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主要用於龜卜嗎華蓋五行卜卦(周易是卜筮之書嗎)
易經的卜卦方法
學習《易經》,必須先學習和瞭解卜卦方法和解卦方法,要不然就會流於表面,而不曉得其所用。
今傳的筮法主要源自於《系辭傳》「大衍之數五十一章的記錄載入: 揲蓍法。
「1:揲蓍法」
筮音「市」 ,與「卜」法不同。「卜」又稱「龜卜」,是以烏龜殼或動物之骨(如牛骨)鉆鑿之後再用火烤,觀察火烤後來的兆象(裂紋)。甲骨文就是龜卜之後,將事後的占驗刻文記錄載入在龜甲或牛骨上。
揲,音「蛇」 ,《說文》:「揲,閱持也。」段註:「閱者具數也,更迭數之也。」就是我們邊數邊取之義,例如要算多少顆豆子,也許會5。十、十五,二十…。。五個五個數的並且也五個五個取出,這便是揲。
蓍,音「失」 ,一種像艾草或蒿草的菊科植物。據說蓍草莖百節,「百」象征「極致」,並符天地之數50之倍,具有靈性,所以被拿來當做卜筮之工具。簡單說,揲蓍法或筮法,就是取50根蓍草,借以算出卦象。
《易經》所用的是筮法,也可以說《易經》就是筮法的工具書。而今傳的筮法的操作方式,那麼是源自於《系辭上》的這段記錄載入,這一段後儒又將它稱為〈大衍章〉: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上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2:揲蓍法操作」
大衍揲卦章中所載的筮法是相當簡略的,很多細節與關鍵都未交待清楚,這也讓後世對於筮法有瞭許多種不同的詮釋,但說明較為詳細以及一般較常采用者可參考:朱熹筮儀和程迥揲蓍詳細解說。
本文介紹的筮法,大略以朱熹筮儀加以簡化,舍去其怎樣放蓍策、怎樣夾蓍策等細節與關鍵之講究。筮法簡單說,就是要成卦必須經過十八變,一卦六爻,所以每爻都要歷經三變的歷程。一變就是經常提到的「四營」,一營就是「分2。掛上一、揲4。歸奇」等四個步驟。
一卦=六爻=18變
一爻=3變
一變=四營
四營=分2。掛上一、揲4。歸奇
在開始之前,要先取出一策不用。50-1 =49策。所用者隻有49策。(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1。分二,從中隨機分成左右兩堆;
2。掛上一,在其中一堆中取出一個(郭雍采用左手堆取,朱熹采用右手堆取),掛(夾)於手指間。;
3。揲四,兩堆分別除4;
4。歸奇,兩堆分別去掉餘數的策;(註:餘數是1~4,所以若整除時,餘數是零時,必需取走四策,而不是不取。)
5。兩堆匯合後繼續下一個四營。
操作3次的「四營」,剩餘總策數除以4(此時隻或許是二十四-28-32-36),最後得到6。7。8。9等四個數字(7-8為少陽和少陰,結果為6-9則為老陽或老陰)。
完成以上操作即得一營。連續操作三次之後,亦即三變,即得到一爻。此時計算策數,總策數除以4,可得6。7。8。9四個數中的一數,將數字記錄載入下來,並畫下其陰陽。如此操作6次,就得到六爻,亦即一卦。如右圖:左邊為本卦,右邊為之卦,或稱變卦。
「3:陰陽畫法」
爻為由下(內)往上(外)發展,所以第1爻在最下,上面為最後一爻。7與8為少陽與少陰,在本卦與之卦中的陰陽不變。7為陽,8為陰。如7畫為:-→-。9與6為老陽與老陰(或太陽與太陰),在本卦中9為陽,6為陰。在之卦中,9變陰,6變陽。9畫為:-→--。6畫為:--→-。最後再寫出本卦和之卦的卦名,如圖例,本卦為豐,之卦為大畜,這一卦稱作「豐之大畜」。
揲蓍過程模擬100萬次的結果:
六揲 (二十四) 58673 七揲 (28) 303082 八揲 (32) 441707 九揲 (36) 196538 :
分別是: 老陰,少陽, 少陰, 老陽;其中老陰和老陽為可變爻或動爻。
統計結果表明: 老陰+少陰=老陽+少陽,亦即陰陽平衡。但可變爻中,老陰與老陽的比例關系為3:10。
「4:終結話」
揲卦法的筮法是目前易經算卦法中最為古老的方式方法,此亦為許多易經卜卦方法設計原理的起源。但這套方法從目前可考的數據來看,或許應該是漢代人所建構出來的。至於漢代傳下來的這套方法,到底符不符合戰國、春秋,或更早到西周時期的筮法,就不得而知瞭。
由於本文提供的揲卦法,過程和步驟固然還存在許多疑問和爭議之處,但能夠讓大傢對《易經》卜卦過程和解卦過程有一個初步認知,能使俺們閱讀《易經》六十四卦的卦辭和爻辭時能大約瞭解其來龍去脈。
關於怎樣解卦原理,請關註後續的課程!!!
《易經》究竟是一部做什麼用的書啊?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占術原著,也是我國傳統思想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源泉。
易經這部書,古時稱為周易或易。“易”字是由晰蜴的象形字所演變而成(含有變化之意);而周易所代表的意義則有兩種,一為說明“浩瀚宇宙中所產生的變化”,一為“在周朝所滸的易占之書”,另外易經一詞乃是在宋朝以後才出現的。
在易經這部書中,系將萬物分為六十四種不一樣的形態,而後以占卜者所在的具體位置為中心,來指示方位,進而促讓人們努力開拓本人的命運,其中包括說明六十四卦的經,及解釋內容的十翼(對易所做補充說明的十篇文章),而十翼最要緊的部分則在以解釋易經
哲理的系辭傳。
易經的基本哲理乃為陰陽。陰代表女性,柔順而消極;瞭則代表男性,剛強而積極。陰陽交錯組合乃成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等八種,這就稱為八卦。把這八卦兩兩相配,就會獲得八的自乘,等於六十四卦。
易經的雛型被推定在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紀)完成的。
殷代盛行用火灼龜甲或獸骨,再觀其裂痕來占卦,謂之龜卜。到瞭周代,又盛行以蓍草占吉兇,謂之占筮。占卜的最終,由朝廷細心保管。其後,再由累積下來的筮辭中,挑選出適當而符合各卦各爻的,加經編纂,便形成易經的雛型瞭。
易經的雛型完成之後,占筮就不再為朝廷所獨占,而普及各地的諸侯與士大夫階層。以後,占筮的儀式就盛行於各式場合。
占筮普及以後,極需要一本專解釋的書。因為易經中的用辭艱深難解,務必要有統一的解釋,意義才不致發生差別。於是,從戰國末期到前漢初期,十翼(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漸被作成,而完成瞭易經哲學。
之後的日子,儒學被尊為國傢的正統學術,易經遂被尊為儒教之經典,而高居於六經(易、詩、書、禮、東、春秋)的首位,成為我國傳統學術根源。緊接著,因為宋代新儒學的興起,易經更被看成是形而上學的主流,極受註重和重視。
不過,依據傳說,八卦是伏羲氏所作,六十四卦為神農氏所作,卦爻辭是文王與周公所作,十翼那麼是孔子所作。
http://book。zxrs。net/zhexue/files/yijing。htm
為啥古代人們占卜要用龜殼?
用各式超塵世的方式方法來獲得塵世間事物的信息或預卜兇吉禍福的活動。“占”意為觀察,“卜”是以火灼龜殼,認為就其出現的裂紋形狀,可以預測推算吉兇福禍。它通過研究觀察各式預兆所得到的不完全的根據來推測斷定未知事物或預測推算將來。在很多社會裡,占卜僅僅是操作者在將行某事時,因為沒有把握而借助某些器具或現象尋求信息或解答,由此滿足心理需求的行為。占卜流行於全球性各個時代的文化中,而且方法多種多樣。早期的占卜和息息相關,其發展受到宇宙觀和民族心理的作用與影響。常常見到的占卜方式有詢問性占卜(如中國民間的求簽)、雞卜、鳥卜、鳥占、水占、星占、紙牌占卜等。 《易經.系辭》雲:“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卜筮之道,起源甚早!!!《周禮》春官太卜掌三禮,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 藏早已亡佚,今僅有《周易》存焉。《周易》之始作於伏羲,那個時候僅有其象,尚未有文字。周文王開展為六十四卦, 又屬之以辭,是為《彖辭》。周公付與爻象,各作《爻辭》。最後孔子作《十翼》。此經於是燦然大備,歷史稱為“易經四聖”,而《易經》也成為後世陰陽五行哲學之圭臬!!!其中占卜一道,肯定也祖紹《周易》,萬變不離其中。但是更嚴格來說,卜筮之道起源早甚於《周易》,隻是中國占卜之法,皆不能出《易經》之其右耳!!! 占卜之法繁多,古時之以蓍草占卦,方法十分繁復;如《系辭》雲:“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上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 再扐而後掛”,此其實就是蓍草之占卜法。而後 來據說鬼谷仙師改蓍草為銅錢,定財、官、父、兄、子等喜用神之生克制化,這其實也就是說是占卜法的重大改革!!!由於古代人們心靜而誠,漫長的卜卦過程與時間,尚且可以制心一處,專心以待;今人事多而心有旁騖,哪堪冗長的等待!!!蓍草尚未揲完,心思 就好像是在放一千個風箏般,早已不知飛向何方瞭?而不專心又怎樣能占得準確的卦呢?這種簡化的趨勢,一直在進行中;像是以米粒,數字,以及字劃。。。。,其中如《梅花易數》一書中,洋洋灑灑羅列瞭如物數占、聲音占、字占[字占中包括瞭一字占、二字占。。。。十一字占],以及丈尺占 和動、靜物占。。。。等等。現今可見的占卜法中,大多數脫不出這幾個領域,不過呢是略加變化而已。 相信許多朋友都明白知道易經有三種:《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可惜前面兩種已經失傳,後世隻有可憐的一點點零星記錄載入。 在介紹各式占卜方法之前,我先來說說古時候易經運用的區別側重點。要曉得,在咱們國傢不同歷史時代,運用易經進行占筮的方式方法之側關鍵是不完全一樣的。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龜卜之法,唐朝之後可能由於失傳而不見人運用瞭,所以此文不提。 伏羲時代,主要關註於考察易象(打比方說:乾卦有天、君、父、金、玉等含義,這幾個個含義就稱為乾卦的卦象),這個時期比較註重形象化,即易象。 而周朝則註重運用易經的卦辭和爻辭,同時兼重卦象。 到瞭西漢,則在周朝的基礎上加上瞭五行的概念,到這個階段,可以說占筮之道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備瞭,就是說,從如今的看法來看,該該具備的要素基本都齊全瞭。 後世的占筮大師,有漢之焦延壽、京房,魏晉時期的管輅(lu4)、郭璞,唐朝的李淳風,宋朝的邵雍(即梅花易的創始人),經過這幾個人的推動發展,春秋筮法可謂發揚光大、大顯神威。 我來大約說說我所瞭解的一些占卜方法: 第1種:易經占卜 這種提法似乎很怪,莫非說別的方式方法就不是依據易經原理?其實也就是說此處的“易經”這個詞語是強調在起到卦之後,判斷吉兇是要依據易經(肯定是周易,以後直接稱周易)的經文,即卦辭和爻辭來推測斷定吉兇。 而依據起卦方法,又能夠分為兩種:大衍之數,即用50根蓍(shi1)草進行算卦;第2種就是大傢熟知的金錢卦,用三枚銅錢算卦(當然用銅錢起到卦之後,你也可以 使用六爻或梅花等方法來解釋剖析,那又另當別論瞭)。 運用這一個方法,要求對易經原文的卦辭爻辭非常熟悉,並且 還要對易象的類比運用非常熟練,才能運用自如。 第2種:五行占卜 這類方法溶入瞭陰陽五行的概念,有的還結合瞭天幹地支之因素。 主要有三種:大六壬占法,六爻占法,再就是本人經常用到的梅花易數。 這一個方法依據五行的生克來進行判斷吉兇,通常情況下不用去查閱周易原文。 第3種;簽文占卜 這一個方法很常見,是大街小巷(包括電視劇裡)見得最多的一種,其形式也是各式各樣。不過本質都一樣,都是事先在紙條或者竹簽上寫好瞭帶有一定含義的簽文,緊接著用某種方法來提取選擇這幾個簽文,通常來講還有人專門來解釋這幾個簽文。 打比方說有求測之人親自去求簽的,亦有用鳥來啄取的(叫作鳥占,和梅花易裡的鳥占不同)、或者用撲克牌占卜等,還有其他各式方法不一而足。 這一個方法,在坊間見得最多,主要理由一來是這一個方法容易掌握,二來由於這類辦法有短平快的特征。假如在大街上你幫人傢用大六壬或六爻等方法算卦,等你剖析帶講解完 恐怕要老半天,求卦的人恐怕早就不耐煩走人瞭。 第4種:其他方法 主要有太乙,奇門遁甲等,這類辦法號稱術數絕學,博大精深,肯定不可忽略,隻因本人對此並不是很瞭解,故僅僅提而不論,對於深諳此道者預示歉意。對於其他方法如有疏漏,也希望有道君子來補充指正。 此刻江湖上,許多人經常在網上來自助占卜(自己在網頁上操作)直接生成最終,這種屬於簽文式占卜,相信許多人都用過,這幾個結果都是電腦流程直接生成的。 此刻大傢常用的占卜方法有六爻和梅花易,還有人用奇門、六壬等方法,也可以說各有勝場,百花齊放。
易經講的著重是什麼內容?
《易經》中隻有古經部分的內容是周代的,傳的部分那麼是春秋時代學者試圖解釋《周易》古經的作品,兩者不能混淆。
古經部分內容的主體是卦畫,是符號。其中文字的部分那麼是這幾個符號的屬性。打比方說,卦名是該卦畫之名字,卦辭那麼是該卦畫總體加象征,爻辭那麼是該卦畫中每一爻的意義和象征。
因 此,《周易》古經部分的內容即是六十四符卦畫,《周易》講什麼也就歸結為六十四分別預示什麼意義的問題。
看《易經》的人都是哪些人?
孤獨、孤寂、超然、聰慧的品德性格。
華蓋入命的人與《易經》有緣,但他們和其它神秘、深奧、難懂的東西亦有緣,打比方說建築、編程、醫學、藝術、科學、物理等等。
華蓋之所以叫作華蓋,是由於他的形狀似傘又似雲。大傢看電視劇可能知曉,古時候天子出行時後面總有人撐個黃羅傘。那個傘就叫華蓋,天子乘坐的那個車亦稱華蓋車。
相傳華蓋是黃帝為瞭跟蚩尤作戰而專門研制的寶器,此物金枝玉葉,與蚩尤作戰時常有五色雲氣圍繞在黃帝之上。可以說此物跟“七寶琉璃塔”似的有屬性加持的效果與功能。
黃帝延制此寶的靈感,或許應該是來自天上如傘狀的五色祥雲。五色祥雲有吉祥之意,被叫作華蓋,因而黃帝制作的此物也被叫作華蓋。
華蓋,黃帝所作也。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的預兆,故因而作華蓋也。——西晉崔豹《古今註·輿服》
學易經的人是如何的人
一般學易經的人或許應該是有點悟性的人,明 白堅持的人,耐得住枯燥的人,有抽象思維的人,有類象思維的人,擁有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