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最有利的吉兇狀態易經之以孔子(易經64卦最好)
一:易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易經的最高境界是無咎。
易經中說明趨吉避兇是人之常情,卻未必成為人生追求的價值和意義。《易經》所追求的實那麼是無咎,而非吉星高照。由於有得必定會有失,吉星高照與兇險禍患是一體的,塞翁失馬的故事告知人們,吉兇禍福都是相對相倚,不斷變化的,隻有無咎,才是永恒。
《周易·系辭下傳》中說,“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謂易之道也。”無咎是沒有兇險,沒有大的過錯,或是就算有過錯,也不要緊,才叫做無咎。無咎才是《易經》指點人生的最高境界。
無咎者,善補過者也。
此句話出自《周易·系辭傳》。誰人無過錯,隻是大小而已。無咎的狀態不是不犯錯誤,而恰恰是犯瞭錯誤以後,能夠及時反省和改正。《左傳》上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稱贊愛徒顏回:“不遷怒,不貳過。”不貳過,就是不重復犯錯誤,善於改正本人的錯誤。
《周易》上同樣說,“震無咎者存乎悔”。要達到無咎的狀態,必然要善於反思悔過,如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反思悔過是改過的前提,一個人在內心貞正的反思、悔過,根本沒有可能真真正正意識到本人的錯誤,也就不曉得怎樣去改正。
要真真正正達到無咎,就要隨時檢討自己,隨時隨地要能檢查出來自己每一方面的錯誤,隨時隨地檢查、反思、改正本人的錯誤和毛病。
二:易經所刻畫的最有利的吉兇狀態是
謙卦地山謙
《謙》(下艮上坤) 第十五
天道下濟現光明,君子謙卑定上行;
地中有山物平施,鳴謙貞吉得居中。
居功自謙廣服眾,以德報怨往有功;
適度謙卑無不利,師征邑國志得成。
【原文】 謙:亨。君子有終。
【譯文】 謙卦。通泰。筮遇此卦,君子將有所作為。
《謙》內卦為艮為山,外卦為坤為地,山本高而在地下,地中有山,所以稱曰《謙》。
在‘易經’的六十四卦中,沒有全部是吉或是兇的卦,惟有謙卦,六爻都吉利;可見從古至今,對謙虛這一美德的註重和重視。謙虛,並 不是消極的退讓,而是積極的有所成就,重心在“裒póu多益寡,稱物平施”。惟有平等,才有名符其實的和平。謙虛的動機,必須純正,才能贏得共鳴與愛戴。祇求耕耘,不問收獲的態度,居上位而能發揮謙虛的精神,足以驕傲而不驕傲,能夠以德服人,才稱得上謙虛。並且,謙虛務必要有實質,要不然便形成虛偽。謙虛也必須與實力相結合,才能有作為。
卦唯一陽,居下之上,剛而得正,上下所歸,有功勞而能謙,尤人所難,所以有終而吉,占者如是,則如其應矣。
謙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人以謙遜自處,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終,君子志存乎謙遜,達理故樂天而不競,內充故退讓而不矜jīn,安履乎謙,終身不易,自卑而人亦尊之,自晦而德益光顯,此所謂君子有終也。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慕與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
地山謙異卦梧疊(艮下坤上)。本卦內卦為艮,艮為山;外卦為坤,坤為地。高亨說:“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內高而外卑。謙者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皆是內高外卑,是以卦名曰謙。”
天賜貧人一封金,不爭不搶兩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謀望皆遂心。
一陽五陰之卦,其立象也,一陽在上下者為剝 復 ,象陽氣之消長也,在中者為師 比 ,象眾之所歸也,至於三四在二體之際,當六畫之中,故用其自上而退處於下者為謙 ,自下厄爾奮出乎上著為豫 ,此觀畫立象之本指也。
君子有終:有二解。君子指全卦唯一的陽爻九三。九三為全卦主爻。九三分別是艮卦和互體坎卦的主爻。
其一。艮為止,《易傳》:“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曰君子有終。
其二。“坎者,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坎主冬,戰國楚竹書《周易》“終”均作“冬”,冬、終通用,所以坎也為終。謙卦還不錯想象為坤卦中間一個坎卦,大地的低窪處(坎,陷也。坎,從土從欠),依據現代科學的“能量最低原理”,萬物皆歸宿於大地的低窪處,這是謙卦的另一個象征,君子九三應身於此象,容納萬物到結果,故曰君子有終。
孔子周公與謙卦
周公與謙卦:
周公代理天子的職務七年裡面,在平民當中,他拿著禮物,用對老師禮節去拜見的有十個人;他回送禮物,用對朋友的禮節求見的有十兩個人;他先去拜訪住在偏僻裡巷簡陋房子裡的有四十九個人。時常向他貢獻好意見的有二百個人,教育他的有一千人,到宮殿裡朝見他的有一萬人。在這個時期,如果周公驕傲而且吝嗇,那麼天下的賢士能來的就很少瞭。
周天子成王封周公旦大兒子伯禽為魯國第1任國君。伯禽就封時,周公語重心長地勸誡他說:“去吧,你不要由於身為魯國國君而對人傲慢。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之弟、今王的叔父,俺的社會地位可不算低瞭。然而我洗一次澡要三次握著濕頭發出來,吃一頓飯要三次吐掉嘴中的糧食,以接待賢士的來訪。即便是這樣,我還怕失掉天下的賢人。我聽說,德行寬裕的人,守之以謙恭,是真有榮耀;土地廣大的人,守之以勤儉,就會安定;祿位尊盛者,守之以卑弱,是名符其實的高貴;人眾兵強的人,守之以敬畏,必能得勝;聰明睿智的人,守之以愚笨,是真有智慧;博聞強記的人,守之以膚淺,是真有智力。這六條,都是謙德。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都是由此謙德的原因。不秉持謙道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就是,莫非不應該因此謹慎嗎!!!所以易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傢,小足以守其身,這便是謙卦啊。‘天之金科玉律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之金科玉律是傾壞滿盈者而流註於謙卑者,鬼神之金科玉律是加害驕盈者而福祐謙恭者,人之金科玉律是厭惡驕盈者而喜好謙恭者。’所以衣服做好瞭,務必要剪開做成衣襟;宮殿建好瞭,務必要缺一個角隅;房屋建好瞭,務必要有些缺點,預示沒有完成,天道就是如此啊。易經上說:‘謙卦,通達,君子能夠用心堅持到最終’,詩經上說:‘商湯待人處世謙遜,上天知道他具備瞭聖明恭敬的德行。’務必要警惕呀!!!不要由於身為魯國國君而對人傲慢。”
原文:周公踐天子之位七年,佈衣之士所執贄而師見者十人,所友見者十二人,窮巷白屋之士所先見者四十九人。時進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萬人。當此之時,誠使周公驕而且吝,則天下賢士至者寡矣。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髪,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傢,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以衣成則必缺袵,宮成則必缺隅,屋成則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誡之哉!!!子其無以魯國驕士也。”
——出處:《韓詩外傳卷第3》第3十一章,另見於《說苑·卷十敬慎》。
孔子與謙卦:欹qī器
孔子參觀周廟,看見欹器。孔子問守廟的人說:“這是什麼器具呢?”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右座之器。”孔子說:“我聽說右坐之器盛滿水就會傾覆,空瞭就斜著,水裝到一半時就會垂直,是如此的嗎?”守廟人回答說:“是如此的。”孔子讓子路取水來試,果然水滿便傾覆,空瞭就斜著,裝到一半時就垂直而立。孔子長嘆道:“唉,哪有滿瞭而不翻倒的呢?”子路問:“請問持滿有方法嗎?”“持滿的方式方法,抑制緊接著使之減損。”子路說:“減損有方法嗎?”孔子說:“德行寬裕的人,守之以謙恭;土地廣大的人,守之以勤儉;祿位尊盛者,守之以卑弱;人眾兵強的人,守之以敬畏;聰明睿智的人,守之以愚笨;博聞強記的人,守之以膚淺。這便是抑損的方式方法啊。”
原文:孔子觀於周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yòu)座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座之器,滿則覆,虛則欹(qī),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嗚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持滿之道,抑而損之。”子路曰:“損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寬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廣大者,守之以儉。祿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眾兵強者,守之以畏。聰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聞強記者,守之以淺。夫是之謂抑而損之。”
——出處:《韓詩外傳卷第3》第3十章(類似文字另見於《孔子傢語•三恕篇》、《荀子·宥坐篇第2十八》、《淮南子 卷十二 道應訓》、《說苑·卷十 敬慎》)
《韓詩外傳卷第八第3十一章》有孔子論述周公與謙卦:
孔子曰:“易先同人後大有,承之以謙,不亦可乎?”故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者,抑事而損者也。持盈之道,抑而損之,此謙德之於行也。順之者吉,逆之者兇。五帝既沒,三王既衰,能行謙德者,其惟周公乎。周公以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成王之叔父,假天子之尊位七年,所執贄而師見者十人,所還質而友見者十三人,窮巷白屋之士所先見者四十九人,時進善者百人,宮朝者千人,諫臣五人,輔臣五人,拂臣六人,戴幹戈以至於封侯,異族九十七人,而同姓之士百人。孔子曰:“猶以為周公為天下黨,則以同族為眾,而異族為寡也。”故德行寬容而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而守之以儉者安,位尊祿重而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此六者皆謙德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能以此終吉者,君子之道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德不謙,以亡其身,桀紂是也,而況眾庶乎?夫易有一道焉,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傢國,近足以守其身者,其惟謙德乎。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譯文】 《彖辭》說:謙卑,則亨通。天的金科玉律是,陽氣下降,生成萬物,使世界充滿光明。地的金科玉律是,陰氣上升,與陽氣交感,使自然循環演化。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天的原那麼是虧損那盈滿的,培補那虛缺的。地的原那麼是侵蝕那盈滿的,增益那低微的。鬼神的原那麼是侵害那盈滿的,降福於謙虛的。人的原那麼是疾恨那盈滿的,喜歡那謙遜的。謙慮的品德,使尊貴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壓。這是君子獲得善報的緣故。
天的金科玉律,使滿盈虧損,使謙虛增益;天道虧盈而益謙:日中則昃,月滿則虧。老子《道德經》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地的金科玉律,改變滿盈,使其流入謙卑;地道變盈而流謙:揚雄雲“山殺瘦,澤增肥。”此是說山上之土為水流沖刷下來,山體變瘦瞭。澤增肥,作者本人是這樣想的是指水土流失致使沖積平原的形成。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皆是如此。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此與“地道變盈而流謙”義近。
鬼神的金科玉律,加害滿盈,降福謙卑;鬼神害盈而福謙:《太上感應篇》認為,“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此“鬼神害盈而福謙”也。
人的金科玉律,厭惡滿盈,喜好謙卑。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此“人道惡盈而好謙”也。
君子之終:謙卦是君子的歸宿。老子雲“弱者道之用”,耶穌說“我實在告知你們,這幾個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瞭。”道在謙卑處,故君子歸宿焉。
【原文】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稱物平施。
【譯文】 《象辭》說:本卦外卦為坤為地,內卦為艮為山,地中有山,內高外卑,居高不傲,這是謙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以忍讓為懷,裁取多餘昀,增益缺乏的,衡量財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
裒(póu),減有餘以補不足。”稱,衡。平,公平。施,施舍。
陽爻來內卦故稱為“益”,“艮”占身體為‘手’故而稱為‘取’。陽爻上來“益”三,居《謙》卦中以界上下。陽爻為“乾”為‘剛健’,陰爻為“坤”為柔物,下卦柔物雖寡,有陽來益之,上下物值等同平衡,故為“稱物施平”。
多者用謙以為裒póu,少者用謙以為益,隨物而與,施不失平也。
下艮山、上坤地,所以有地中有山的預兆。山體高大,而在地中,喻諸人事,則謂居高位而能下人,有謙退之意,亦含有外表卑下,實內蘊高大之意。君子者觀察謙卦山體高大,而在地中的預兆,悟知凡事不可盈滿,當權衡其多寡,取多以益寡,均平以施與。
三:《易經》中,趨吉避兇怎麼理解?既然命運已定,有談何趨吉而避兇?_百度知。。。
盡人事,聽天命
四:易經的精髓就是四個字
讀明白《易經》,要深入淺出,厚厚的64卦象、卦辭和爻辭,比較容易把人拒之門外,我們要明 白撥開表象、化繁為簡。
《易經》的根本,僅有一個字:變。
這種變,展現在時勢的變化,呈現4種狀態:吉、兇、悔、吝。隻要我們讀明白這4個字,也就明 白瞭《易經》的精髓。
1。《易經》的精髓,是勢能的變化。
在整個宇宙中,時空的變化,會產生勢能。
打比方說說:黃道,是古天文術語,是從地球上看太陽走過一年的路線。星體的軌跡變化,會產生勢能的變化。
天時地利人和,對人事的作用與影響,展現在時勢。
《孟子。公孫醜》中記錄載入齊人言:“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做事有聰明才智還不夠,還要乘勢而為;種莊稼有好的工具還不行,更需要等待農時。
這幾個都是《易經》之用。
《易經》是一本講宇宙變化規律的書,變化的核心,其實就是勢能的變化,展現在2個維度:方向和強弱。
2。勢能方向上的順逆,而產生:吉、兇。
我們此刻看見的太極圖,是宋代以後才有的,宋代以前,《易經》沒有太極圖。這個太極圖,怎麼產生的呢?
是依據能量的抽象變化,而形象演繹。
《易經》講宇宙中有兩股相相應的基本勢能變化,即乾陽、坤陰。其實也就是說老子在《道德經》也講同樣的東西:“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個兩儀,就是陰陽。
能量的變化,萬變不離其宗,看起來無章,其實也就是說有序。
對“人”這個參照物來講,能量的變化,有兩個方向:一是和本人的能量相順;二是和本人的能量相逆。
人和人不一樣,所以任何人的順逆,亦有所不同。
順的能量,是順勢,《易經》叫作:吉。
逆的能量,是逆勢,《易經》叫作:兇。
吉,代表結合,合作,團聚等。
兇,代表分離,背向,分解等。
其實也就是說,兇,並不是不好,本意是“沖”,即能量的相逆、相沖。當兩股能量相沖時,偶爾,會帶來阻礙和沖突,不過,也會帶來生機和機遇。這種辯證關系,用老子的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一般人,喜歡吉,厭惡兇。
真真正正懂《易經》的人,看待吉兇,是平等的。隻是自然規律的變化,勢能的變化,本身是客觀中性的,不需要代入太多自個的主觀情緒。
3。勢能變化的旺衰,而產生:悔、吝。
古代人們說的中庸精神,最初來自《易經》。
中庸,並不是貶義詞,在《易經》中,代表中、正的宇宙最佳能量狀態。
打比方說說乾卦,九五,飛龍在天,處於中正之
五:易經裡最有利的一卦
非要找出一個最好,鄙人認為易經最有利的一卦是:謙卦!!!
其實也就是說,易經64卦沒有好壞之分,易經是64個人生場景,對應每個場景給出每個卦象的啟示。
謙卦全名是:地山謙卦,是易經第一5卦,卦象是山在地下,謙卑穩重,居功不傲,謙謙君子,一個如此的形象的人,往往也是沒有災禍的,並且會受到大傢的贊賞和擁護。
易學大傢曾仕強也曾說過,易經中唯一六爻全吉的卦就是謙卦,可見,謙卦的確是相對較好的一卦,暫且把謙卦定為易經中最有利的一卦。
六:周易64卦那卦最好
每卦都是好的,每卦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