非一個“仁”字,無非一個“悟”字。
我們平常時候在市面上看見的樣式不一的六爻,八卦,四柱,奇門遁甲…………,皆是“術”,這幾個“術”隻是披著《易經》的皮,在運作(在這兒沒有對“術”進行批判,隻是客觀論述事實。“術”,亦有很大的現實運用價值。這個以後有機會詳細說。)。
“術”,隻是枝葉。
“道”,才是根本。
先“證道”,後“用術”,才是“正道”。
如何才能“證道”呢?
從古至今,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
“證道”的方式方法,有八萬四千種之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筆者看來,生活之中的一切萬物,無一不是道,無一不是易。風雲雨霧,泥巴瓦塊,山河大地…………當下皆是“道”的化身,皆是“道”的本身,皆是“易”的本身。
學“易”者,first of all要進入“道”中,first of all要進入“太極”中。
古代人們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也是重點闡述瞭“易”的內涵。
學“易”者,first of all要深刻領悟“陰陽”之妙理,要深刻領悟“一物一太極”之奧義,要瞭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還要知道“生生不息”之奧密義。
歸根到底,“易”者,博大精深,一言難盡,無所不包。學“易”者,必須全面深入儒釋道文化,方可悟得“真髓”。
以上文章信息量太大,各位老師,見諒。
謝謝。
易經講的著重是什麼內容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隻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
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金科玉律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國人民5000年智慧的結晶。《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推算,而《易經》便是匯總這幾個預測推算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
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范疇,是群經之首,儒傢、道傢共同的經典。
更多閱讀:
周易和易經的不同:
許多人誤以為《易經》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經》。其實也就是說是錯誤的,簡單容易的說周易和易經的不同就是從屬關系上的區別,《易經》蘊含瞭《周易》。如《周禮‧春官‧大卜》所說:“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依照南懷瑾說法周易和易經的不同在於:《周易》相傳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時刻,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傢的文化、道傢的文化,有部分是從文王著作瞭這本《周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傢之說,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些卦。
其實也就是說易經有三易之說。1。《連山易》,2。《歸藏易》,3。《周易》。
參考資料來源:知識混裝大無極-易經
易經裡面講的是什麼
易經講的是一種哲學美德。
《易經》中有句最出名之言:一陰一陽謂之道;《易經》對事物運動和發展的根本認為,物質世界的基礎構成由陰陽兩方面,兩種型態,正反交融,互相招引,又相互排斥,攻守互動等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盛衰的金科玉律。
二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謂:天的運行康泰良好,君子應該效仿天而自強不息;地的形勢取法坤相,君子應該效仿地而厚德載物。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力求上進;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人要學大地一樣寬厚,仁愛,有包容之心;一切的形成源於天,那麼人就好像大地 ,學會包容理解;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經易》中關於人生哲學最出名的名言警句;
自強才能自立,自卑必將自敗,寬容別人必然前途寬廣;
《易經》告知我們,對己狠一點,要自強不息,對別人厚道一點,寬容是人類的美德。
《易經》到底講的什麼?
從外表形式上看,它是一本占卜體的占卦用的書。由卦、象辭、爻辭組成。卦分為64卦,每一卦有象辭,每一爻有爻辭。於是,《易經》是一部古時候人用以占卜算卦的專業書籍。從內涵上看,它是講宇宙、自然、人類變化規律的哲理名著。易者,變也。宇宙萬物都是變化的,運動變化是絕對的,《易經》揭示瞭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總的來說,《易經》就是以占卜體為形式,實際講的是宇宙、自然、人倫變化規律的古時候典籍。是中華文化的起源,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化的瑰寶。
為啥易經要叫《周易》?
《周易》是一部我國古哲學書籍,也稱易經,簡稱易,“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另有說“周”是“周普”之義,即無所不備,循環往復。亦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還有人根據《史記》的記錄載入“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因此叫《周易》。
“易”一說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一說,在西周,易即雅樂,是執政者駕馭黎民百姓,維護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還有說,日月為易,象征陰陽,揭示陰陽循環交替之理。
另外,易亦有“道”之義,含有日出、占卜、變易、變化、交易、恒常的真理。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此句話總括瞭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恒常不變”。
。。。年紀很大的學者,講的不錯。想問一問他叫什麼名字?
是曾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