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正道易經道德經正道(易經中的道有什麼含義)
易經中的“正道”到底該如何解釋,很感激2
道德經裡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道”指的就是自然規律,總的來說遵守或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就屬於“正道”瞭。
《易經•需卦》,堅持守正節欲的正道,伺機而動!
【讀經典】
先看卦畫和標題:
從卦畫上可以看見,需卦是坎上乾下,坎對應自然現象的水,乾對應自然現象的山,因此也叫水天需卦。下卦亦即內卦是純陽的乾,主動性相當強,上卦為坎,外部環境雲譎風詭,需要等待時機,才能大放光彩!!!
其實也就是說《易經》是一個自洽完善的體系,每一爻、每一卦皆能各式搭配,陰陽變化,內容非常豐富。在需卦中認真觀察可以發現,假如把二爻、三爻、四爻組合起來,就成瞭兌卦,兌代表澤,大傢都清楚大河湖泊是人類活著的必要條件。
假如把三爻、四爻、五爻組合起來,則成瞭離卦,離代表火,人類從“鉆木取火”開始,才完結瞭茹毛飲血的時代,邁向新的文明時代。看見瞭吧,記熟八個基本卦,就能夠在每卦中分別組合,發現更加的多的涵義,其樂無窮!!!
接著看正文和卦辭:
簡單翻譯下:此處的“孚”是信用、誠信之義。需卦,有誠信,光明而亨通,堅守正道吉祥。能夠起到好作用的渡過大川險阻。
簡單翻譯下:彖辭說“需”,等待之義。即便危險在前,堅持剛健之德,斷然不會陷入危險之中,不能夠陷入困窘窮迫。“需卦有誠信、光明、亨通、貞正”,是由於九五之爻居於天子之位,至中至正。“能夠起到好作用的渡過大川險阻”積極行動會建立功業!!!
簡單翻譯下:象辭說上卦為雲,下卦為天,雲聚於天,待時降雨是需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情,適當逸樂,待時而動!!!
最後是具體的六爻:
簡單翻譯下:在郊外等待,能夠起到好作用的持恒,不可能有過失災難。象辭說:“在郊外等候,保持恒心等待下去,沒有危險”,是由於待機而動沒有違反常理的原因。
簡單翻譯下:在沙地上等待,多少有些閑言閑語,最終還是吉利的。象辭說:“在沙地上等待”,沙地軟柔難以通行。固然稍有議論,最後的結果還是吉利的。
簡單翻譯下:在泥淖中等待,致使賊寇來到。象辭說:“在泥淖中等待”,環境險惡有兇災。自己招致瞭賊寇,要更加鄭重謹慎,見機行事,才不會失敗。
簡單翻譯下:在血光兇險的困境中等待,但有機會從陷阱中脫離出來。象辭說:“在血光兇險之地等待”,順應變化,見機行事才能脫離險境!!!
簡單翻譯下:在酒食宴樂上等待,堅守正道是祥瑞的。象辭說:“酒食宴樂上的吉利”,是由於九五陽爻處於上卦中位,得中至正的原因。
簡單翻譯下:進入地穴式的房子,有三位不速之客來到,恭敬地接待他們,會獲得吉祥。象辭說:“不速之客來瞭,恭敬地接待他們,結果是祥瑞的”。是由於上六陰爻固然位置不對,但和九三陽爻正應,所以沒有大的損失。
【寫心得】
需,就是需求、等待之義。在經歷瞭屯、蒙的萬物萌生之後,就要開始為萬物成長提供滋養。需卦總共六爻中,有四個陽爻,僅有兩個陰爻,物以稀為貴,陽多陰少,所以陽有求於陰。陽代表無形的精神世界,陰屬於有形的物質世界,說明萬物需要物質的給養!!!
需卦坎上乾下,坎為水,乾為天。天上雲積聚於天,立刻就要降雨瞭,需卦表達的就是天上有水還沒有落到地面,將雨未雨之際,所以需要等待,等待是蓄勢待發、養精蓄銳的過程,亦是修身養性、積蓄德行的過程!!!
任何事情沒有可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需卦中不能由於陽爻過強就輕率冒進,急功近利,因此要求初爻要意志堅定;二爻不可急進;三爻從容鎮靜;四爻順應變化;五爻堅守正道;上爻才能以柔克剛!!!
【做冥想】
需卦強調的是“等待的哲學”,但須留意等待並不是無所作為,在等待過程中,可以氣定神閑、從容淡定地享受生活;並且也要審時度勢、積蓄力量,在隱忍等待、篤定沉穩中等待最佳時機!!!
《易經》是一個處處講“正道”的學問,需卦中的正道是守正節欲。不同狀況下的需,展示瞭最簡單容易的“郊外”才不會被外物所累,勞心勞力。這個當下推崇斷、舍、離得極簡生活金科玉律,講的是同一個道理!!!
認準自己必須的,創造簡單清凈的環境,學會隱忍修心,是人生奮鬥過程中重要的修行。明 白隱忍方為智者,學會隱忍才能成功,薑子牙就論:“守時、候命方為君子之道!!!”
名符其實的智者強者,夠做到韜光養晦、奮發蹈厲;精於養精蓄銳、隱忍磨礪;善於審時度勢、待機而動。終結瞭三國亂世的司馬懿真是此中高手!!!詳細故事可以參閱之前的文章 《兩個“忍”字,讓這個男人成為人才盛世三國時代的終結者!!!》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堅持信念,謹慎行事,善於匯總經驗和積蓄力量,等待合適時機,定能一飛沖天,取得超人的成就!!!
易經中的“正道”到底該如何解釋,怎麼理解?
《易經》之要,是明天地陰陽奇偶之理,以闡發造化之秘蘊,六十四卦網羅天地萬象,盡宇宙之事物。日本易學大師高島吞象先生曾說過:“《易》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是也。夫《易》以八卦,表萬物之原子,蓋萬物成於八原子之集合,故畫八卦而現形而上原子於形而下;重之以為六十四卦,以應萬象者也。《易》之為字,重合日月,並書之則成明字,謂從斯道則萬物無不明也。是《易》之所以名也。故大傳曰,《易》以:“知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狀”,知神之所為。見“萬物之情”,見“天地之心”。蓋人亦於萬物同成於八原子之集合,故性情動作,共不離其序次也。故一知造化之理由,則知其性之所基,若生死之說,進退存亡之際,陰陽消長之理,默識冥合,而活用之,得防禍亂與未萌,消災害與未發。”習易者當明人性之所要:“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明則誠是盡人性之誠,稟神明智慧之教。《中庸》曰:“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那麼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而與天地參矣。”明此理方可知日月星辰及天地萬物之根源,實為習《易經》者之本源之要。現今之所謂學易者,明瞭幾許《易經》知識,尚不研究人事之實際,不知人情之差別,單以爻測,不解占筮納甲之妙,不知象理數之深奧,空談易學行於六爻之間,實在為《易經》之學門外自鳴得意之徒,其實也就是說在是可笑之際。此種人物根本不知《易經》乃:“從性命之理,盡變化之道”,從而可“探索賾隱,以定天下之吉兇,鉤深致遠,預諭人事之悔吝”的。因此講《易經》是聖人所明重之道,是為君子而設,學習《易經》以卜筮列之與易經預測推算之法,就已經大違聖人之意。聖人作易開物成務,是以《易經》教化人如何修性養性,如何做人的原則,是以《易經》展示人事的吉兇悔吝,防於未然之前,而行天地之正道。《易經》是可驚天地泣鬼神之宇宙大道,焉能是1。二知卜者之臆測之玩也。
《易經》隻講3個字:“上、止、正”,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此句話之義是: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瞭吧!!!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許多人都會覺得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也就是說,整部《易經》,隻講到3個字而已。
上:上進不爭
上進是每個中國人接受的教導。從小求上進,慣性一樣主導瞭大都的一生。其實也就是說,上,不需要量化,不參與紛爭,不特指官位一直往上升,財富一直往上飆。上,是一種態度,一種對於正能量的追尋與信仰。
止:適可而止
“上”經常要加一個豎,叫做“止”,適可而止。任何事情在求上進的過程中,都要適可而止。這個止十分重要,由於止不住沖過頭,就不好瞭。啥是做止?其實也就是說很簡單,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某些企業老板認為,用人無論要用什麼指標考核,人品最要緊,假如可能,他們甚至想直接到被考核人的傢中面去看一看,看他跟爸媽處得如何,這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項目。由於從古至今,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在傢對二老都不孝,並可以對長官好嗎?西方企業管理認為公私是分開的,老板隻管你的公事,私事無論。其實也就是說公私是永久分不開的。
正:人間正道
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緊接著終結,就是一個“正”字。這個正就叫做道。我們說一個人很上道,就是從上到道。不過這當中經常會出差錯,會走上偏道,因此要及時調整,不斷拉回來,這就叫人生。上、止、正,這3個字,都隻差一點點而已,一個上加一豎就變止,止上面再加一橫就叫正。凡是中國字,有上面一橫下面一橫的,都告知我們,上面那一橫叫做頂天,下面這一橫叫做立地。做人就要頂天立地,堂堂正正。
《易經》與《道德經》
《易經》是一切中國文化的總源頭,那麼《易經》與《道德經》又有如何的關系呢?
有如此的一種講法是《道德經》是為高等人解讀《易經》而作,那麼使俺們一起來解釋下《易經》與《道德經》之間的聯系吧!!!
《易經系辭傳》有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裡邊 的無極便是我們常說的“道”,太極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兩儀就是“二”,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就是代表萬物化生。這一句話正好與“道生一,畢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相對應。那麼“道”又是什麼呢?《道德經》第1章把道分為常道與非常道,常道就是我們說的絕對世界,絕對世界是由能量體構成的,一般而講我們是看不到的,相應的便是《易經》的陰。非常道就是我們說的相對世界,相對世界是多彩多樣的,如我們能看到的物體,相應的便是《易經》的陽。“一陰一陽之謂道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做某一件事情 依偱自然規律便是由此得到的啟示。《易經》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反映瞭人的一生之中的各式處境,《道德經》有八十一章解讀瞭我們應該怎麼樣遵道行道,一切的所有的都需要自己不斷去學習實踐。
接著下面的日子使俺們繼續不斷參悟實踐《易經》與《道德經》中的道吧!!!
老子的“道”與此刻道教的“道”一樣嗎?
老子的“道”是老子那時的
此刻道教的“道”是跟著時代與時俱進的
但都是道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