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二十四條天規易經陰陽周易(易經六大定律)
一:易經裡的斷檔人生什麼意思
一自個的畢生,兜兜轉轉,不可避免的會遇見低谷的時刻,怎麼沖破困境呢?這裡邊 的規則和方法,都蘊含在《易經》裡。人生低谷時,假如你能讀到《易經》,謹記三條天規,像聖人一樣則之,會柳暗花明,人生之路會越走越順。
第1條:潛龍勿用
《象辭》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潛龍勿用",是使俺們做一條潛伏的龍。先提升自我,閉關修煉內功,等待時機再突圍而出。
不曉得大夥在處在低谷的時刻,有還是沒有這樣一種感覺:自己總是懷才不遇,固然有足夠的本領,不過自己想要的卻一直無法到來。
其實也就是說這便是《易經》中所說的,一陽爻在下,就像一條巨龍潛入萬丈深淵,固然說是一條巨龍,不過位置極為卑微,有志向也不容易以呈現出來。
這一時刻就需要做到"韜光養晦",沉淀蟄伏,等到時機成熟一觸即發,一舉騰飛,達到一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作用。假如貿然出動,則比較容易夭折,或者受挫。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我們都懂:
馬謖固然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理應先做一條潛龍,從小戰役打起。可惜他一下子就被委派去鎮守重中之重的街亭,結果純理論派的他隻會照搬書上的知識,不明 白變通,最終落得人頭落地的下場。
可見,我們在為人處事的第1階段必須做到潛龍勿用。
第2條: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易傳·系辭傳》:"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總之,當一個人有瞭非常好的實力,又有瞭非常好的資源,隻要瞅準時機出手,何愁不能成功?
君子是那種即便有著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本領,他斷然不會到處賣弄本人的本事,以此得到別人的贊美好足本人的"虛榮心"。君子是那種隻會在必要的情形下體現本人的才能和竅門的人。
反之,假如自己一身實力不濟,時機又不對,勉強行動,一定會遭遇磨難。
諸葛亮身負經濟匡世之才,然而在最初他卻選擇隱居於隆中,嘯歌自適,決無用世之志。
他在審奪天下大勢後,覺得自己是時候出手瞭,所以借助劉備三顧茅廬這檔子事,開始體現自己在軍事和政事方面的才華。
可見,當積累已經足夠,又剛好站在時代的風口上,我們就能夠"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
第3條: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亁象征天,因而古代人們稱天為乾天。乾天具有至大,至剛,至正的特征,天的這幾個品質是在運動中形成的。因 此,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易經》本意是想勸誡我們,人生命運都掌控於自己手中,任何一種外力都是靠不住的。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你本人不站起來,就永久沒有出息!!!
人的人生,無論是先天也好,還是後天也罷,總會經歷樣式不一的磨難,陷入人生的低谷,不過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沒有自強的精神。不論境況怎樣艱苦,地位怎樣低下,生存怎樣困難,也不能丟棄,不可喪失生活信念,而是需要自強奮鬥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明 白瞭《易經》的這幾個道理,就會堅定信念。即便身處低谷,也能待時而動,蓄勢待發,從而走向光芒萬丈,度過人生一道道關卡的考驗。
二:易經的精髓
1。動靜:開合有律,動靜有常。
宇宙有律動,故有天地萬物。律動的基本規律,《易經》謂之闔辟,通俗地說是動靜,科學來說是二進制0和1,哲學來說是陰陽。萬事萬物,包括我們人在內,其基調,都是開合和動靜。最熟悉的,眼睛一睜一閉,鼻子一呼一吸,嘴巴一開一合,兩條腿一前一後……陰陽是萬物的基調。因 此,我們生活的起居,做事的節奏,皆要遵循這個基調和律動。什麼時間該動?什麼時間該靜?什麼時間出手?什麼時間忍耐?什麼時間收斂?什麼時間出擊?一切的一切,都是陰陽的律動。
萬事萬物,皆有律動,而律動的頻率、速度、周期,不全相同,你一旦在你的范疇中,在你做的事情上,找到其律動的規律,就能夠勝任其崗位,做成任何事。
2。變數:一切變數,都有陰陽。
老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基於我們的決策;變化,基於陰陽的推動。因 此,古代人們才說,盡人事,聽天命。假如你懂《易經》的規律,那麼這個天命,你可以預判,固然沒有可能100%預判準確,不過大方向,是可以掌握的。訣竅在:用你的心,感應陰陽的變化,變化裡面,有變數。當你心中有變數,順其自然,就能淡定篤信。比方說,《易經》的復卦,震下坤上,地雷復,一陽來復。是純陰之後,生起的一縷陽氣。陰陽的變數,意味轉機已經到來,固然很微弱,很慢,不過,隻要順著自然規律走,慢慢就會發展壯大。反之,《易經》的剝卦,坤下艮上,山地剝,陰剝陽,隻剩最後一縷陽氣,那麼接下裡,必然進入消退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知止而不殆,知足而不辱。
3。圓通:往來不窮,圓轉通達。
易變無窮,其用無方。易之運用,千人千面,萬人萬法,隻要順應規律,不必拘泥一法。根本規則,就一條:圓圓轉轉,通達不窮。許多事,許多理,皆可以圓圓轉轉,可以變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我們做人做事,最為忌諱的就是固執己見。固執,就失去圓通,那麼事情就行不通;事情行不通,將會有矛盾沖突;有沖突,那不如就有吉兇福禍。避開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變通。比方說,我以前都是起床以後,先跑步,鍛煉,再寫作。此亦為多數人的習性。之後的日子,天機變瞭,天地能量變瞭,我依照舊有的方式做事,愈來愈疲憊。那如何辦?順應天地變化。俺就改瞭,早上起來,先寫作,緊接著再出去溜達,鍛煉,再工作。改變以後,做事一下就順瞭。誠然,我能感知到天地的變化,能量的變遷,陰陽的變數,那是由於自己懂易的規律,“感而遂通”,自不然就知道。當你去除人心的浮躁,感應天心的流轉平衡,自然也可以感悟天道。
三:易經中的2條“天規”不能犯,人生逆風翻盤,你如何看呢?
古時候帝王之學《易經》,兩千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
易經還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大體上它把人生的命運都掌握清楚瞭,有些事情不能犯,有些事情必須做!!!
易經:人的命數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人生逆風翻盤
1。嗜欲深者天機淺
玩物常常喪志,貪欲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欲身辱傢喪的事太多瞭,當這一世界,蒸蒸日上,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危難。
王陽明曾經說過,成功特別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減少欲望,人不會沒有野心,但最可怕的就是野心太大,最後連自己都搭進去瞭!!!
“人心不知足,常逢災與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樓。”
《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
大道至簡,名符其實的大道絕不復雜,也不神秘,就是陰陽二氣的轉化。
人也同樣,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簡單。
2。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易傳·系辭傳》解讀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總之,當一個人有瞭非常好的實力,又有瞭非常好的資源,隻要瞅準時機出手,何愁不能成功?反之,假如自己一身實力不濟,時機又不對,勉強行動,一定會遭遇磨難。
易經最講究做事的時機,不能急著求成,也不能優柔寡斷,當我們處於低谷的時刻,務必要沉得住氣,急著求成隻能一敗塗地!!!
當我們經過努力已經處於領導者的地位時,行事務必要果斷,優柔寡斷隻能會失去更加的多好的發展機會。
《道德經》曰:“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過別人的人有力量,不斷自我超越的人才是名符其實的強者,所以人不但要和他人比,更要和自己比。
人的命數掌控於自己手中,自己不努力誰都救不瞭你,若是自己不小心犯下瞭錯誤,也無人給你承擔後果,所有的都還是自己承受!!!
這兩條天規大傢千萬別犯,做到瞭你的一生就能逆風翻盤!!!
有的人講:西方智慧的起源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起源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起源是《周易》。
《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非常高。
儒傢認為它是第1經典,經常提到的五經之首;道傢認為它是第1經典,所謂三玄之冠。馮友蘭教授之所說:“《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
四:《周易》中的3條秘傳口訣:財富並不依靠努力,那是要依賴於什麼呢?
周易》中的3條天規秘傳口訣:財富並不依靠努力,而是靠這3條金科玉律!!!
《周易》長久以來,算是我國爭議頗多的一本古籍。《易經》是一部積累筮占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該書闡述瞭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
其中夏代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早已經在兩千多年前失傳瞭,現存於世的隻有《周易》。
在"獨尊儒術"的漢代,《周易》被奉為儒傢經典,成為經學傢們研治的一項專門學問,這便是易學。《周易》是對中華文化作用與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不過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 命運決策,從此飛黃騰達的成功人士,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固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不過卻皆在26歲之前,就熟讀瞭《周易》。
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本人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作用與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評價咱們國傢的《易經》:
“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不過很多人並不曉得:帶給我們巨大沖擊的這次剪掉鞭子,實在受惠於我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周易》是中國文化的起源,但其實也就是說,《周易》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我們每當遇見困難的時刻,其實也就是說皆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
由於《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最終,它早就幫你推演完瞭;
許多事情,看起來是運氣,其實也就是說根本有跡可尋。
就如人們最為關心的財富問題,《周易》中也能給到答案。
《周易》中,泄露瞭3個天規金科玉律,每一個都是答案
第1個秘密:三才——天人地”三個角度
萬事萬物皆可以從這三個角度去剖析看問題。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的故事瞭,“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時刻,就是“地利、人和”二才都符合瞭,但忘瞭還有“天時”一才,不符合。
第2個秘密:陰陽
這個地球上,所有事物的共通性的第1點,就是:陰陽。其實也就是說,隻要細心觀察我們的活法,“陰陽”的例子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幾乎我們的整個世界都由無窮無盡的“陰陽”組成。
在待人接物上,凡是看法說話做事很絕對、單一化、片面化的人,都是缺乏“陰陽”思維的表現。
第3個秘密:八卦
“八卦”的秘密,是在“陰陽”、“三才”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
你試想一下,既然萬事萬物皆有“陰陽”,萬事萬物皆可以分“三才”,可是,接著下面,是還是不是該問:
那“三才”有還是沒有“陰陽”呢?或者“陰陽”當中有還是沒有“三才”呢?
答案是:有!!!
這便是我們小學數學裡學的“排列組合”的問題。
那把兩者進行排列組合,就發現瞭最初的八卦,一共8種變化。
總之,萬事萬物一定皆有“八卦”的8種變化,這8種再進行排列組合,才有瞭後面的64卦。
五:怎樣讀明白《易經》
怎樣讀明白《易經》在網上讀到一篇有關《易經》的文章,其中概括瞭《易經》的四大技術,這四大技術是: 1、全息對應論:萬事萬物都是互相相應的,沒有獨立存在的道理,一件事情的發生,常常表示著另一件事情也會發生,就好像食物鏈與食物網一樣,人、事、物都是互相關聯的,一個人改變瞭,必會作用與影響與其相關聯的所有事物,一件事情改變瞭,必將作用與影響與其相關的所有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全息互聯網中。 2、五行生克制化論:萬事萬物皆可以歸類到五類元素:既:金木水火土,一物生一物,一物克一物,沒有最強者,也沒有最弱者。事物在相克相生中才可得到發展,我們人也分為五種人,相生規律是:金水木火土金,相克規律是:金木土水火金,從此可以看出隻有相對最強與最弱,沒有絕對最強與最弱。 3、陰陽論:萬事萬物都分陰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純陽純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大慈善傢亦有不光彩的一方面,十惡不赦的罪人也是有良心的,陽久必陰,陰久必陽,陰陽是相互轉化的,一自個的成就到達最高峰時必將走向衰弱,一個人失敗到極點時,也是成功開始的時刻,萬事不能做得太絕,太絕對瞭容易出問題,要窮寇莫追、網開一面。 4、時空論:萬事萬物的變化都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或空間變瞭,事物也會隨著變化,做某一件事情 不可冒進,也不可畏縮不前,不但要逢時,還要逢位。
六:易經兩大規律
《易經》兩大終極金科玉律:高維度生存
易道的本質,是陰陽二氣在時空中的分佈與變化,就這兩點來說,六十四卦中有兩組卦特別耐人尋味,有著陰陽上的絕對對稱與均衡,性質卻又截然相反,由此批露出兩大易道根本金科玉律。這就是否、泰和既濟、未濟,以及對沖金科玉律和歸正金科玉律。
易道對沖金科玉律:高一維度的自處與他處
可以看見,否與泰是三陰和三陽的組合,相對而立。
所謂否極泰來,否是兇卦,泰是吉卦。乾為天坤為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本是合理應當,卻為啥呢兇?由於陽氣是上升的,陰氣是下降的,此卦的陰陽二氣上面的上升下面的下降,就不會發生交感,是分裂的趨勢。《系辭下》雲“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生生之謂易,陰陽交感才能生發繁榮、生生不息。泰卦看起來天地乾坤顛倒,陰陽二氣卻正能交感,是和合的趨勢,所謂天地交泰,正所謂大吉。
這種解釋很平常,不一般的是其中遵循的金科玉律,與《道德經》不謀而合。《道德經》四十二章雲:“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論道,此句直指本源,所說的正所謂否泰兩卦所揭示的,可叫作對沖金科玉律。沖氣以為和,陰陽二氣對沖才能和,是為沖和。這是和合的唯一通道。
對沖,要對還要沖。否卦有對無沖,所以不吉;泰卦既對且沖,故成和。
天地之道,就動的一面說是沖和,就靜的一面說就是中和。《中庸》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致中和,便是行沖和。
所以孔子說“和而不同”,歷經百年人們都以為這說的是一種寬容的修養,其實也就是說說的是天道——不同才有陰陽,有陰陽才有對沖,有對沖才有和合,有和合才有廣大繁華。世間一切真修養,背後都是基於大道的,隻看你看不看得到,一切德性皆是智慧。世間的魚龍混雜,遍觀就是悟道,包容就是修道,接受就是得道。
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現象:一個強大到沒有對手的人,必在剛愎自大中走向膨脹和滅亡;一傢沒有競爭角逐的企業,必會走向放任和解體。這背後,也是對沖金科玉律在發生作用。如同否卦的陰陽不交,自己一身與外在走向分裂,分裂到最後就隻能是自己一身的解體。反而是強力的競爭角逐,能使雙方不斷走向強大。
所以真真正正有智慧的人,不僅不懼怕和排斥競爭角逐,還會主動去尋找競爭角逐,找到自己立於世間的參照物,不論這參照物在古今中外還是真實假設。有參照物,才能真真正正知道自己位置有多高、分量有多重,進而明晰本人的方向。
他處如此,自處也是一樣。任何人都是矛盾的,內心存在諸多矛盾的兩面,也需要陰陽交沖以實現和。
為啥大都人都不能處理好內心的矛盾?由於他們一直在排斥一面而迎合另一面,於是制造著分裂不交。而這幾個矛盾,不論你接受還是不接受,那麼這樣就是你的真實,處理不好的本質原因是因為不肯直面和接受這種真實。而一旦你直面和接受,內心所有的矛盾就會自然向著沖和運行,和合自己就會發生。
拒迎遵循的是心的本能,面受打開的那麼是心的超能。本能是局內自迷,陷入越想解決越不得解決的惡性循環;超能是局外超脫,不分辨而自能明瞭,不解決而自得化解。佛傢內觀法門的真諦,也在這兒。
真相就是如此,而大部分人都不曉得這點。
易道歸正金科玉律:成長的深層真相和真實路徑
可以看見,既濟和未濟是陰陽的相間列佈、交融一體,實現瞭充分的沖和,完成瞭徹底的均衡,形成瞭最高的和合。
這是六十四卦的最後兩卦,既濟預示已完成和已圓滿,未濟預示未完成和再出發。兩卦的元素構成和分佈規律完全一致,位置卻完全相反,便是造成這種不一樣意義的本質原因。
陰陽和時位是易道的兩大根本要素,假如說否泰的對沖金科玉律集中體現瞭陰陽之運作,那麼既濟和未濟就集中體現瞭時位之作用。易經中有兩個重要觀念,“那個時候”和“當位”,那個時候就是當其時,當位就是當其位,亦即陰陽二氣處於正確的時機和位置。
六爻的序列,初三五為奇數,二四六為偶數。奇為陽,偶為陰,三個奇數就是陽時和陽位,三個偶數就是陰時和陰位。陽在陽時陽位、陰在陰時陰位就是那個時候當位,反之就是不那個時候不當位。一卦那個時候當位的程度越高,就越趨於圓滿沉靜,反之就越趨向缺失變動。而既濟正所謂完全那個時候當位的一卦,未濟正所謂完全不那個時候不當位的一卦,因此才一個是大靜之終、一個大動之始。
那個時候當位是正位,不那個時候不當位是錯位。從一個完整的發展歷程看,未濟是發展的開始,既濟是發展的結束,發展的內在動力則正所謂從錯位走向正位,這便是歸正金科玉律。表面上看,這是告知我們正確時機和正確位置的重要程度,背後卻暗藏著一個重要的前提內核——隻有能完整走完這個歷程,才談得上歸正,而萬事萬物包括人,中途夭折和毀滅的多得是,是什麼決定瞭能否完整地走下來?
這就要回到既濟未濟的陰陽均衡和合上來。六十四卦最開始兩卦是乾坤,乾卦六爻純陽,坤卦六爻純陰,純陽為自強不息的健行,純陰為厚德載物的德性。那麼既濟和未濟就是健行與德性的均衡和合,由於這種均衡和合,未濟才可以在全盤錯位的情況下也能起步並走下去,既有力量亦有支撐。
時位最具意義的節點就是始與終,由於這是來處和歸處,最為關系本源。六十四卦的最初兩卦和最後兩卦於是遙相呼應,為俺們呈現瞭一個偉大寓言。
何為德性?廣義說就是內力。之於人不但是修養品格,對於能力還是深邃的積累,對於智力還是深刻的思想。所以孔子說人有三大危及自己一身甚至累及他人的錯誤——“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說到底,就是內力不夠。
“德不配位,必定會有災殃”。內力與外力的失衡,存在“反噬效應”,即內力假如與外力不相配,那麼不足與差距的部分,將反過來吞噬自己一身。如此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管歷史還是現實,打比方說那些投機者。無力守住的得到,會讓你遭受更加的多、更深的失去。
絕對不可忽略內力的修煉、缺失內力的修為,才能既走得動,又走得穩、走得遠,這便是那個前提內核,和最有價值的啟示。
易道周而復始,六十四卦周流不息,這循環周流並 不是簡單容易的重復,而是完整完成一圈階段後狀態升級,進入更具高度和氣象的新階段,像立體的漣漪一樣圈圈擴大,這便是成長的真義。而這一切,都始於未濟、終於既濟、基於內力。
說來這裡,可能還是有人不瞭解那個時候和當位這個目標,究竟指的什麼?說白瞭,就是那個讓你身心得以安頓和安穩的時候和位置,融合瞭現實和心理,這個時間是你豁然的機會緣分,這個位置於你是最安適。內力那麼是境界涵養,越深則受現實的限制越小,直至禪宗的“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此心安處是吾鄉”。
易道是物道,也是心道。有學者認為王陽明龍場悟道源於讀易,道理就在這兒。
對沖金科玉律是分道和動道,陰陽截然兩立為分,對沖和合為動。歸正金科玉律是合道和靜道,陰陽完全交融為合,本於德趨於圓為靜。分合動靜,萬物其中。
不管對沖金科玉律還是歸正金科玉律,都是基於均衡金科玉律。均衡本身即道,道傢莊子的“天鈞兩行”,佛傢裡觀的不落一邊,儒傢裡庸的中正平和,皆本於陰陽之均衡和合。人之大智,皆合天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