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荡秋千的风俗
关于清明节荡秋千的风俗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神仙。
(释德洪《秋千》)
中原秋千的历史
诗如画。杨柳、杏花、小楼、佳人、红裙、秋千,共同构成了春天最美丽的一幅图景。在这画里,一切的所有的都因摆荡的秋千而生动。
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录载入,秋千“本山戎之戏也,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这是关于秋千起源之地的普遍看法。山戎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今天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最开始是山戎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北伐山戎,将这一做法带到中原,后来又逐渐向南方流传,并演变成一种娱乐设施。
大概汉武帝时,秋千在宫廷中得到发展。唐人高无际曾在《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并序》中记录载入:
考古之文苑,惟秋千赋未有作,况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秋千盛行的缘故在于汉武帝希望借此能够活得更为长时间些。汉武帝的这个愿望固然没有实现,秋千却流传了下来。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荡秋千开始成为女子的游戏。至少到南北朝时期,它已成为寒食节的重要活动。对此,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做了明确记录载入。到了唐代,秋千更为盛行,而且集中在寒食清明期间活动。五代王仁裕在他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提道:
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风流天子唐玄宗,将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确实精当而富含创意。想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子随着秋千在空中忽上忽下忽高忽低,衣袂飘飘,环珮叮当,哪有不像仙女的道理?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杜甫的这两句诗体现出秋千在唐代的兴旺。王建则用百余字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唐代秋千的形制和唐代人荡秋千的动人情景。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王建《秋千词》)
长长的秋千索是彩色的,高高地搭在秋千架上,所谓“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最爱秋千之戏的是那些处在人生最美丽年华的青年男女。他们聚集在一起,轮流将秋千荡起。只见那荡秋千的人儿“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他(她)张开双臂像鸟儿一样忽上忽下,其实也就是说已经荡得够高了,不过还嫌不够,“下来立定重系衣”,从秋千上下来,重新整理衣服,好再做一番努力。
就这样玩着玩着,荡秋千不再是悠闲的嬉戏,而成了一种很具火药味的竞技:那些争强好斗的人务必要比试个高低,荡者头上的装饰品常常就是赌资。此时节,“傍人送上那足贵”?荡秋千者不能靠别人的推送,而是要完全凭借自个的技艺。这真是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荡的人凌空飞扬,衣袂飘举,怕的是不能荡得高一点再高一点。看的人如痴如醉,心痒不已,恨不得马上也上去大显身手,一展丰姿。
比赛就有胜负,荡秋千仿佛打擂台,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不断有人参与到比赛中来,也不断有后来者取代前一个赢家成为新的赢家。“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假如有哪个人每次荡的都只能与高树齐平,而没有进步,那么这样就只有把刚才赢来的宝钗摘下来送给别人的份儿了。“眼前争胜难为休”,比赛就这样一直激烈地进行下去。对一个唐代人来说,最愁煞人的事情倒不是荡得不高,而是只能“足踏平地”在旁边看别人或轻松或紧张地荡来悠去啊。
结语:以上是风水测算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荡秋千的风俗,人隔垂杨听笑声(荡秋千)”内容,希望可以给大众带来帮助。